丁仁方:侯友宜回避不了对两岸定位基本主张
从侯友宜这番表态可以判断,他大概率不会公开接受“九二共识”。作为国民党征召的“总统”大选参选人,对最重要的两岸议题,他选择与国民党的基本主张“脱勾”,不能不说这实在是台湾今年大选最奇特的一个现象。
“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一个中国”原则,国民党为了淡化这个核心意涵的冲击,所以在政策纲领中特别强调“九二共识,一中各表”,“遵守‘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相关法律规范处理两岸关系,始终坚决反对“台独”及“一国两制”,坚决捍卫“‘中华民国主权’及自由地区民主宪政体制”。侯友宜每次被外界问到他对两岸关系的看法,他的回答都遵循国民党的政策纲领,强调反对“台独”,反对“一国两制”,捍卫“中华民国主权”,及捍卫民主等等,但就是刻意避谈“九二共识”。常常他会强调他已经讲得很清楚,但大家都听得很模糊,关键就是他选择回避“九二共识”,因此也连带也回避表达对两岸关系定位的基本主张。
侯友宜在与黎安友会面时,再一次覆诵了国民党政策纲领大部分内容,也再一次回避了“九二共识”,及对两岸关系定位的基本主张。侯友宜究竟要以“中华民国宪法”哪一部份为基础,重启和对岸的事务性对话,彼此沟通与合作?如果不是“宪法”的“一国两区”定位,那如何降低两岸紧张情势?如果只强调“中华民国主权独立”,那跟民进党“两国互不隶属”的主张又有何不同?
然而,侯友宜可以选择回避“九二共识”,却回避不了对两岸定位的基本主张,两岸之间到底是“两国”关系还是两区关系?这其实也是“九二共识”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如果“九二共识”被异化成其他的概念而不能被侯友宜所接受,那侯友宜及其团队能够提出什么样的论述,既符合“中华民国宪法”对两岸定位的主张,又能被更多选民所认可?在之后候选人公开辩论的场合里,难道侯友宜还要继续强调我已经讲得很清楚,其实观众都听得都很模糊吗?
(作者:丁仁方,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
从侯友宜这番表态可以判断,他大概率不会公开接受“九二共识”。作为国民党征召的“总统”大选参选人,对最重要的两岸议题,他选择与国民党的基本主张“脱勾”,不能不说这实在是台湾今年大选最奇特的一个现象。
“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一个中国”原则,国民党为了淡化这个核心意涵的冲击,所以在政策纲领中特别强调“九二共识,一中各表”,“遵守‘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相关法律规范处理两岸关系,始终坚决反对“台独”及“一国两制”,坚决捍卫“‘中华民国主权’及自由地区民主宪政体制”。侯友宜每次被外界问到他对两岸关系的看法,他的回答都遵循国民党的政策纲领,强调反对“台独”,反对“一国两制”,捍卫“中华民国主权”,及捍卫民主等等,但就是刻意避谈“九二共识”。常常他会强调他已经讲得很清楚,但大家都听得很模糊,关键就是他选择回避“九二共识”,因此也连带也回避表达对两岸关系定位的基本主张。
侯友宜在与黎安友会面时,再一次覆诵了国民党政策纲领大部分内容,也再一次回避了“九二共识”,及对两岸关系定位的基本主张。侯友宜究竟要以“中华民国宪法”哪一部份为基础,重启和对岸的事务性对话,彼此沟通与合作?如果不是“宪法”的“一国两区”定位,那如何降低两岸紧张情势?如果只强调“中华民国主权独立”,那跟民进党“两国互不隶属”的主张又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