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中国支持禁毒合作不是美脱责借口
2023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会晤中宣布恢复双边禁毒合作,此后,两国禁毒合作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机制方面,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的成立为合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2024年1月30日,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王小洪在北京会见美国总统副助理、白宫国土安全事务副助理达斯卡尔率领的美国禁毒联合代表团,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正式启动。这是落实“旧金山愿景”的重要一步,有利于中美在国家层面加强交流合作,也是时隔4年两国禁毒合作的一次重大进展。上一次中美重大联合行动是在2019年11月,两国执法部门共同宣布联手抓获一个芬太尼走私团伙。
交流方面,两国在禁毒合作上沟通频繁,展示积极合作迹象。2024年2月18日,王小洪在维也纳同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会晤,双方在推进两国禁毒和执法合作等方面进行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这是一个月内两国第二次就禁毒问题进行高级别会晤。此外,两国毒检技术专家也已恢复常态化技术交流,分别于2024年2月和3月举行线上和线下两次交流。
成果方面,双方在物质列管、情报交流、案件合作等领域取得务实进展。近日,辽宁省公安机关对美方通报的佟某某涉毒洗钱线索开展工作,依法以涉嫌非法经营(外汇)犯罪对其立案侦查。美国媒体称,这是“两国在毒品问题上的一次罕见合作”“是美中禁毒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
中美禁毒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为美国大选年下有所紧张的中美关系增添了一抹亮色,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但中方给予的全力支持,不能成为美方“甩锅推责”的借口,美国应为自身毒品问题负责。
其次,美国药企与政客的勾连与利益交换,是美国毒品问题愈加严重的重要原因。在独特的“旋转门”效应、“院外游说”制度作用下,美国药企和一些政客结成牢固的利益网,使禁毒几乎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据美国媒体统计,“涉毒”美国药企拥有一支覆盖全美、规模超千人的游说力量,为7000余个州级职位的候选人提供竞选资金。在强大利益诱惑下,一些美国政客不想、也不愿真正解决毒品滥用问题。美国国会于2016年4月通过《确保患者用药和有效执法法案》,大大限制了美国毒品管制局监管大型制药企业的能力。而代表制药行业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向发起或共同发起该法案4个版本的20多名议员捐款至少150万美元。
再次,美国政治极化问题不断加重,美国两党将禁毒变为党争武器,拖慢了禁毒进程。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围绕毒品问题各站一边、互相攻击,共和党批评拜登政府的边境政策“软弱”“使更多外国毒品进入美国”,民主党则认为是共和党的刻意不配合使禁毒行动愈发艰难。在激烈党争下,美国禁毒法案的出台和禁毒措施的履行“步步维艰”,直至2017年美国国会才出台首部专门针对芬太尼的法案。而据美国媒体报导,现阶段的美国大选“使禁毒行动几乎停滞”。
旧中国曾深受毒品的困扰和侵害,所以新中国对毒品问题向来采取零容忍态度。中国为治毒禁毒付出了极大努力和代价,对易制毒化学品出台了世界最严监管制度,对中美禁毒合作也积极发挥关键性作用。中美禁毒合作不仅成果丰硕、互惠互利,更有利于全球禁毒形势。美方应正确对待自身问题和中美关系,摒弃错误想法,重视并切实解决中方关切,以务实合作成果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2023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会晤中宣布恢复双边禁毒合作,此后,两国禁毒合作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机制方面,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的成立为合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2024年1月30日,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王小洪在北京会见美国总统副助理、白宫国土安全事务副助理达斯卡尔率领的美国禁毒联合代表团,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正式启动。这是落实“旧金山愿景”的重要一步,有利于中美在国家层面加强交流合作,也是时隔4年两国禁毒合作的一次重大进展。上一次中美重大联合行动是在2019年11月,两国执法部门共同宣布联手抓获一个芬太尼走私团伙。
交流方面,两国在禁毒合作上沟通频繁,展示积极合作迹象。2024年2月18日,王小洪在维也纳同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会晤,双方在推进两国禁毒和执法合作等方面进行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这是一个月内两国第二次就禁毒问题进行高级别会晤。此外,两国毒检技术专家也已恢复常态化技术交流,分别于2024年2月和3月举行线上和线下两次交流。
成果方面,双方在物质列管、情报交流、案件合作等领域取得务实进展。近日,辽宁省公安机关对美方通报的佟某某涉毒洗钱线索开展工作,依法以涉嫌非法经营(外汇)犯罪对其立案侦查。美国媒体称,这是“两国在毒品问题上的一次罕见合作”“是美中禁毒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
中美禁毒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为美国大选年下有所紧张的中美关系增添了一抹亮色,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但中方给予的全力支持,不能成为美方“甩锅推责”的借口,美国应为自身毒品问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