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春:欧美悲观 赖清德减弱“台独”形象

  中评社香港1月14日电(作者 欧阳春)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胜选对很多人而言并非意外,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将影响台海和平稳定,赖清德并非稳定的泉源,欧美媒体多对未来两岸关系抱持悲观态度。

  台湾大选是牵动美中局势的关键指标。国际媒体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大陆对台湾大选结果可能采取的惩罚性行动上。从现在开始、到5月20日就职典礼之间,大陆恐将全面升级对台湾军事、外交与经济的施压,以测试赖清德政府的战略应变与台湾政坛在选后是合作或分裂。

  国际媒体认为,中国大陆政府必定会对台湾的选举结果采取“惩罚性施压”,例如祭出更大规模的经贸制裁、终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

  《华尔街日报》指解放军正在讨论扩大对台湾的军事骚扰,包括派出军舰进入台湾的12海浬领海、用军用无人机穿越台湾本岛上空、甚至再度发动“围台军演”,进一步升级“灰色地带冲突”。

  《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政府目前政策密切关注“北京是否会发动大规模对台军演”以回应赖清德的当选。尽管在已知的情报资讯里,解放军目前并没有攻台、或与台湾发生正面军事冲突的迹象,但华府仍相当担心台海紧张气氛,将引发美中之间的战略误算,进而导致各方都不乐见的擦枪走火。

  《华邮》认为,520就职典礼将是中国对台施压的一个关键时刻,假若台湾的应对或国际盟友的支持声援不到位,中国的压力升级可能还会持续好几个月,并与美国11月进行的“总统”大选有所连动。因此短期之内,台湾仍必须对“恶化的台海局势”做好心理准备。   美国《纽约时报》认为,两岸关系未来四年将不稳定。在选前,中国大陆把赖清德描绘成一个坏人,称他为固执的“‘台独’工作者”、“两岸和平的破坏者”和可能的“危险战争的创造者”。虽然赖清德表示台湾不需要独立,将追求一种平衡的两岸关系方式,包括合作,但中国改变观点的可能性很小。

  两岸关系在未来四年将会变得不稳定,中国大陆可能会针对贸易进行打击,或扩大军事演习、假资讯、威胁和经济压迫来影响台湾的政治。当然战争并非不可避免,中国目前正忙于忧虑的经济问题,而美国则在欧洲和中东参与战争,这使得两岸爆发战争变得不太可能。

  英国BBC认为,赖清德是民进党的党内的强硬派,中国对赖清德和其竞选搭档萧美琴深感厌恶和不信任。即使赖清德声称寻求两岸对话,但中国大陆很可能拒绝。中国可能会以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表达对赖清德政府的不满,大选的结果意味着台湾海峡已经非常紧张的局势将继续下去,中国的船只和军用飞机几乎每天都在进入。

  北京可能会大展军威以示不满,就像2022年美国众议长佩洛西访问台北时那样。当时,台北指责中国当时的行动近乎封锁了全台湾。

  大陆还可能加大经济和外交压力,诱使更多仍然承认台湾的少数小国与台湾断交,并对更多台湾企业、产品和人士实施制裁。

  赖清德当选后两岸关系的不确定将大幅上升,若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执拗性格和“台独”意识形态之中,势必会让台海和平经受更多的严峻考验。俄乌战争和以哈冲突都以十分血腥的教训警醒世人千万不可让狭隘激进的声浪把和平毁于一旦。2022年佩洛西访台事件所引发的危机说明台海局势已经到了经不起太多冲击的危险程度,台海两岸都应尽各自努力去追求和平与安宁。

  赖清德今年夏天曾投书《华尔街日报》,并提出台海和平的“四大支柱”,强调要加强台湾“国防”,两岸问题维持现状等主张。这被视为他在向美国政府及疑虑者“交心”。

  从赖清德的言论看来,他现在正务求减弱其“台独”形象以争取白宫信任,赖清德今年夏天谈到,当前国际情势复杂,他重申自己个人和蔡英文的两岸路线上是一致的,立场“非常清楚、完全没有模糊!”他又说,认同蔡英文说过的,台湾前途“必须由两千三百万人民共同决定”。

  赖清德在胜选演说提出,“要以交流取代围堵,要以对话取代抗争”。但是,坚持两岸互不隶属的赖清德,要怎么跟大陆对话?监察“世界的台湾”,以从国际包围北京的台湾,又要怎么跟大陆对话?

  今次大选前美国智库就已释放出,建议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这应该是代表美方政府的立场,因此下一个重点要看的,是赖清德520就任的谈话,最大的重点是,民进党在赖清德的领导下,会不会就“台独党纲”做修正或者调整。

  大陆方面应加大压力,迫使民进党及赖清德放弃甚至废除“台独党纲”。   中评社香港1月14日电(作者 欧阳春)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胜选对很多人而言并非意外,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将影响台海和平稳定,赖清德并非稳定的泉源,欧美媒体多对未来两岸关系抱持悲观态度。

  台湾大选是牵动美中局势的关键指标。国际媒体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大陆对台湾大选结果可能采取的惩罚性行动上。从现在开始、到5月20日就职典礼之间,大陆恐将全面升级对台湾军事、外交与经济的施压,以测试赖清德政府的战略应变与台湾政坛在选后是合作或分裂。

  国际媒体认为,中国大陆政府必定会对台湾的选举结果采取“惩罚性施压”,例如祭出更大规模的经贸制裁、终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

  《华尔街日报》指解放军正在讨论扩大对台湾的军事骚扰,包括派出军舰进入台湾的12海浬领海、用军用无人机穿越台湾本岛上空、甚至再度发动“围台军演”,进一步升级“灰色地带冲突”。

  《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政府目前政策密切关注“北京是否会发动大规模对台军演”以回应赖清德的当选。尽管在已知的情报资讯里,解放军目前并没有攻台、或与台湾发生正面军事冲突的迹象,但华府仍相当担心台海紧张气氛,将引发美中之间的战略误算,进而导致各方都不乐见的擦枪走火。

  《华邮》认为,520就职典礼将是中国对台施压的一个关键时刻,假若台湾的应对或国际盟友的支持声援不到位,中国的压力升级可能还会持续好几个月,并与美国11月进行的“总统”大选有所连动。因此短期之内,台湾仍必须对“恶化的台海局势”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