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在接回滞鄂台胞两岸角力后的宫廷博奕
实际上,正是苏贞昌抓住因为当时武汉较为混乱,而致有已有发病症状者也登了机的小瑕疵,极为严厉地声称“下不为例”,不但是令当时两岸透过国共平台及民间渠道以多班“东航”客机按照“春节包机”模式,将一千多名滞鄂台胞送回台湾的计划被迫停止,并拖延了一个多月,让滞鄂台胞在高风险疫区担惊受怕,而且也颇有“打脸”刚刚才对大陆表达“感谢”之意的蔡英文之态。
其实,昨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的一番言论:“目前和首架武汉包机返台时的整备状况已大不相同,不但检疫量能提高,检疫所的整备数量也变多,而且有将近一千五百个位置可接纳更多人,第二梯次接回的滞留大陆台湾人将分置在三个检疫所,后续包机作业会量力而为。”而苏贞昌昨日在谈到接回滞鄂台胞返台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其中第三个是接受能力。这才是暴露了当时苏贞昌的“发飙”,其实是要掩饰其在检疫所床位准备不及的宭。——实际上,当时陈时中就有此“吐槽”,而且当时某些民众也怀有极强的“避邻”心态,不乐见检疫所设在自己所在的县市。后来在蔡英文的指令下,苏贞昌才紧急抢建检疫所,这才令台湾当局没有更多的籍口拒绝接回滞鄂台胞。
可能昨日的第二批次接回滞鄂台胞行动,让苏贞昌自我“打脸”“下不为例”,因而他并没有“庆功”的喜悦,反而在实施之前极为保密,一直没有公布。直到昨日上午消息已经见报,有“立委”在“立法院”质询前往备询的苏贞昌时,他还说是应由陈时中发布;但陈时中却又推给了苏贞昌,可见其中的尴尬之处。
随即,一家通常表达“独派”观点的网媒,发表了一篇“读者来论”,攻击蔡英文、马英九“假掰人道”当道,不顾多数民意反对,硬是要把滞鄂台胞接回台湾。此举未必是“苏贞昌一派”指使下所为,但可能也表达了“苏贞昌一派”的心声。
此显示,围绕着接回滞鄂台胞的问题上,不但是有两岸之间有角力,而且更可能是在台湾当局的内部,也发生了博弈。实际上,回想在整个防疫工作过程中,在对待滞留在大陆尤其是武汉的台胞的态度上,就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作为蔡英文大陆事务最信赖的智囊及助手的陈明通,是表现出较为宽松包容的态度,主张将所有滞留在大陆的台湾居民都接回台湾,甚至对已取得台湾居留权但尚未入籍的少年儿童也一视同仁,因而才有“小明的故事”,并及时地澄清了“独派”对血友病少年“国籍”所制造的谣言。而苏贞昌、陈时中则正好相反,并对“小明的故事”实施“打脸”,否定并撤销陆委会的决定。
另外,曾有媒体报道,苏贞昌要求陆委会就滞鄂台胞返台问题与国台办进行协商,这令陆委会极为难堪。因为一方面在目前情况下,根本做不到;另一方面按照台湾地区的政治体制,陆委会是属于“国安”体系,由蔡英文直接节制调度,怎能让“行政院长”插手?虽然“行政院”管辖“卫福部”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而接回滞鄂台胞也是属于防疫工作的事务,但“行政院”更应该尊重“总统”的职权。国台办发言人罕见地点名批评苏贞昌,可能也觉察到此中的奥妙。
其实,陆委会显然是准确领悟了蔡英文在当选时发表的声明中,两岸关系部分内容采用较为温软、缓和语调的意图的,甚至这可能就是出自陈明通的建议,希望能结束在“总统”大选期间起劲贩卖“芒果乾”,恶化两岸关系的状况,回到“总统”大选之前的两岸氛围。也就是说,既然蔡英文已经胜选,也就再也没有必要继续实施“选举行为”了。
但苏贞昌却有所不同。一方面,他对要侍候过去的僚属蔡英文仍然不服气。他过去一年在“行政院长”的努力作为,固然是为了保住民进党政权,但更是要表现其执行力,比蔡英文本人及此前的两位“行政院长”更强,以一报在此前的民进党主席选举,及“总统”党内初选中,作为曾经出生入死的民进党元老,却输给入党只有几年,而且还是福佬大男人们最看不起的女人的怨仇。
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行政院长保位战”。在“总统”大选后,政坛上一直流传,蔡英文将会在“五二零”更换“行政院长”,因而就籍着刚好遇到疫情,拿来大做文章,以凸显自己的“不可或缺”性。一句“下不为例”,就凌驾于对大陆表达“感谢”的蔡英文之上。
可能也正因为如此,近日就有对苏贞昌“卡灿”的指责。所谓“卡灿”,就是苏贞昌连续对属于“桃园帮”的“交通部”几位公营企业董事长实施“拔官”。而桃园市议员则乘机起哄,建议桃园市长郑文灿争取出任“行政院长”。
正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昨日苏贞昌在“立法院”备询时,民进党“立委”郭国文说,陈时中表现良好,但都没有休息,疫情发展遥遥无期,应该思考前线指挥官调度问题,包括备位指挥官或代班人选,让陈时中能够休息几天。苏贞昌就回应说,“我是有想,但不太敢讲”。可能是他感受到,郭国文此言其实是有所指也。
实际上,正是苏贞昌抓住因为当时武汉较为混乱,而致有已有发病症状者也登了机的小瑕疵,极为严厉地声称“下不为例”,不但是令当时两岸透过国共平台及民间渠道以多班“东航”客机按照“春节包机”模式,将一千多名滞鄂台胞送回台湾的计划被迫停止,并拖延了一个多月,让滞鄂台胞在高风险疫区担惊受怕,而且也颇有“打脸”刚刚才对大陆表达“感谢”之意的蔡英文之态。
其实,昨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的一番言论:“目前和首架武汉包机返台时的整备状况已大不相同,不但检疫量能提高,检疫所的整备数量也变多,而且有将近一千五百个位置可接纳更多人,第二梯次接回的滞留大陆台湾人将分置在三个检疫所,后续包机作业会量力而为。”而苏贞昌昨日在谈到接回滞鄂台胞返台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其中第三个是接受能力。这才是暴露了当时苏贞昌的“发飙”,其实是要掩饰其在检疫所床位准备不及的宭。——实际上,当时陈时中就有此“吐槽”,而且当时某些民众也怀有极强的“避邻”心态,不乐见检疫所设在自己所在的县市。后来在蔡英文的指令下,苏贞昌才紧急抢建检疫所,这才令台湾当局没有更多的籍口拒绝接回滞鄂台胞。
可能昨日的第二批次接回滞鄂台胞行动,让苏贞昌自我“打脸”“下不为例”,因而他并没有“庆功”的喜悦,反而在实施之前极为保密,一直没有公布。直到昨日上午消息已经见报,有“立委”在“立法院”质询前往备询的苏贞昌时,他还说是应由陈时中发布;但陈时中却又推给了苏贞昌,可见其中的尴尬之处。
随即,一家通常表达“独派”观点的网媒,发表了一篇“读者来论”,攻击蔡英文、马英九“假掰人道”当道,不顾多数民意反对,硬是要把滞鄂台胞接回台湾。此举未必是“苏贞昌一派”指使下所为,但可能也表达了“苏贞昌一派”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