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推“华航”改名是“以疫谋独”又一手段
其实,要对“华航”改名,“台独”分子早就有此意图。在陈水扁当政期间推动“台湾正名”运动时,“五一一台湾正名联盟”就曾提出“华航正名”的诉求;而陈水扁也曾一度考虑将“中华航空”改名为“台湾航空”或“福尔摩沙航空”。但由于当时大陆方面发出严厉警告,而美国也将陈水扁视为“麻烦制造者”,盯得很紧,因而不敢正式实施,后来还说,要搞“台湾独立”,“办不到就办不到”。但“台独”势力死心不息,二零一八年夏,民进党籍“立委”王定宇等人,针对当时大陆民航总局致函各国的航空公司,要求将其涉台文件标识,在国家一栏将“台湾”改为“中国”,就呼吁蔡英文对“华航”实施“正名”。
现在美国的政客包括特朗普等人,对台湾当局实施纵容政策,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各方面都分身不暇之际,某些“独派”政客又再跳出来,鼓捣“华航”改名的问题。他们籍着“华航”的飞机,运载一批蔡政府捐赠的抗疫物资到欧美国家,但机身上有“华航”的英文“CHINAAIRLINES”,而被一些不熟悉情况的记者报道是中国大陆送来的,这让民进党的政客气得直跳脚,在台南市选出的民进党“新潮流系立委”林宜瑾就将“华航”改名的提案,将“CHINA AIRLINES”改为“TAIWAN AIRLINES”,并将“国号”改为“ROC(TAIWAN) ”或“TAIWAN (ROC)”,总之,就是去掉“CHINA”。此提案已获得民进党籍“立委”林俊宪、林楚茵、赖品妤、陈秀宝、汤蕙祯、张廖万坚、黄国书、赖惠员、何欣纯、范云、伍丽华、罗美玲、王美惠、刘棹豪、王美惠、庄瑞雄、李昆泽等十七人连署支持,达到提案“门槛”,将尽速送交“院会”讨论。
此议正符合身为“正常国家促进会”会长的“交通部长”林佳龙的口味,他表示,“华航”改名案只要朝野有共识、社会也支持,“再困难都可解决”,使得此话题继续延烧。
可能是相关技术幕僚向苏贞昌提供了专业的材料,因而曾经对“华航”改名乐见其成的苏贞昌,昨日在到“立法院”备询时,终于改口,指出由于“华航”改名涉及航权等种种因素,或许没有那么简单,不过“让国家航空公司标志台湾,这确实是政府应该要努力的事情,政府会一步一步努力来做。因此,他要求“华航”快一点在机身或者其他部份多一点台湾的标志。就像台湾在“WTO”的标志,虽然是台澎金马经济区,但把“台湾”弄得很大;或者是很多外馆在“REPUBLIC OF CHINA”也会括弧加注“TAIWAN”,而且弄得很大。苏贞昌还说,他也已经要求“交通部”告知“华航”,以后在运送抗疫物资的时候,上面要有“国旗”,有“TAIWAN CAN HELP”,如此就好了,“华航就不要凑热闹”,毕竟帮人运送商品与物资,也不该借此机会宣传自己。
这可算是“中间落墨”,即可部分地满足“独派”的意愿,又可避免“华航”飞不出台湾。
赵少康在网路节目“乡民来冲康”侃调说,真的不懂苏贞昌在说什么,怀疑他是看到陈时中每天出风头,“看了不爽,也要表现表现”。他最后提到,现在连纾困都叫做“纾困陈时中”,甚至有报纸社论写“国安陈时中”,让他好奇“那苏贞昌在哪里?”也就是说,苏贞昌要籍此将被其下属陈时中夺走的光芒,重新夺回来。
其实,“华航”过去就曾经遭受过政治的困扰,现在蔡政府仍不接受教训。实际上,过去长期以来,“华航”的飞机是在机尾翼上,涂有“中华民国国旗”的。在西方各大国纷纷与中国建交后,日本率先“发难”,禁止“华航”的飞机入境,其他国家也要求“华航”将“青天白日满地红”涂去。因而“华航”只得以“梅花”图案,涂盖了“青天白日满地红”,直至如今。
而在澳台航线谈判中,“华航”更受挫折。经北京与台北秘密协商,澳门方面是由中资占过半的“澳门航空”一家执飞,台湾方面则由“长荣”和“复兴”两家执飞。“华航”不服气,但被告知,其一、“华航”已经垄断港台航线,在两岸交流之后,攒到盆满钵满;因而应当让其他航空公司在澳台航线中分一杯羹。其二、“华航”的飞航在尾翼涂有“青天白日满地红”图案,而当时的澳葡政府坚守一个中国原则,不同于港英政府,予以拒绝。即使“华航”抛出“长荣”与民进党“关系密切”的理由,也只能是徒呼呵呵。
而在此时,港台航约谈判届满,准备洽谈新航约,并设定台北和香港都增加一家航空公司经营。此前已经在两岸人员交流中,经营港台航线获利不菲的“华航”,抢占高地,抢先与李登辉“讲数”,获得首肯,于是“华航”就全资成立其子公司“华信”,作为加入港台航线经营的台湾新公司,而香港方面则分配给新成立的“港龙”。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华信”公司的飞机不带任何“中华民国”的标识。当然不久后,“华航”也涂掉了“青天白日满地红”。否则,在香港回归后,“华航”就将飞不进香港;而在两岸直接通航后,“华航”也分享不到“两岸直航”的大饼。
这也正是蔡英文最终不敢“硬桥硬马”地宣示“台独”,而是以“温水煮蛙”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推动“台独”的根本原因。
其实,要对“华航”改名,“台独”分子早就有此意图。在陈水扁当政期间推动“台湾正名”运动时,“五一一台湾正名联盟”就曾提出“华航正名”的诉求;而陈水扁也曾一度考虑将“中华航空”改名为“台湾航空”或“福尔摩沙航空”。但由于当时大陆方面发出严厉警告,而美国也将陈水扁视为“麻烦制造者”,盯得很紧,因而不敢正式实施,后来还说,要搞“台湾独立”,“办不到就办不到”。但“台独”势力死心不息,二零一八年夏,民进党籍“立委”王定宇等人,针对当时大陆民航总局致函各国的航空公司,要求将其涉台文件标识,在国家一栏将“台湾”改为“中国”,就呼吁蔡英文对“华航”实施“正名”。
现在美国的政客包括特朗普等人,对台湾当局实施纵容政策,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各方面都分身不暇之际,某些“独派”政客又再跳出来,鼓捣“华航”改名的问题。他们籍着“华航”的飞机,运载一批蔡政府捐赠的抗疫物资到欧美国家,但机身上有“华航”的英文“CHINAAIRLINES”,而被一些不熟悉情况的记者报道是中国大陆送来的,这让民进党的政客气得直跳脚,在台南市选出的民进党“新潮流系立委”林宜瑾就将“华航”改名的提案,将“CHINA AIRLINES”改为“TAIWAN AIRLINES”,并将“国号”改为“ROC(TAIWAN) ”或“TAIWAN (ROC)”,总之,就是去掉“CHINA”。此提案已获得民进党籍“立委”林俊宪、林楚茵、赖品妤、陈秀宝、汤蕙祯、张廖万坚、黄国书、赖惠员、何欣纯、范云、伍丽华、罗美玲、王美惠、刘棹豪、王美惠、庄瑞雄、李昆泽等十七人连署支持,达到提案“门槛”,将尽速送交“院会”讨论。
此议正符合身为“正常国家促进会”会长的“交通部长”林佳龙的口味,他表示,“华航”改名案只要朝野有共识、社会也支持,“再困难都可解决”,使得此话题继续延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