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柯文哲将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柯文哲

  中评社香港6月12日电/国民党和民进党的“总统”党内初选,都在闹哄哄甚至斗得见骨见血。而柯文哲却好整以暇,老神在在,坐山观虎斗,将其正式宣布参选“总统”的日前一再延后。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就在此时,传来好消息,在柯文哲于端午节前接受《中评社》专访,明确表达两岸不是外交关系也不是国际关系后,北京方面已认可其对两岸关系的“答卷”已经过关,第十届“台北-上海双城论坛”将会在七月举行,台北市政府近日就将派员前往上海,沟通论坛相关事宜。

  “双城论坛”订定于七月间举行,这个时间点套句当年香港的粤语广告歌,就是“迟唔会迟,早唔会早,时间啱啱好”。因为斯时也,国民党和民进党的“总统”提名人都已出笼,柯文哲一方面可以审时度势,观察蓝绿两党的“总统”提名人选,是否有利于吾人乎?以决定是否正式宣布参选;另一方面,正好乘着“双城论坛”的东风,获得“加持”,壮其声势,提高自己宣布参选的“起步点”。

  文章分析,实际上,柯文哲是否参选,受到蓝绿两党的牵制。在国民党方面,“韩流”超越“柯流”,这本来就让有恩于韩国瑜的柯文哲老大不爽;后来冒出个郭台铭,甫宣布参选就造成强大声势,让柯文哲有所顾忌,还是“睇定先”才决定是否宣布参选为好,以避免盲目躁进,折损羽毛。

  不过,近来有些转折。一方面,韩国瑜受到“五点声明”和在高雄市议会市政总质询的表现欠佳所累,民调挫跌,即使是连办理几场大型造势活动,也只是赚到了声势,却未能止跌民调,而郭台铭的民调也没有随之上升,这让朱立伦十分心急。

  也偏在此时,“韩粉”与“郭粉”的内斗趋于尖锐紧张,“中时”集团从此前只是“捧韩”发展到“打郭”,甚至使用到了“篮板小英”的词句。这引起郭台铭的强烈反感,昨日在亲自出席国民党“总统”初选参选人座谈会时,就借题发挥地反对由“中天”电视台举办“国政愿景电视发表会”的台北场,而且一讲就是接近一个小时,完全不符大财团主持人“惜时如金”的风格及习惯。   为何会如此?按道理,郭台铭与“中时”集团大老板蔡衍明都是在大陆投资的受益者,而且“中时”集团副董事长胡志强与郭台铭的私人关系也不错,如果蔡衍明只是为了“挺韩”,是没有理由“打郭”的,实际上郭台铭也对此表现了一定的风度。郭台铭将此现象归结于“抢了人家的台湾首富”其实可能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与当年“三中”收购案的矛盾冲突,尤其是郭台铭的胞弟郭台强的恩怨有关。

  不过,这反而间接证实,北京并没有插手干预台湾地区的政治选举活动。实际上,如果是有插手的话,早就透过适当渠道,劝喻蔡衍明不要“打郭”了。就此而言,蔡英文的“北京干预论”,应该休矣。

  另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既然韩国瑜认定郭台铭的参选,是“权贵集团”的马英九、吴敦义、郝龙斌等人策划,“权贵集团”就必会在党内初选制度的安排上,向郭台铭倾斜。但事实却是正好相反,党中央一味迁韩国瑜,反而是拒绝接受郭台铭提出的建议,包括纳入手机民调及“备胎机制”等,而郭台铭也不太愿意接受党中央的某些决定,包括拒绝签署参选承诺书。这可能是因为“韩流”太强,并打出了“非韩不投”的旗号,国民党中央担心会得罪“韩粉”,而只好牺牲郭台铭的利益甚至是合理的建议了。

  文章续道,民进党这边,更为惊险。不管怎样赖清德的民调怎样,蔡英文都必将誓死捍卫自己争取连任的权利,哪怕是恶人霸相地祭出“霸王条款”。据说,苏贞昌早就曾对赖清德说,你即使赢了初选,蔡英文也不让你代表民进党出选,反正是蔡英文选定了。

  蓝绿两党的内斗,正好让柯文哲意外地获得一个宣布参选前段“假期”,并让他拥有充足的时间观察时势走向,并在确定蓝绿两党的提名人之后,才决定是否参选。对此,台湾政治观察家此前已有许多分析,其中的主流观点是,如果国民党的初选是韩国瑜胜出,柯文哲未必会出来选,因为民进党不管初选谁胜出,必然会用尽所有手段拉高声势,跟韩国瑜决一死战。柯文哲就必然是被两强所夹杀,难以操作“弃保效应”,因而没有稳赢的空间,为何还要出来选?如果国民党是提名郭台铭,柯文哲就可能跑出来了。他会接收相当程度的“非韩不投”选票,稳操胜券。

  但柯文哲对郭台铭的态度却相当友好,郭台铭日前受访被问到敏感的台北大巨蛋议题,直呼“我觉得柯市长还是有年轻选票的,你不要破坏我跟柯市长交情,我就不谈巨蛋了!”柯文哲昨日在台北市议会总质询回应议员提问时就笑说,“他当大老板,有一定的水准啦”。而且,柯文哲在被议员问到,如果将来不参选“总统”,有可能支持郭台铭吗?柯文哲说“也是有可能啊”。至于是不是比较不挺高雄市长韩国瑜?柯文哲却未正面回应,仅说郭台铭比较有过去纪录可以追踪。   其实,国民党倘是提名韩国瑜,对柯文哲还有另一个利多因素。因为两人都是“直辖市长”,也都是这个任期刚开始。因而既然韩国瑜出来选具有正当性,柯文哲就更不成问题了,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一个任期,而韩国瑜才刚开始第一个任期。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韩国瑜成为柯文哲的“掩体”。

  柯文哲确实是个“世界仔”。他对两岸关系的论述,不偏不倚,清楚表态“两岸事务不是外交关系、不是国际关系,而是一个有专属定位的两岸关系”,所以如果现行法律制度还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就是要遵守体制,而“双城论坛”就是两岸城市间的交流,“我已经定位清楚了。”而且,在大三角的定位上,柯文哲对美国、对中国大陆的态度是平等的,让北京不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即使是对于近日香港发生的事情,蔡英文、赖清德固然是“捡到枪”,起劲地攻击“一国两制”,就连郭台铭、朱立伦也为了选票而讲了迎合民粹的话,韩国瑜本来是模糊应对,后在“民调压力”下而作了“补救”,唯有柯文哲,继续采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如当记者问及,北京提“一国两制”台方提什么才不算挑衅?柯文哲回应说:什么都不要讲就好了;又如“一国两制行不行大家都晓得”。这样,就两边都不会得失。

  因此可以说,《中评社》的专访,正是时候,恰到好处,为柯文哲及“双城论坛”“做球”。上海市政府当然希望能继续举办“双城论坛”,因为一方面不能中断,否则民进党又要大做文章;另一方面还柯留有一条后路,多元选择,不会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实际上,韩国瑜表面强大,其实危机四伏,不少人在担心,赢了初选却输了大选。郭台铭提出“备胎机制”,不是没有道理。说不好,国民党、民进党都因内部问题而把一手好牌打坏的情况下,柯文哲将会“渔翁得利”。倘此,就是笑到最后,笑得最好了。

柯文哲

  中评社香港6月12日电/国民党和民进党的“总统”党内初选,都在闹哄哄甚至斗得见骨见血。而柯文哲却好整以暇,老神在在,坐山观虎斗,将其正式宣布参选“总统”的日前一再延后。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就在此时,传来好消息,在柯文哲于端午节前接受《中评社》专访,明确表达两岸不是外交关系也不是国际关系后,北京方面已认可其对两岸关系的“答卷”已经过关,第十届“台北-上海双城论坛”将会在七月举行,台北市政府近日就将派员前往上海,沟通论坛相关事宜。

  “双城论坛”订定于七月间举行,这个时间点套句当年香港的粤语广告歌,就是“迟唔会迟,早唔会早,时间啱啱好”。因为斯时也,国民党和民进党的“总统”提名人都已出笼,柯文哲一方面可以审时度势,观察蓝绿两党的“总统”提名人选,是否有利于吾人乎?以决定是否正式宣布参选;另一方面,正好乘着“双城论坛”的东风,获得“加持”,壮其声势,提高自己宣布参选的“起步点”。

  文章分析,实际上,柯文哲是否参选,受到蓝绿两党的牵制。在国民党方面,“韩流”超越“柯流”,这本来就让有恩于韩国瑜的柯文哲老大不爽;后来冒出个郭台铭,甫宣布参选就造成强大声势,让柯文哲有所顾忌,还是“睇定先”才决定是否宣布参选为好,以避免盲目躁进,折损羽毛。

  不过,近来有些转折。一方面,韩国瑜受到“五点声明”和在高雄市议会市政总质询的表现欠佳所累,民调挫跌,即使是连办理几场大型造势活动,也只是赚到了声势,却未能止跌民调,而郭台铭的民调也没有随之上升,这让朱立伦十分心急。

  也偏在此时,“韩粉”与“郭粉”的内斗趋于尖锐紧张,“中时”集团从此前只是“捧韩”发展到“打郭”,甚至使用到了“篮板小英”的词句。这引起郭台铭的强烈反感,昨日在亲自出席国民党“总统”初选参选人座谈会时,就借题发挥地反对由“中天”电视台举办“国政愿景电视发表会”的台北场,而且一讲就是接近一个小时,完全不符大财团主持人“惜时如金”的风格及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