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韩朱配”成最大公约数惟不易整合

韩国瑜

  中评社香港9月4日电/在郭台铭声言将不会回到国民党,而是独立参选,国民党注定会分裂的情况下,一直态度暧昧的吴敦义,终于出手“救党”。但也只是宣示“开铡”党纪,及澄清几则流言而已,并未对韩国瑜的选情作出实质性的帮助。而在此时,部分国民党人“自救”,提出“韩朱配”,推动朱立伦作韩国瑜的副手,国民党内也一片叫好。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朱立伦本来就是国民党的“明日之星”,他是国民党传统“知识蓝”、“经济蓝”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纽约大学财务金融学硕士和会计学博士,以财经学者身分从政,在桃园县长、“行政院”副院长及新北市长的任上,其施政能力与为人处事得到各界普遍好评,在政坛树立了专业、实干、圆融的良好形象,是国民党中生代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他虽然与韩国瑜一样,都是外省人的后代,但他的岳父高育仁却是出身台南本省籍政治世家,曾任台南县长、台湾省议会议长等要职,是国民党地方派系势力的大老级政治人物,倘能发挥作用,正好弥补韩国瑜和朱立伦的不足。而且他的从政风格,十分注重保持清廉、正派的社会形象。再加上外形英挺、口才优异、亲和力强,选举中总是获得多数女性选民支持,而这正是韩国瑜所或缺的,正好发挥补强作用。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支持蔡英文,对韩国瑜的“疏美”态度有所质疑的情况下,在美国读书,因而被认为是“知美派”甚至是“亲美派”的朱立伦,就正好可以淡化韩国瑜的“疏美”形象。其实,更有人认为他是美国在美协会潜伏在国民党中的“高级卧底”。实际上,“维基解密”就揭露,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前任处长杨苏棣发回美国国务院的秘密电报,就将朱立伦附注为“protect”(受保护者),是美国了解国民党尤其是马英九、连战、吴伯雄、王金平等人态度,国民党内部政治斗争的最重要渠道。从夏珍、郭崇伦、吴典蓉选译,台湾时周文化出版的《维基解密--台湾》一书看,来自朱立伦对杨苏棣的谈话内容就占了相当多的篇幅,而且所透露的国民党高层内斗的秘密,也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但此导致曾经确实是有意扶持朱立伦作接棒人的马英九,颇为不悦,决定转变主意,改为扶持吴敦义。由此可见,朱立伦才是美国最信得过的人,甚至可说是美国在台湾的“代理人”。就连柯文哲也说,“朱立伦与CIA很好”。因而四年前,朱立伦主导“换柱”,决定亲自出马参选“总统”时,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主任梅健华立即会见朱立伦,并邀请他访美,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可以说,这是“AIT”对“维基解密”打乱朱立伦人生规划布局的“补偿”。因此,朱立伦倘作为韩国瑜的副手,来自华盛顿对国民党的猜疑,将会少些,不会完全“一边倒”地支持蔡英文。可以说,“韩朱配”是国民党的最大公约数。   
  在这次大选的具体选战策略上,“韩朱配”也可减低郭台铭脱党参选的冲击。因为朱立伦与郭台铭在某种态度上形象重迭,而被视为韩国瑜招徕郭台铭的具备财经专业及国际事务背景这两大条件,朱立伦也同样拥有,因而朱立伦可以堵挡部分国民党支持者流向郭台铭。

  但是,朱立伦却声言“成功不必在我,成功一定会有我”,始终不愿对“韩朱配”表态。显然,朱立伦是不愿与韩国瑜配对直接投入“总统”大选,但却愿意以“局外人”的身份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忙。韩国瑜将于本月八日在朱立伦的“地盘”新北市举行万人造势,不但是朱立伦却在此时前往日本访问,无法与韩国瑜同台,而且连朱立伦的“影子”及接班人侯友宜,也声称自己在忙行程,“不要急”,以后在适当时间一定挺身而出,全力辅选韩国瑜及国民党在新北市的十二位“立委”参选人。

  从各种消息综合来看,朱立伦的态度确实是对“韩朱配”热不起来。之所以会如此,可能一来是韩国瑜并未将朱立伦视为其副手的首选,甚至没有将朱立伦纳入其视线之内,亲韩人士昨日就对《ETtoday新闻云》透露,目前韩国瑜的副手名单超过三份,包含产业界、学界、以及理念相同的前民代,朱立伦并不属于此三种类型,韩国瑜本人更是没有对“韩朱配”表态;其二是党主席吴敦义也没有对“韩朱配”表态,仍然是一片冷冰冰的态度。朱立伦倘“对号入座”,可能会遇到“热脸贴在冷屁股上”的尴尬。

  实际上,中国国民党桃园市党部主委杨敏盛昨日接受中评社访问就指出,朱立伦是国民党一路培养的人才,“韩朱配”的声量也愈来时也愈高,现在国民党气氛冷冰冰,如果朱立伦愿意出来相挺,效应会出来,建议韩国瑜好好跟朱立伦谈,也要跟吴敦义好好谈,最怕吴敦义又“卡朱”,若破局国民党这局就结束。   也有媒体分析指出,目前朱立伦对于“韩朱配”态度有所保留,可能是主要出于两个考量:其一、韩国瑜的选情至今看来并非有必赢的把握,作为韩国瑜的副手,等于将自己与韩国瑜绑在一起,不仅是这次选举,而且在日后的政治生涯,都将受到这个阴影的负面影响。其二、朱立伦已经在四年前因“换柱”事件而大败过一次,“二零二零”倘再输一次,在“二零二四”时倘欲再战,会再次陷入困境。因此,对朱立伦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在此次大选中扮演关键的助选员,在党内培植更多朱家军,如此进可攻退可守的方式。以他五十九岁的年纪,来日方长。

  当然,朱立伦的“成功不必有我”可能是心中还有气。在国民党二零二零年“总统”初选的最初阶段,选情较为单纯,只有朱立伦、王金平和吴敦义等几位“常态”人员参选,其中朱立伦的民调最高。吴敦义可能一来以过去国民党惯例,是由党主席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因而认为自己参选才是名正言顺,故而此前才“搏晒老命”地参选党主席;二来在出任党主席后,遇到蔡政府冻结国民党党产,每月为筹措几千万元的党务运作经费尤其是的薪水,焦头烂额,是国民党最辛苦的党主席,因而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是理所当然。

  因此,吴敦义在制定初选办法时,拒绝朱立伦提出的“全民调”,而是要加入党员投票。按照吴敦义的想法,一来在党主席选举投票中,他获得过半票支持,无须进入第二轮投票,因而对党员投票部分怀有信心;二来掌握党机器组织,可以籍此便利提高自己的得票率。这就抓住“韩流”正夯之机,推出让韩国瑜“被动参选”的办法,为以韩国输来阻挡朱立伦。其实,以当时的民调,朱立伦是有很大机会“拉下”蔡英文的。

  由此看来,国民党要促成“韩朱配”,首先就要化解各相关人物的心结。否则,即使是在党内压力之下能够配对,也是人配心不配,无法发挥最大的功力。

韩国瑜

  中评社香港9月4日电/在郭台铭声言将不会回到国民党,而是独立参选,国民党注定会分裂的情况下,一直态度暧昧的吴敦义,终于出手“救党”。但也只是宣示“开铡”党纪,及澄清几则流言而已,并未对韩国瑜的选情作出实质性的帮助。而在此时,部分国民党人“自救”,提出“韩朱配”,推动朱立伦作韩国瑜的副手,国民党内也一片叫好。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朱立伦本来就是国民党的“明日之星”,他是国民党传统“知识蓝”、“经济蓝”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纽约大学财务金融学硕士和会计学博士,以财经学者身分从政,在桃园县长、“行政院”副院长及新北市长的任上,其施政能力与为人处事得到各界普遍好评,在政坛树立了专业、实干、圆融的良好形象,是国民党中生代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他虽然与韩国瑜一样,都是外省人的后代,但他的岳父高育仁却是出身台南本省籍政治世家,曾任台南县长、台湾省议会议长等要职,是国民党地方派系势力的大老级政治人物,倘能发挥作用,正好弥补韩国瑜和朱立伦的不足。而且他的从政风格,十分注重保持清廉、正派的社会形象。再加上外形英挺、口才优异、亲和力强,选举中总是获得多数女性选民支持,而这正是韩国瑜所或缺的,正好发挥补强作用。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支持蔡英文,对韩国瑜的“疏美”态度有所质疑的情况下,在美国读书,因而被认为是“知美派”甚至是“亲美派”的朱立伦,就正好可以淡化韩国瑜的“疏美”形象。其实,更有人认为他是美国在美协会潜伏在国民党中的“高级卧底”。实际上,“维基解密”就揭露,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前任处长杨苏棣发回美国国务院的秘密电报,就将朱立伦附注为“protect”(受保护者),是美国了解国民党尤其是马英九、连战、吴伯雄、王金平等人态度,国民党内部政治斗争的最重要渠道。从夏珍、郭崇伦、吴典蓉选译,台湾时周文化出版的《维基解密--台湾》一书看,来自朱立伦对杨苏棣的谈话内容就占了相当多的篇幅,而且所透露的国民党高层内斗的秘密,也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但此导致曾经确实是有意扶持朱立伦作接棒人的马英九,颇为不悦,决定转变主意,改为扶持吴敦义。由此可见,朱立伦才是美国最信得过的人,甚至可说是美国在台湾的“代理人”。就连柯文哲也说,“朱立伦与CIA很好”。因而四年前,朱立伦主导“换柱”,决定亲自出马参选“总统”时,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主任梅健华立即会见朱立伦,并邀请他访美,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可以说,这是“AIT”对“维基解密”打乱朱立伦人生规划布局的“补偿”。因此,朱立伦倘作为韩国瑜的副手,来自华盛顿对国民党的猜疑,将会少些,不会完全“一边倒”地支持蔡英文。可以说,“韩朱配”是国民党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