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风生/携起手来 齐心攻坚克难

  中评社北京2月1日电/据大公报报道,日前,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发表新春致辞。在致辞中,骆主任不仅总结了过去一年国家、香港的各项大事与成就,更回答了香港社会各界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即香港的“一国两制”、香港的发展前景、香港的良政善治。“三问三答”,是用最简明易懂的语言、市民最熟悉的提问与思维逻辑来表达,非常接地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市民看得懂、听得懂。

  过去一年香港的变化有目共睹,香港仿佛如凤凰涅盘重生一般,政治与政制发展都有了史无前例的进步。由乱转治,由治及兴;官民上下一心的抗疫、与病毒斗争,市民终于踏上了安居乐业之路。

  但是此时西方反华政客透过不同渠道,仍抱着最后的挣扎,从政治、经济、公共卫生等多个角度散播不实资讯,蛊惑市民、动摇民心。如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保、人才流失、“与病毒共存”等言论,甚至还有一些人里应外合,声称“『一国两制』已死”云云。

  此次骆主任的致辞正好就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一的解答。郑重地警告了那些造谣生事者;劝说了那些意念摆动者以及那些充满疑惑的市民,香港的“一国两制”不会变,香港在国家与国际的定位与地位不会变,香港的民主发展目标不会变。

  需知道,“一国两制”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更写入中共第三个《历史决议》当中。而且如果“一国两制”对国家有利,对香港有利,何乐而不为,为何要变呢?只要坚守了“一国两制”,那么在这一制度下香港所保有的各项优势就会继续保留,这样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也就会继续保留,甚至在各项法律的保障下,变得更强。

  一套好的制度好与不好,最后还是落在市民的切身利益上,只有香港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提升了,才能证明这是一套好的制度。因此香港的民主制度怎么走,前提就是不能牺牲市民的利益,不能牺牲香港的利益,更不能牺牲国家的利益。正如骆主任所言,“破坏『一国两制』的不得人心”,更不能如愿。

  同时,骆主任指出了香港未来需要着力的方向。“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规划、“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这些大战略下,香港角色和定位不再是一个摇摆不定的浮萍,而是在逐渐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了根、有了靠山。而且正如骆主任所言:“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接口』在不断增多。”这就意味着香港要有更大的担当、更大的作为,香港角色与定位就变得更加清晰与稳固。

  每一位市民都肩负责任

  另外,香港社会多年来迟迟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需要有改变。香港在“一国两制”下,“一国”为根、为本。虽然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在“一国”之下,一些影响市民生活、对香港发展不利的深层次问题,不能长期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更不能因为香港拥有一些优势就对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视而不见,以“躺赢”的心态面对香港社会内部的声音与外部的压力。正如骆主任所言,既要靠特区管治团队的积极作为,又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齐心攻坚克难”。只有这样,香港才会变得更好,才会证明“一国两制”是个好制度,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括而言,香港未来的变与不变都是围绕着如何让香港更好这个中心,所以我们不仅要珍惜香港的“不变”,更要自觉的投入香港的变化之中,更要在这个变化中做好市民的本分与监督的责任,更要积极与特区政府管治团队相向而行的去实现这些愿景。

  香港未来教育协会总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