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箭齐发” 反制美关税霸凌

资料图:中国反对美国关税霸凌(图片来源:大公文汇全媒体)

  中评社北京2月5日电/据文汇报报导,面对美对华关税霸凌,中国政府4日“五箭齐发”,打出强有力的反制组合拳。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日宣布,2月1日美方宣布对中国有关产品加征10%关税,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对华加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与此同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15%关税,涉及煤炭、原油、大排量汽车、皮卡等。此外,中国还宣布将两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对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同时宣布对钨、碲、铋等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日发布公告表示,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具体商品范围见公告附件;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商务部发言人回应指出,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性质恶劣,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美方做法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方多次以单边主义凌驾多边主义,受到广大世贸成员的强烈谴责。中方对美方做法坚决反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专家:反制将影响美能源出口收益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香港文汇报表示,中国此次加征关税的范围和力度均体现了同等反制的原则,料将对美国相关领域产生显着影响。她提到,对美加征关税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农业机械等都是美国对华的主要出口产品,涉及多个大类。美国是全球重要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出口国,2022年,美国天然气市场规模约为全球LNG市场规模的两倍,LNG出口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12%。作为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之一,中国对原产美国的煤炭、原油等提升关税意味着其将面临更高的成本,价格竞争力的削弱将直接影响美国对华的能源出口收益,影响其市场占有率,甚至可能带来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连锁反应。

  同时,刘英也承认,反制措施将在短期内对相关的中国企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汽车制造、农机领域若依赖美国进口零部件,或可能面临供应链调整的压力。不过,影响幅度是可控的,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倒逼中国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进口多元化,以及推动国内能源的转型,加速包括光伏、风电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迭代推广。

  中企迎产业转型升级契机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对香港文汇报表示,对农业机械、汽车等中国同样有竞争力的产品领域对美国加征关税,也为国内相关产业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国的汽车、零部件、机械等领域正在不断进步,有的产品甚至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不弱的竞争力。因此,加征关税在限制美国出口份额的同时,也能为中国企业争取到抢占国内市场的机会。

  白明进一步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其他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的推进,中国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更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因此在面对特朗普2.0时代再度启动的贸易战,中国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甚至可以将其视为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契机。

  白明提到,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并非是贸易保护主义,而是基于国内《对外贸易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符合WTO规则的贸易救济手段,“师出有名”。相比之下,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行为更多体现了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不符合WTO规则。中方反制不仅维护了自身贸易利益,也彰显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

  反制组合拳“五箭齐发”

  ●将美对华加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对美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将美国两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限制钨、碲、铋等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对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DeepSeek证明“技术遏华”无效

  据央视报导,北京时间2月4日凌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记者会,介绍中国本月轮值安理会主席期间的主要议程设置。当被问到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的模型以及中美人工智能合作问题时,傅聪强调,“永远不要低估中国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DeepSeek引发全球轰动和一些人的焦虑恐慌,说明技术遏制和技术限制无法奏效,这是全世界、特别是美国需要学习的一课”。

  美国还想禁多少中国智造?

  傅聪还问道,“从华为到TikTok,再到DeepSeek,美国还想禁多少?”

  傅聪指出,“只有共同合作发展,才能弥合数字和智能鸿沟,特别是帮助全球南方在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平等受益。”

  据傅聪介绍,本月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期间,中国将重点聚焦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中东局势以及非洲多国局势等。

  而在回答现场央视记者有关“美国新政府接连‘退约退群’、美国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强调要‘美国优先’”的提问时,傅聪表示,“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任何国家,即使强大如美国,也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中美需要合作应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傅聪强调,“针对中国并非正确前进方向,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才是正途。”

  增列钨等25种稀有金属出口管制

  商务部、海关总署4日联合发布的公告指,根据相关法例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经国务院批准,即日起对仲钨酸铵等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天说,此举是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上述发言人指出,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钨等相关物项生产国和出口国,长期以来,坚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依法对特定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次增列相关物项,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有利于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有利于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有利于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香港文汇报表示,与以往的相类似的出口管制相比,此次管制的范围更广,涵盖了更多种类的稀有金属,针对性更强,将对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起到一定的对冲效果。她提醒,这些稀有金属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比如钨是高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光学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都需要用到钨,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和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都有独特作用。而中国作为上述资源的主要拥有国之一,对其实施出口管制将对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国防工业造成直接的影响。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指出,这些稀有金属在高科技、军事和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价值,因此中国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不仅是为了维护出口安全,更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的负责态度。中国根据商品用途等因素,采取不同的管制措施,既体现了灵活性和针对性,也符合WTO有关规则。

  早在2023年7月,中国已决定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去年8月,商务部、海关总署15日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对部分锑、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12月,中方决定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严控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的对美国出口。

  专家解读-全方位反制组合拳 形成有效威慑力

  对于此次美国的关税霸凌,中国迅速打出反制组合拳。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看来,中国采取的系列反制措施将起到警示作用,并向美国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如果美国再挑起事端,中国将有更多的措施进行回应,此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反制措施将形成有效的威慑力,迫使美国在贸易等问题上更加谨慎和理性。

  刘英对香港文汇报指出,美国的“小院高墙”越垒越高,中国的应对策略也在不断调整。与原先的单一关税反制不同,中国此次的反制措施涉及科技、实体、原材料等多个领域,更加成熟、系统且全面。不仅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应对外部压力和挑战方面的成熟与系统性。

  精准出击 触及美痛点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表示,客观讲,特朗普1.0时代发起贸易战时,中国应对起来还比较“吃力”,因为那时对美国核心技术和市场的依赖度较高,但是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掣肘越来越弱,中国目前对美国的依存度相对而言并不算高。

  在关税反制上,白明指出,相对于美国对中国产品全面加征关税,中国采取了相对集中且差异化的加征关税策略,彰显出中国反制措施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根据加征关税附件,中方加征关税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煤炭、天然气、原油等传统能源产品上,这种选择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精准出击。他提到,特朗普十分重视发展传统能源产业,因此对这些产品加征关税,能更有效地触及美国的痛点。这种“打蛇打七寸”的策略,显示出中国在贸易战中的精准打击能力。

  展望未来,刘英指出,中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因此下一步可以通过加大调整国内生产和消费结构,有效减轻出口依赖带来的压力。比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激发内需市场的活力。此外,中国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拓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资料图:中国反对美国关税霸凌(图片来源:大公文汇全媒体)

  中评社北京2月5日电/据文汇报报导,面对美对华关税霸凌,中国政府4日“五箭齐发”,打出强有力的反制组合拳。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日宣布,2月1日美方宣布对中国有关产品加征10%关税,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对华加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与此同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15%关税,涉及煤炭、原油、大排量汽车、皮卡等。此外,中国还宣布将两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对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同时宣布对钨、碲、铋等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日发布公告表示,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具体商品范围见公告附件;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商务部发言人回应指出,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性质恶劣,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美方做法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方多次以单边主义凌驾多边主义,受到广大世贸成员的强烈谴责。中方对美方做法坚决反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专家:反制将影响美能源出口收益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香港文汇报表示,中国此次加征关税的范围和力度均体现了同等反制的原则,料将对美国相关领域产生显着影响。她提到,对美加征关税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农业机械等都是美国对华的主要出口产品,涉及多个大类。美国是全球重要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出口国,2022年,美国天然气市场规模约为全球LNG市场规模的两倍,LNG出口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12%。作为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之一,中国对原产美国的煤炭、原油等提升关税意味着其将面临更高的成本,价格竞争力的削弱将直接影响美国对华的能源出口收益,影响其市场占有率,甚至可能带来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连锁反应。

  同时,刘英也承认,反制措施将在短期内对相关的中国企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汽车制造、农机领域若依赖美国进口零部件,或可能面临供应链调整的压力。不过,影响幅度是可控的,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倒逼中国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进口多元化,以及推动国内能源的转型,加速包括光伏、风电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迭代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