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学者五百旗头真:关注美中是否因台爆冲突
中评社台北3月19日电(记者 雷明正)日本防卫省防卫大学前校长五百旗头真今天在台湾政治大学的视讯演讲中表示,现在美国似乎有回到孤立主义的路线。美中对决方向未来有三个层级,首先是贸易和经济磨擦,也就是美中贸易战。再来就是科技战,美中双方争夺先端技术,这将决定两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优劣。最后是台湾问题,美中两国是否会因为台湾问题而爆发冲突,也是未来要关注的焦点。
政治大学日本研究学程19日举办日本与国际关系讲座线上论坛,主题为“激动的国际政治-美中对立”。由日本前防卫大学校长、前防卫省改革委员五百旗头真进行视讯演讲、主持人为政治大学日本研究学位学程教授李世晖。文化大学政治系主任郑子真、高雄大学政法学系教授杨钧池、淡江大学日本政经研究所助理教授徐浤馨及政治大学日本研究学位学程助理教授石原忠浩与谈。
五百旗头真是京都大学法学博士,为日本政治外交史、政策过程论及日美关系学者。曾担任过神户大学教授和防卫省防卫大学校长等。在小渊惠三担任首相时代就曾担任谘询委员、后来小泉纯一郎时代担任“安全保障和防卫力恳谈会”委员、2007年也担任“防卫省改革会议”委员等。
五百旗头真指出,人类历史过去500年来,有15次两大国之间的对立,11次以战争决定胜负,4次和平转移中,一次是19世纪的英国“大不列颠治世”转移到20世纪“美利坚治世”,另一次是20世纪的美苏冷战。这两次和平转移,都是透过“忍耐和协调”而达成。不过,美苏冷战有一个重点,就是透过“相互毁灭保证”维持恐怖平衡以回避战争。现在美中之间也有这样的情形,因此不太可能发生战争。另外,美中之间的互相渗透情况比美苏冷战时更加紧密,调整上会出现困难。
五百旗头真说,为了要保持和平,美中两国都必须要放弃一国独大的独强主义,甚至两大强国都应该携手共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五百旗头真表示,美国从19世纪的门罗主义,20世纪2次介入世界大战后,进入到“美利坚治世”(Pax Americana),但现在是否已经在维持国际秩序的工作上感到疲累,进而回到孤立主义?
五百旗头真指出,二战后的世界秩序是构筑在两点,首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是透过国际货币基金会、国际货币组织以及世界银行来维持经济。另外是联合国体系,也就是由5个常任理事国(美、英、法、中、俄)担任世界警察维持秩序,没有任何一方能够透过武力改变现状。
然而,要维持“美利坚治世”对于美国来是巨大的负荷,五百旗头认为,经过越战和伊拉克战争失败后,奥巴马及特朗普2位总统皆表明“美国已经不是世界警察”一席话就能看出。美国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完全支配各国,而是只能要与各国进行多边合作。
以最近的情况来讲,美国在拜登政府上任后,首先在12日与日本、印度和澳洲进行视讯四方会谈。接着16日国务卿布林肯开始其亚洲之旅,由外长与防长“2+2”会谈,首先是日本,接着韩国,最后是中国。
五百旗头真指出,美国这趟亚洲行就是为了压制中国,但与特朗普不同的地方是,未来不会由美国单方面进行压制,而是透过多边合作,这就是拜登的基本立场。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四方会谈,不只利用日美同盟,而是在国际上找到伙伴与同盟国。另外,西南亚对世界贸易来说是重要的通路,可以确保这条路的顺畅。
中评社台北3月19日电(记者 雷明正)日本防卫省防卫大学前校长五百旗头真今天在台湾政治大学的视讯演讲中表示,现在美国似乎有回到孤立主义的路线。美中对决方向未来有三个层级,首先是贸易和经济磨擦,也就是美中贸易战。再来就是科技战,美中双方争夺先端技术,这将决定两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优劣。最后是台湾问题,美中两国是否会因为台湾问题而爆发冲突,也是未来要关注的焦点。
政治大学日本研究学程19日举办日本与国际关系讲座线上论坛,主题为“激动的国际政治-美中对立”。由日本前防卫大学校长、前防卫省改革委员五百旗头真进行视讯演讲、主持人为政治大学日本研究学位学程教授李世晖。文化大学政治系主任郑子真、高雄大学政法学系教授杨钧池、淡江大学日本政经研究所助理教授徐浤馨及政治大学日本研究学位学程助理教授石原忠浩与谈。
五百旗头真是京都大学法学博士,为日本政治外交史、政策过程论及日美关系学者。曾担任过神户大学教授和防卫省防卫大学校长等。在小渊惠三担任首相时代就曾担任谘询委员、后来小泉纯一郎时代担任“安全保障和防卫力恳谈会”委员、2007年也担任“防卫省改革会议”委员等。
五百旗头真指出,人类历史过去500年来,有15次两大国之间的对立,11次以战争决定胜负,4次和平转移中,一次是19世纪的英国“大不列颠治世”转移到20世纪“美利坚治世”,另一次是20世纪的美苏冷战。这两次和平转移,都是透过“忍耐和协调”而达成。不过,美苏冷战有一个重点,就是透过“相互毁灭保证”维持恐怖平衡以回避战争。现在美中之间也有这样的情形,因此不太可能发生战争。另外,美中之间的互相渗透情况比美苏冷战时更加紧密,调整上会出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