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选务调整救不了民进党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在以往,“总统”和“立委”是分开选举的。首先是因为两者的任期不一致:“总统”在“修宪”之前是六年一任,不过是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与一般选民无关,一九九六年改为全民普选产生后,改为四年一任,但“立委”却是三年一届,因而是各自选举,在理论上只有十二年才交集一次。后来“立委”的任期也改为四年,与“总统”换届同一年,但由于存在着上述的就职日期相差三个多月的问题,因而还是分开选举,这就导致在换届年的上半年,有两次“中央级”的全岛性大型选举,紧接着进行。再加上“直辖市”的市长及市议员还有里长,其他县市的县市长及县市议员、乡镇长及乡民代表等地方性选举,就形成年年都有选举,不但劳民伤财,而且也造成社会撕裂,因而决定,将所有选举分为两类,一是“中央级”的“总统”和“立委”选举,并一并一道进行;另一是将所有的地方性选举合并进行,亦即不久前进行的“九合一”选举。基本上是这两类选举每相隔两年(日历上而不是时间上)轮替进行一次。但“直辖市”与普通县市的换届期不一致,为了迁就合并还曾延长“直辖市长”及议员的任期。
现在问题最大的,是在将“总统”与“立委”选举合并进行后,为迁就新一届“立委”必须在二月一日报到就职,不能迁就按照以往惯例在三月中下旬举行的“总统”选举,后反而是必须把“总统”选举挪前到一月中旬,与“立委”选举合并进行。如果“总统”当选人是本人连任,问题不大;但如果是新人甚至是政党轮替,问题就很大,导致出现三个多月的“空窗期”,这将会出现所谓的“国安”问题。
并非不可能,过去就是分开进行的。但却将会回复到过去“选举连绵不断”的状况,整个社会都陷沦于选战的亢奋情绪中,什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就成为空话。而且还需多支付数以十亿元计的选务经费。
另一个问题,是“公投绑大选”。有民进党籍“立委”酝酿提案,修订《公民投票法》,增订规定某一天为集中进行“公投”日期的条文,甚至取消“公投绑大选”的法源依据。其实,“公投绑大选”是陈水扁的“发明”,是希望能够以“公投来带动民进党的选情。在初时,由于是新鲜事,确实有不少选民“试鲜”,而改变了自己“懒得出门投票”的习惯,但终因“门槛”过高,而令“公投题”未过关,但也确实是提高了民进党的得票率。
文章说,十多年过去后,“公投”的“门槛”虽然已经降低,但选民对“公投”的意欲却没有增长。尤其是在今次“九合一”选举进行的“公投”,本来选票就有好几张,再加上三张“公投”票,并分两阶段进行,就显得麻烦。因此,几个与民进党意识形态相近的“公投”题,尤其是那个“东京奥运台湾正名公投”,都惨遭滑铁卢。而且,也拖长了投票程序,引发选务纠纷,实际上丁守中就发动了选务官司。如果“公投”不再捆绑大选,可能会减少这些弊端。
管碧玲可能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实际上,自谢长廷远派日本后,“谢系”的利益就未能被照顾好,连过去稳握两席的民进党中常委,也已挂“零”,是党内各主要派系中唯一“一无所有”的派系。如果不是卓荣泰当选民进党主席,“谢系”就彻底地“谢”了。
管碧玲落到这个地步,可以说是“何须自寻烦”。自己的丈夫在大陆求学,却又大打到大陆进行学术访问的管中闵。马英九的所谓“特支费案”,就是她最先“揭发”的,“搅得周天寒彻”。本来,她的最大意愿是出任“教育部长”,但蔡英文宁愿给别人,也不给管碧玲。不过。可能是“塞翁失马”,因为“拔管案”,已经先后倒下了三个部长;倘管碧玲出任“教育部长”,也将逃脱不了他们的命运。
倘是在过去那样实施“中选区复数名额不可让渡制”,管碧玲还不至于会有此一“劫”,因为既然是复数应选名额,只要得票率超过百分之十,就有当选的机会。但在曾任民进党主席的“民主圣人”林义雄施加绝食的压力下,除了“立委”名额减半,还实行小选区的“单一选区两票法”,每一个选区都只安排一个应选名额,反而对民进党不利。而且,这种选制,导致形成两大党对峙,其他众多小型政党都被剥夺进入议会发声的机会。这与欧洲大陆各国,为了能让小型政党也能在议会发声,而普遍采用“比例代表制”的选制,背道而驰。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在以往,“总统”和“立委”是分开选举的。首先是因为两者的任期不一致:“总统”在“修宪”之前是六年一任,不过是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与一般选民无关,一九九六年改为全民普选产生后,改为四年一任,但“立委”却是三年一届,因而是各自选举,在理论上只有十二年才交集一次。后来“立委”的任期也改为四年,与“总统”换届同一年,但由于存在着上述的就职日期相差三个多月的问题,因而还是分开选举,这就导致在换届年的上半年,有两次“中央级”的全岛性大型选举,紧接着进行。再加上“直辖市”的市长及市议员还有里长,其他县市的县市长及县市议员、乡镇长及乡民代表等地方性选举,就形成年年都有选举,不但劳民伤财,而且也造成社会撕裂,因而决定,将所有选举分为两类,一是“中央级”的“总统”和“立委”选举,并一并一道进行;另一是将所有的地方性选举合并进行,亦即不久前进行的“九合一”选举。基本上是这两类选举每相隔两年(日历上而不是时间上)轮替进行一次。但“直辖市”与普通县市的换届期不一致,为了迁就合并还曾延长“直辖市长”及议员的任期。
现在问题最大的,是在将“总统”与“立委”选举合并进行后,为迁就新一届“立委”必须在二月一日报到就职,不能迁就按照以往惯例在三月中下旬举行的“总统”选举,后反而是必须把“总统”选举挪前到一月中旬,与“立委”选举合并进行。如果“总统”当选人是本人连任,问题不大;但如果是新人甚至是政党轮替,问题就很大,导致出现三个多月的“空窗期”,这将会出现所谓的“国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