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柯文哲陷于边缘化 只能谋定而后动

  中评社香港4月23日电/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或许台湾地区第十五任“总统”选举,是自一九九六年首次实行民选“总统”之后,最热闹的选举,尤其是在初选阶段,甚至是民、国两党尚未正式进入初选程序,就已经闹得不亦乐乎,民、国两党都因此而导致初选延后进行。大家都把焦点集中在“英德大战”,与国民党先是“两颗太阳”,后是韩国瑜与郭台铭的参选对碰方面,而把另一个本来也是参选焦点的柯文哲晾在了一旁,几乎陷于边缘化。而柯文哲却好像是声量不大,而且也没有主动出击。究竟是谋定而后动,还是摸住鼻子认怂?

  其实,当初柯文哲是很有机会赢得这场“总统”大选的。在民众普遍讨厌民进党,也不支持国民党之下,他作为第三势力的总代表,很有机会像台北市长选举时那样,囊括中间选票及接收浅蓝浅绿选票。而且,他也确曾两次分别以骑单车从南而北贯穿行,来试探自己在全岛的人气,所到之处也是人山人海,恍如“总统级”的“待遇”。因此,他是具有实力投入二零二零年“总统”大选,并极有机会按照“台北市模式”取胜的。不过,由于他受到没有政党作支撑的限制,因而一直在观望中,等待到最适当的时机才正式出击。

  如果民进党不管是蔡英文还是赖清德出线,甚至是两人携手合作,以及在国民党方面,无论是朱立伦、王金平还是吴敦义出战,柯文哲都认为有机会一搏。

  但韩国瑜在当选高雄市长,“韩流”炽热不退,“韩粉”也一直在鼓吹韩国瑜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但是“韩粉”的声势已经压倒了“柯粉”,而且倘韩国瑜能够打破“兑现对高雄市民的承诺”的心障,出战“总统”国民党党内初选,并获得国民党提名权,就可由国民党直接提名参选,这比柯文哲必须透过征集二十七万多选民连署书才具有参选权,有利得多。因此,柯文哲只能寄望于韩国瑜一来无法打破心障,二来担心高雄市重新沦落到民进党的手中,三来不愿与有恩于自己的柯文哲正名厮杀,而弃选,这样就有机会。因此,柯文哲一直在窥测韩国瑜的参选动向。

  但在国民党又冒出一个郭台铭之后,就让柯文哲的希望幻灭。因为郭台铭说过,如果在国民党党内初选胜出,就代表国民党出征;倘若在初选中落败了,就会为赢得国民党初选的战将辅选。在前者,郭台铭的实力虽然不如韩国瑜,但毕竟也远高于国民党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柯文哲,因而柯文哲参选等于是“陪太子读书”;倘是后者,韩国瑜就可不到台北市做势,而是由郭台铭代打,这就不存在“与恩人厮杀”的问题。   
  文章说,即使是柯文哲自己的因素,也还需要面对一个自己没有政党的问题,就是缺乏严密的政党组织在全岛进行辅选。在台北市,还可以有参选台北市长时的义工帮忙,而在整个台湾地区,尤其是在农业县,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搭建组织架构,而且能出来帮忙的义工也不多。何况,即使是现在就组党,也不符合直接提名“总统”参选人大条件,还得以选民连署方式提名,这是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的。

  实际上,现在具有可以直接提名“总统”参选人的政党有四个。其中民进党、国民党必定是各自提名自己的党员为“总统”参选人。这就剩下两个政党可以探讨能否合作:“时代力量”和亲民党。

  “时代力量”至今仍未物色到可以参选“总统”的人选,因而是志在“立委”,希望能继续成立“立法院”党团,保持“大党”地位。因此,柯文哲倘是与“时代力量”合作,就将由“时代力量”提名柯文哲,而柯文哲则当任“母鸡”的角色,带动“时代力量”的“立委”候选人的选情。由于两者都自称为“第三势力”,因而合作应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且“时代力量”的“立委”提名人,多是在城市,这也契合柯文哲的支持者多是城市居民的情况,应是“绝配”。不过,近来柯文哲与“时代力量”的关系转差,是否能合作,仍是未知数。

  亲民党也可以考虑。在二零零零年的“总统”大选,及二零零四年的“连宋配”后,宋楚瑜的几次曾经“总统”大选,其实并非是为了自己,他也知道经过二十来年的选战,大多数蓝绿支持者都有了“弃保”意识,自己的得票不会太多,因而会被视为扯薄国民党候选人选票的“搅屎棍”。他是为了自己的子弟兵,以“母鸡带小鸡”方式,将他们拱进“立法院”。

  但二零一六年的情况令宋楚瑜心淡。他借助了人气也较旺的民国党主席徐欣莹,与其组成“宋徐配”出战,并得到妙天禅师支持,但也
只是获得一百万多票,虽然可以带动亲民党的政党票,获得分配两席“不分区立委”,与一席“原住民立委”,而恰好可以组成党团,让亲民党可以保留“大党”的面子,还可活动分配选举政党补助金,并可直接提名二零二零年“总统”参选人,但却因其得票数未能超过得票最高的蔡英文的得票数的三分之一,保证金被没收。更令他沮丧的是,亲民党的“区域立委”候选人,因为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之故,全军尽墨。

  而宋楚瑜也因为扯薄了国民党“总统”候选人的选票,而背负了“历史罪人”的骂名。如果说,在马英九参选时,他的参选是针对与自己有个人恩怨的马英九的话,朱立伦与他没有恩怨因素,因而泛蓝选民都不会谅解他。   文章说,另外,如何面对大陆朋友?二零一四年“太阳花学运”爆发后,习近平会见的首位台湾政治人物,就是宋楚瑜。当时北京可能是考虑“三中一青”现象的问题,但宋楚瑜却以此积累政治资本,投入二零一六年“总统”大选,当时就有不少大陆朋友颇为有怨言。最近宋楚瑜在深圳见了刘结一,应当会有反省。

  但是,昨日还是有人放风,如韩国瑜弃选,宋楚瑜就将出选。这可能会糟蹋难得的绿地变蓝天的机会。因此,或许是宋楚瑜本人不选,但以他与柯文哲关系友好,被柯文哲礼聘为台北市政府总顾问的关系,由亲民党提名柯文哲参选“总统”,而柯文哲承担“母鸡”定责任,带动亲民党“立委”候选人“小鸡”的选情。

  这并非不可能。二零零零年的“总统”参选,新党具有提名权,但没有适当人选,因而提名无党籍的李敖,并配以冯沪祥,由此而带动新党的“国代”候选人的选情。但李敖最后却呼吁支持者,“总统”选票投给宋楚瑜,“国代”选票投给新党候选人,结果“总统”选票只获得一万多张,新党从此泡沫化。

  柯文哲并非面临绝路,蔡英文在与赖清德恶斗中,有一“犀利武器”,就是脱党出走,与柯文哲配对。因而蔡英文声称,倘举办民调就会导致民进党分裂。

  然而,蔡英文“离让”赖清德后,就不能获得民进党提名,而必须透过连署途径参选。或是自行征集连署书,还是与柯文哲合作配对,也是征集连署书,但有台北市政府系统代劳。

  可能柯文哲最想要的,就是与蔡英文合作,可以把民进党的基本盘中“独”派的选票,吸引过来。因此,这可能就是柯文哲“睇定先”的重要原因。不过,以蔡英文的性格,“脱党”只是威胁赖清德的工具,并非是来真的。因为她倘离开民进党,就什么都不是,没有任何价值。   中评社香港4月23日电/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或许台湾地区第十五任“总统”选举,是自一九九六年首次实行民选“总统”之后,最热闹的选举,尤其是在初选阶段,甚至是民、国两党尚未正式进入初选程序,就已经闹得不亦乐乎,民、国两党都因此而导致初选延后进行。大家都把焦点集中在“英德大战”,与国民党先是“两颗太阳”,后是韩国瑜与郭台铭的参选对碰方面,而把另一个本来也是参选焦点的柯文哲晾在了一旁,几乎陷于边缘化。而柯文哲却好像是声量不大,而且也没有主动出击。究竟是谋定而后动,还是摸住鼻子认怂?

  其实,当初柯文哲是很有机会赢得这场“总统”大选的。在民众普遍讨厌民进党,也不支持国民党之下,他作为第三势力的总代表,很有机会像台北市长选举时那样,囊括中间选票及接收浅蓝浅绿选票。而且,他也确曾两次分别以骑单车从南而北贯穿行,来试探自己在全岛的人气,所到之处也是人山人海,恍如“总统级”的“待遇”。因此,他是具有实力投入二零二零年“总统”大选,并极有机会按照“台北市模式”取胜的。不过,由于他受到没有政党作支撑的限制,因而一直在观望中,等待到最适当的时机才正式出击。

  如果民进党不管是蔡英文还是赖清德出线,甚至是两人携手合作,以及在国民党方面,无论是朱立伦、王金平还是吴敦义出战,柯文哲都认为有机会一搏。

  但韩国瑜在当选高雄市长,“韩流”炽热不退,“韩粉”也一直在鼓吹韩国瑜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但是“韩粉”的声势已经压倒了“柯粉”,而且倘韩国瑜能够打破“兑现对高雄市民的承诺”的心障,出战“总统”国民党党内初选,并获得国民党提名权,就可由国民党直接提名参选,这比柯文哲必须透过征集二十七万多选民连署书才具有参选权,有利得多。因此,柯文哲只能寄望于韩国瑜一来无法打破心障,二来担心高雄市重新沦落到民进党的手中,三来不愿与有恩于自己的柯文哲正名厮杀,而弃选,这样就有机会。因此,柯文哲一直在窥测韩国瑜的参选动向。

  但在国民党又冒出一个郭台铭之后,就让柯文哲的希望幻灭。因为郭台铭说过,如果在国民党党内初选胜出,就代表国民党出征;倘若在初选中落败了,就会为赢得国民党初选的战将辅选。在前者,郭台铭的实力虽然不如韩国瑜,但毕竟也远高于国民党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柯文哲,因而柯文哲参选等于是“陪太子读书”;倘是后者,韩国瑜就可不到台北市做势,而是由郭台铭代打,这就不存在“与恩人厮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