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鸣:立陶宛风波没有妥协空间

立陶宛驻北京大使馆。\法新社

  中评社香港8月13日电/资深评论员郭一鸣今天在大公报维港看云发表文章说,立陶宛卷入台海风波。七月中旬,台湾的“外交部”主管吴钊燮宣布将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该代表处使用“台湾”而非“台北”的名称,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中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但立陶宛一意孤行,八月十日,北京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陶宛召回驻华大使,中国敦促立陶宛立即纠正其“错误决定”。“中央社”引述消息称,立陶宛驻华大使米凯维切涅(Diana Mickevciene)刚刚抵达北京正在隔离检疫,已经接到必须离境的通知。在国际关系上,召回大使是非常强烈的外交手段,是对另一方的严重警告,北京的《环球时报》引述中国学者认为,中国下一步不排除与立陶宛断交。

  文章说,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脱离前苏联之后,于一九九一年九月与中国建交。立陶宛人口只有二百八十万,比新界人口还少一百万,一个蕞尔小国,如何被台湾政治势力攻破,当中必定内幕重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指摘中国的反应是“胁迫”行为,并声称所有国家都应该在没有北京干预的情况下,自由决定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云云。而欧盟也表示,立陶宛的做法并未违反欧盟“一个中国”政策。华府和欧盟急于表态为立陶宛站台,或可部分解释这个蕞尔小国为何胆敢挑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至于立陶宛卷入海峡两岸角力,对其本国是利是弊,结果如何收场,不妨拭目以待。

  蔡英文多次发表希望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言论,但实际上没有停止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各种动作,台湾在多个国家地区以“台北”名义设立办事处,这次却要以“台湾”之名在立陶宛设立办事处,一字之差,是民进党当局处心积虑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企图以此突破其在国际上困境的最新个案,北京对此绝对没有可能妥协,除了对立陶宛作出强硬回应,更不可能容忍台北当局的挑衅。

  民进党是既想“台独”又不敢“台独”,陈水扁当政时承认“独不了就是独不了”,因此一方面在文化上“去中国化”,另方面在“台湾”二字上玩把戏,先是在“中华民国”护照上加“台湾”二字,蔡英文上台之后又再改护照,英文“Republic of China”缩小到几乎消失,“Taiwan passport”成为最醒目的字体。这个把戏其实非常幼稚,除了向台湾民众煽情播“独”,在国际上并没有什么市场,反而其“邦交国”数目一减再减,目前只剩十五个,主要是中美洲国家和加勒比海、太平洋的岛国。

  但是,近年美国打“台湾牌”动作升温,特朗普任期结束前派出国务院次卿访台,突破中美建交四十年来华府不与台湾官方往来的惯例。拜登上台后虽然多次表示美国坚持“一中”立场不变及不支持“台独”,但却一再高调支持台湾参加世卫等国际组织,今年三月美国驻帛琉大使更随团到访台湾,与蔡英文见面,此举明显想测试北京的反应。对于华府打“台湾牌”的各种动作,蔡英文当局视作大好机会,予以积极配合,而且会愈玩愈起劲,加上欧盟态度暧昧,继立陶宛之后,民进党当局以“台湾”之名去敲国际组织以至其他国家大门的做法,可能陆续有来。

  文章说,中国对立陶宛作出如此决断的反应乃是意料中事,除非立陶宛幡然醒悟,发现自己被利用而迷途知返,否则,如果继续一意孤行,北京别无选择,可能被迫宣布与其断交,甚至采取其他报复措施。在这件事情上,中国既有道德高地,又有实力和能力,对损害中国利益的国家作出反击。而台湾当局这一动作,必然被大陆视作新的挑衅,北京很难不作出反击,台湾仅余的十五个“邦交”国家,未来还能够保留多少个,恐怕连蔡英文也不知道。不仅如此,两岸关系将进一步受到伤害,维持两岸和平的局面,难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