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港媒聚焦布林肯访华
中评社香港6月21日电(记者卢哲)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18日至19日访华。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布林肯。20日,香港多家报章发表社评聚焦布林肯访华取得的进展。社评认为,此次访问在推动互动交流上取得一些进展,但或只是中美保持沟通,维持最基本的稳定。要真正阻止中美关系螺旋向下,关键在于美方是否愿意接受以平等尊重原则处理两国关系并说到做到。社评强调,两国关系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香港《明报》发表社评《未放弃全面遏制打压美卿访华仅缓和气氛》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期盼美方可与中方相向而行,让中美关系稳定下来。美国拜登政府上台3年有余,布林肯现在才首度访华,本身已反映中美关系之紧绷。美方一再表示要跟中方“沟通”,避免误判爆发重大冲突,另一边却不断加紧遏制中国、制造地区紧张,看在北京眼里,就是讲一套做一套。中美陷入新冷战,双方心照不宣,布林肯此行获习近平接见,两国达成“五项同意”,推动互动交流上亦取得一些进展,然而要阻止中美关系螺旋向下,关键在于美方是否愿意接受以平等尊重原则处理两国关系,倘若美方坚持实力至上逻辑,咄咄逼人,中美关系实难真正好转。
社评表示,近年中美关系每况愈下,去年底习近平与拜登在峇厘正式会晤,为稳定两国关系注入了一些积极力量,然而中美关系之后仍然螺旋向下。社评认为,布林肯启程前表示此行目标有三,包括建立开放沟通渠道,避免误判;与中方直接谈论美国对一系列问题的关切;探索两国合作应对跨国挑战的潜力。美方“三目标”,严格而言就是在避免中美爆发重大冲突的前提下,继续向华施压“坦率说明”美方立场和要求,若有合作空间也可考虑一下。相比之下,中方更多强调两国关系本质问题,即如何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避免螺旋向下。从这一角度而言,中方对改善关系,其实比美方更积极更有心。
社评指出,峇里峰会(即巴厘岛会晤),拜登提及“五不四无意”,可是大半年来,美方对华科技战、经济战、金融战、外交战从未放缓,攻势一浪接一浪,“五不四无意”恍如空话。美方一边说经济不脱钩,一边高谈“去风险化”,实际上是有利于美国的,就继续往来,损己较少又可打击中国的,就加紧为之,所谓“去风险化”,不过是之前脱钩论的“优化版”。美方嘴上说“一中”不变,另一边却加紧操作台湾问题,为台独力量张目。美方不断呼吁“沟通”避免冲突,除了企图抢占国际舆论“道德高地”,其实就是打算以沟通为外交掩眼法,继续密密出招打压中国。社评说,美方一再要求中美防长对话,将中方描绘为“拒绝沟通”一方,然而美方单方面制裁中国防长,本身已是极不友善之举,美方若有心对话,就应该在平等尊重基础上,以礼相待。
社评指出,中美保持沟通,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稳定。两国关系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外交部近期一再强调,美方不要幻想从“实力地位”出发和中国打交道,其实就是反对美国恃着霸权咄咄逼人。王毅昨天与布林肯会晤,要求美方停止炒作“中国威胁论”、取消单边制裁、放弃打压中国科技发展、明确反对台独,本质也是要求美方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停止操作“我正你邪”一套。布林肯与秦刚会晤,5 项“双方同意”,第一点就是落实两国元首峇厘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之后才是保持高层交往、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及具体问题磋商,以及鼓励两国人文教育交流。“五项同意”有助阻止中美关系螺旋向下,然而若得不到贯彻落实,也不过是空话,事态取决于华府是否真心希望中美重回正轨,还是要变本加厉打压中国,仅求有沟通渠道避免大规模冲突。
香港《经济日报》发表题为《中美晤谈避误判华倡尊重求共处》的社评指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昨以正面基调,结束访华之旅。今趟行程成功敲定两国高官互访,为元首再次对谈铺路,料有助消除误解和避免误判,但要真正止跌,重回正确相处之道,稳住变乱交织的世界,还看华府可否展现互相尊重的诚意。
社评表示,美方毫无疑问极重视今次行程,积极阻止无关宏旨的争议发酵,结果布林肯首天与秦刚详谈后,已交出5个“双方同意”,包括保持高层交往、继续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以及最影响民生的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积极探讨增加客运航班,欢迎工商学研人士互访。不过,央视援引习近平表示,希望美方采取理性务实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坚持他与拜登去年11月在峇里所达成的共识,积极以行动落实,让双边关系稳下来、好起来,这显然才是北京特别看重,并想传达的信息。
社评说,拜登当时表明“五不四无意”,包括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但布林肯尚未离开北京,已在记者会重返华府惯常套路,一边声称要维持现状,一边坚持要向台供武,将台海局势升温诿过所谓中方挑衅,始终令人忧虑美国朝野,转头又再践踏中方核心红线,砌词增加与台经贸和军事合作,又或伺机前赴当地做政治骚。中美关系当前略为融冰,惟对核心议题仍有重大分歧,布林肯光说南海近期局势证明两国军方亟需直接沟通机制,却无视白宫正单边制裁中方防长,仅云云例子之一。
社评强调,正如习近平形容,国际社会普遍担忧中美关系,不愿选边站队,期盼两国友好合作,两国应本着对世界负责态度,处理好双边关系,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贡献,华府尤要认真记取。
香港《信报》在社评《中美关系仍难变好美卿访华仅防变坏》中表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原本计划今年二月访问中国,却因突如其来的“流浪气球事件”而搁置,行程终于推迟至六月十八日才落实。这是布林肯首次以国务卿身份赴华,他也是五年来美国最高级别的访华官员,说明了中美关系是何等的僵持。正因如此,布林肯踏足北京不禁让人产生憧憬,两个当代强国说不定“低开高收”淡化前嫌,美卿在总结行程时也重申不围堵中国、不与中国脱钩。惟憧憬归憧憬,政治现实是中美关系充其量不变坏,距离变好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社评指出,台湾问题必然是布林肯访华期间一定会触及的谈话内容,可是,美国国务院的声明对此只字不提,仅称双方“举行了坦诚、实质和具有建设性的会谈”,又谓布林肯强调外交的重要性,并在所有问题上保持开放的沟通管道,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由此不难解读,台湾问题在中美之间没什么共识可言,仍处于各说各话的状态。
社评表示,中方的希望是“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峇里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有效管控分歧,推进对话交流合作”,美方的重点则是“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防止竞争演变成冲突。早在布林肯飞往中国前,美方已表明,不预期此行会为中美关系带来重大突破,首要任务是重新建立高层级沟通渠道,尤其是两军之间的直接沟通,以避免冲突。讲得通俗一些,中方愿意以和为贵,美方只是不想打架,并不想跟中方成为朋友,就算不打架,照样可吵架。
社评认为,拜登已开始投入争取连任的选举工程,对于改善中美关系来说是一项不利因素。但凡美国大选,民主共和两党皆会把“中国威胁论”当作拉票工具,候选人之间互相比并谁的对华政策更强硬,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改善中美关系就会被视为“政治不正确”。如是者,两国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社评说,美国的意图还是不太友善,以和为贵云乎哉,在美国大选以前,不存在幻想的空间。
香港《大公报》在社评《扭转中美关系螺旋式下滑推动重回健康稳定轨道》中提到,国家主席习近平昨日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习主席的讲话,释放出了清晰且强烈的信息,对于改善中美关系具有重大积极意义。美方应以此次会见为契机,及时改正错误对华政策,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社评表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两国建交以来的历史低点。中美关系陷入低谷,根源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导致错误的对华政策。社评说,过去几年来,美国遏华政策已走入了“死胡同”,中美关系处在一个关键节点,美国需要就对话还是对抗、合作还是冲突作出选择。事实说明,历史总要向前发展,中美关系终究要向前发展。开历史倒车没有出路,推倒重来更不可取。中美两国必须要以对人民、对历史、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扭转中美关系螺旋式下滑,推动重回健康稳定轨道,共同找到中美在新时期的正确相处之道。
社评表示,中美关系要止跌企稳,当务之急是要把两国元首共识真正落到实处。中美关系要行稳致远,最重要的是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作为根本遵循。社评说,美国要如何改善对华关系?这并非简单表表态、说几句外交辞令就可以的,关键要看实际行动。
香港《文汇报》发表社评《美方要以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昨日在北京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指出中美两国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事关人类前途命运。中方始终从维护世界稳定、共享繁荣的高度,致力构建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反对零和博弈、反对所谓大国竞争,展示改善中美关系的诚意和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美方要中美关系重回稳步发展的正轨,就必须拿出实际行动与中方真诚沟通,尊重中方关切、不损害中国正当权益,言行一致推动中美关系走出低谷,稳下来、好起来。
社评表示,中美关系陷入低谷,根源在于美国视中国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和“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这是对中国的严重误判。美国肆意干涉中国内政,打着竞争的幌子遏制打压中国发展,剥夺中国的正当发展权利。这种极不负责任的霸道行径,只会将中美推向对抗、将世界推向分裂。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同样,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对方,更不能剥夺对方正当发展权利。
社评说,无数事实证明,中国对改善中美关系的态度和行动一以贯之,美国也应真心诚意同中国保持沟通,负责任管控分歧,寻求对话交流合作。昨日与习近平主席的会见中,布林肯表示美方遵守拜登总统作出的承诺,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制度、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日前布林肯同外交部长秦刚会见时,双方达成了部分共识,突出体现为五个“双方同意”。各方都希望,这是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积极信号。
社评表示,所谓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美国重视与中国加强沟通要取得实际效果、有效解决问题,当务之急是把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真正落到实处,根本遵循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这也应该是双方共同坚持的精神、共同守住的底线、共同追求的目标。美方只有真正改变大国竞争、零和博弈的错误相处之道,与中国相向而行,才能扭转两国关系螺旋式下滑,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轨道。
中评社香港6月21日电(记者卢哲)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18日至19日访华。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布林肯。20日,香港多家报章发表社评聚焦布林肯访华取得的进展。社评认为,此次访问在推动互动交流上取得一些进展,但或只是中美保持沟通,维持最基本的稳定。要真正阻止中美关系螺旋向下,关键在于美方是否愿意接受以平等尊重原则处理两国关系并说到做到。社评强调,两国关系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香港《明报》发表社评《未放弃全面遏制打压美卿访华仅缓和气氛》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期盼美方可与中方相向而行,让中美关系稳定下来。美国拜登政府上台3年有余,布林肯现在才首度访华,本身已反映中美关系之紧绷。美方一再表示要跟中方“沟通”,避免误判爆发重大冲突,另一边却不断加紧遏制中国、制造地区紧张,看在北京眼里,就是讲一套做一套。中美陷入新冷战,双方心照不宣,布林肯此行获习近平接见,两国达成“五项同意”,推动互动交流上亦取得一些进展,然而要阻止中美关系螺旋向下,关键在于美方是否愿意接受以平等尊重原则处理两国关系,倘若美方坚持实力至上逻辑,咄咄逼人,中美关系实难真正好转。
社评表示,近年中美关系每况愈下,去年底习近平与拜登在峇厘正式会晤,为稳定两国关系注入了一些积极力量,然而中美关系之后仍然螺旋向下。社评认为,布林肯启程前表示此行目标有三,包括建立开放沟通渠道,避免误判;与中方直接谈论美国对一系列问题的关切;探索两国合作应对跨国挑战的潜力。美方“三目标”,严格而言就是在避免中美爆发重大冲突的前提下,继续向华施压“坦率说明”美方立场和要求,若有合作空间也可考虑一下。相比之下,中方更多强调两国关系本质问题,即如何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避免螺旋向下。从这一角度而言,中方对改善关系,其实比美方更积极更有心。
社评指出,峇里峰会(即巴厘岛会晤),拜登提及“五不四无意”,可是大半年来,美方对华科技战、经济战、金融战、外交战从未放缓,攻势一浪接一浪,“五不四无意”恍如空话。美方一边说经济不脱钩,一边高谈“去风险化”,实际上是有利于美国的,就继续往来,损己较少又可打击中国的,就加紧为之,所谓“去风险化”,不过是之前脱钩论的“优化版”。美方嘴上说“一中”不变,另一边却加紧操作台湾问题,为台独力量张目。美方不断呼吁“沟通”避免冲突,除了企图抢占国际舆论“道德高地”,其实就是打算以沟通为外交掩眼法,继续密密出招打压中国。社评说,美方一再要求中美防长对话,将中方描绘为“拒绝沟通”一方,然而美方单方面制裁中国防长,本身已是极不友善之举,美方若有心对话,就应该在平等尊重基础上,以礼相待。
社评指出,中美保持沟通,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稳定。两国关系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外交部近期一再强调,美方不要幻想从“实力地位”出发和中国打交道,其实就是反对美国恃着霸权咄咄逼人。王毅昨天与布林肯会晤,要求美方停止炒作“中国威胁论”、取消单边制裁、放弃打压中国科技发展、明确反对台独,本质也是要求美方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停止操作“我正你邪”一套。布林肯与秦刚会晤,5 项“双方同意”,第一点就是落实两国元首峇厘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之后才是保持高层交往、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及具体问题磋商,以及鼓励两国人文教育交流。“五项同意”有助阻止中美关系螺旋向下,然而若得不到贯彻落实,也不过是空话,事态取决于华府是否真心希望中美重回正轨,还是要变本加厉打压中国,仅求有沟通渠道避免大规模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