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蔡英文计划撤换苏贞昌是空穴来风?
苏贞昌确实拥有政治资本舒展意志。这位被台北市长柯文哲称为“二十年来最有权力的行政院长”,在继成功防堵非洲猪瘟后,再一次展现魄力与行政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又成为全岛曝光率最高、最有权威的政治首长。大至边境管制,小到买口罩的事,苏贞昌的每个决定和动作,明快而有效率,因而其民情满意度高达百分之七十,政治前景看好。尽管受年龄所限,未能在二零二四年“总统”大选时再次披挂上阵,但也希望能够延续任期到二零二二年底,为其宝贝女儿苏巧慧参选新北市长垫高政治基础及提供政治资源。
苏贞昌确实是有所恃。他在接任“行政院长”时,正是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败,民进党的士气陷于最低潮,蔡英文的民调也跌到最低之际。但后来民进党的气势很快奇迹地攀升了起来,这除了是蔡英文大肆玩弄“反中恐中”牌,以权术来操弄民意之外,也因为苏贞昌确实展现了“电火球”的霹雳作风,行政有所建树;并吸取教训,在压迫不同意见立场政治势力方面适当地放软了手脚。因而民进党在“二零二零”胜选后,蔡英文曾经说,不会更换“行政院长”。不过,这是有“但书”的,是指在“五‧二零”之前,这是一丝抹不去的阴影。
果然,昨日就在苏贞昌在“立法院”意气风发之时,一家网媒突然以《蔡英文想换“阁揆”有不能说的压力,苏贞昌拥高声望进行“阁揆”保卫战》为题,指称蔡英文确实想在“五二零”换掉苏贞昌,理由不是因为苏贞昌的表现好坏,而是她想要有所作为,贯彻自己的执政理念。一方面,“总统”法定职权是“外交”、“国防”、两岸,但“外交”已不易有所突破,“国防”则是该买的武器都买得差不多了,就只有两岸是可以着墨的地方。但两岸还是有难题,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让台湾“反中”情绪持续升高,蔡英文要在两岸有所作为,一是要面对强大的“抗中”民意,二是必须淡化“辣台妹”形象,苏贞昌的作用似乎是正好相反。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蔡英文去年在“总统”党内初选时,利用延后民调时程,以时间换取空间,争取党内派系及“独派”支持的过程,可能曾经承诺过某些政策与人事,包括“内阁”人选。如果“五二零”之后仍是苏贞昌担任“阁揆”,当初力挺蔡英文而舍弃赖清德的各方阵营,会不会反弹?
该则报道又声称,陈时中可能取代苏贞昌担任“五二零”之后的“行政院长”,并且说苏贞昌一直躲在二线,让陈时中站第一线,如果陈时中挡不住,就把他换掉;如果表现佳,就是苏“内阁”的功劳。
这则消息在政坛投下了震撼弹,“总统府”连忙发出新闻稿驳斥这项消息,指斥其内容全属杜撰,作者从未就该文向“总统府”进行采访或最低限度的查证,即以毫无根据之臆测等节编造不实讯息;目前正值防疫期间,传递正确资讯、杜绝错假讯息非常重要,对于此一不实报道表示高度遗憾。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究竟是蔡英文的近身幕僚透过媒体放风,试探包括苏贞昌、陈时中在内的各方的反应,还是媒体按照自己长期积累的政治资讯进行观察分析而做出的预测?
其实,早在蔡英文找苏贞昌任“行政院长”时,就有不少人并不看好,认为互有“牙齿印”的两人难以合作无间。因为在民进党内外,早就知道苏贞昌与蔡英文在民进党主席选举,及民进党“总统”党内初选过程中的争斗,砍杀得见骨见血;而陈水扁也曾在脸书中透露,在扁政府期间,时任“行政院长”的苏贞昌,曾多次要求陈水扁“炒”掉“副院长”蔡英文。
但其实,如果蔡英文是因为要扶持郑文灿而必须撤掉苏贞昌的话,还有一个更早的时间点,那就是今年十二月下旬,郑文灿的桃园市长任期过半,委任其出任“行政院长”,无须进行市长补选,只是由“行政院长”指定代理市长就行。
不过,看来是来不及了。其实,蔡英文要在“五二零”撤换苏贞昌,早有迹像。正如那家网媒所言,大陆事务是“总统”的职责。而蔡英文在再次当选“总统”后,有意在大陆事务方面有所放缓,因而提出了一些温和的诉求,而且在国台办和大陆的台商协会组织下,将首批滞留鄂台胞以“春节包机”方式送回台湾时,还罕见地表达感谢。
但苏贞昌却藉着抗疫的机会,将两岸事务包揽在身上,似是侵蚀了蔡英文的专有职权。这也难怪,因为抗疫涉及到大陆台胞及两岸直航、“小三通”等问题,都与两岸事务扯上了关系。不过,苏贞昌、陈时中并没有按照蔡英文放缓两岸关系的思路走,反而却是“勇猛”异常,甚至连蔡英文的大陆事务智囊陈明通也不给面子,多次“打脸”。而且,就在陆委会发言人邱垂正在记者会上直接使用“新冠肺炎”一词,而被媒体解读为陆委会要为日后两岸关系多保留些回旋余地之际,苏贞昌和陈时中还是要叫喊“武汉肺炎”,当媒体质疑时,还声称不叫“中国肺炎”已经给足了面子。
倘蔡英文果然是有意缓和两岸关系的话,苏贞昌、陈时中就是“绊脚石”了。
而估计,在大中华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在四月底会基本缓解,而此时距离“五‧二零”已经不远,苏贞昌要籍着抗疫来继续恶化两岸关系的“武功”即被“废掉”。这正好是藉着换届也换人的好时机。
但陈时中比苏贞昌更凶,并非理想的接棒人。可能是其他人接任“行政院长”,甚至是由赖清德以“副总统”身份兼任“行政院长”,过去连战就曾有过此模式,而且也能满足“独派”的意愿。但这也是过渡式的,到郑文灿桃园市长任期过半后,就要正式交班了。
苏贞昌确实拥有政治资本舒展意志。这位被台北市长柯文哲称为“二十年来最有权力的行政院长”,在继成功防堵非洲猪瘟后,再一次展现魄力与行政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又成为全岛曝光率最高、最有权威的政治首长。大至边境管制,小到买口罩的事,苏贞昌的每个决定和动作,明快而有效率,因而其民情满意度高达百分之七十,政治前景看好。尽管受年龄所限,未能在二零二四年“总统”大选时再次披挂上阵,但也希望能够延续任期到二零二二年底,为其宝贝女儿苏巧慧参选新北市长垫高政治基础及提供政治资源。
苏贞昌确实是有所恃。他在接任“行政院长”时,正是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败,民进党的士气陷于最低潮,蔡英文的民调也跌到最低之际。但后来民进党的气势很快奇迹地攀升了起来,这除了是蔡英文大肆玩弄“反中恐中”牌,以权术来操弄民意之外,也因为苏贞昌确实展现了“电火球”的霹雳作风,行政有所建树;并吸取教训,在压迫不同意见立场政治势力方面适当地放软了手脚。因而民进党在“二零二零”胜选后,蔡英文曾经说,不会更换“行政院长”。不过,这是有“但书”的,是指在“五‧二零”之前,这是一丝抹不去的阴影。
果然,昨日就在苏贞昌在“立法院”意气风发之时,一家网媒突然以《蔡英文想换“阁揆”有不能说的压力,苏贞昌拥高声望进行“阁揆”保卫战》为题,指称蔡英文确实想在“五二零”换掉苏贞昌,理由不是因为苏贞昌的表现好坏,而是她想要有所作为,贯彻自己的执政理念。一方面,“总统”法定职权是“外交”、“国防”、两岸,但“外交”已不易有所突破,“国防”则是该买的武器都买得差不多了,就只有两岸是可以着墨的地方。但两岸还是有难题,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让台湾“反中”情绪持续升高,蔡英文要在两岸有所作为,一是要面对强大的“抗中”民意,二是必须淡化“辣台妹”形象,苏贞昌的作用似乎是正好相反。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蔡英文去年在“总统”党内初选时,利用延后民调时程,以时间换取空间,争取党内派系及“独派”支持的过程,可能曾经承诺过某些政策与人事,包括“内阁”人选。如果“五二零”之后仍是苏贞昌担任“阁揆”,当初力挺蔡英文而舍弃赖清德的各方阵营,会不会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