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港网:稳经济抢人才 务实的港府敢于打倒昨天的自己
中评社香港10月27日电/识港网【识港话事】27日发表文章“务实的港府:稳经济 抢人才 敢于打倒昨天的自己”,作者路易 ,以下为文章内容。
新一份施政报告出炉。这份年度政策计划涵盖了社会发展的大事小情,以至于特首李家超破纪录的用时三个半小时宣读。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份庞杂的报告,笔者愿意用“务实”二字概括。
务实首先体现在果断为楼市“减辣”稳住经济,包括缩短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将印花税税率减半,及对外来人才置业税实施“先免后征”。虽然不如一些市场分析家判断的“全面撤辣”那么大胆,至少在方向上表明特区政府不会放纵楼市沉降的立场,业界分析此三招可即时带动交投,稳住经济大盘。
实际上这并不是容易的决定。香港一直存在“有产者”与“无产者”各占一半的困境(房屋自有率常年在50%上下徘徊),如今楼价仍处高位,住房供应依旧不足,减辣会遭到很多“无产者”反对。尤其是印花税税率调整后,外来买家税率从30%降到15%,甚至持人才签证者直接免征,不免激起社会争议。
但另一边,香港正面对结构性危机,内地经济放缓,环球需求疲软,加上联系汇率让香港不得不跟随美国加息,这些都导致香港经济一潭死水。上半年GDP增速仅为2.2%,楼价由2022年中起至2023年7月计共下跌7%。瑞士银行(UBS)近期更发表研究报告预计明年楼价将再下跌10%。这对香港银行体系以及其连带的其他经济部门将带来极高风险,管控不好就会雪崩。
面对这种局面,作为“看山人”的李家超没有拘泥于政治正确,没有“等等看”,而是做了这个关键决策。这种敢于直面问题,按照市场客观规律“有加有减”调整政策的务实态度,符合执政者的操守。否则现在不救,可能错过时机就无药可救。
另一项稳经济政策是降低2021年刚刚上调过的股票印花税,也是因应市场形势及时转向的务实表现。
务实还体现在“抢人才”上。自上年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并取消优才配额限制后,李家超此次宣布将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扩大“高才通”大学名单,同时落实投资移民计划。此外,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已接触超过200间公司,其中30间正计划落户香港或在港扩充业务,涉及300亿元新投资,将提供约1万个就业机会。
另外,这种务实也体现在“今天的我敢于打倒昨天的我”。对世界所有政府来说,否定任何长期实行的政策都需要魄力。但李政府似乎不在乎这种非议。
例如沙岭殡葬城和“明日大屿”填海工程,在这次施政报告中一个被明确废除,改作创科用途,另一个则几乎被省略,只停留在研究阶段。二者都是上届政府力推,本届政府沿袭的项目,李家超都在听取社会建议后剎停。面子在香港的实际需要面前不算什么。
再例如生育补贴。长期以来,香港为避免向社会释放福利主义信号,只愿透过减税鼓励生育,因此成效不彰。解决出生率低的问题全靠吸引移民。然而此次推出的现金奖励和公营房屋优先权打了这种迷思一巴掌,直接跳出了自由资本主义与福利主义的争论,不谈主义,聚焦解决现实问题。
虽然两万元对在香港养儿育女只是杯水车薪,公营房屋优先也不能即刻入住,但此举明确了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方向。有了方向,未来民众就会对政府的执政理念有稳定预期,增强信心。
同样的思维还体现在取缔“劣质劏房”上。此政策务实的绕过了劏房非法与否、道德与否的复杂争议,直面问题关键:居住环境与安全性。制定了明确的行动路径:首先承认其存在合理性,再订立标准严格淘汰与禁止不达标的劏房,再辅以“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专责跟进。当然后续进展仍需社会持续监督,但至少比起嘴上坚决反对,脚下原地踏步的官僚主义强百倍。
市民也表达了对这种务实的认可。根据香港01在施政报告公布后向读者发出的调查问卷显示,“取缔‘劣质劏房’”成为了市民最满意的政策类别,受到27%的受访者支持。
诚然,一场政策发布会不能说明所有问题。香港经济正处于低谷,财政储备跌穿七千亿红线,股市楼市外事诸事不顺的当下,务实的思维是成功管治的重要一步,但也只是第一步。港府仍需更进取、更灵活、更具执行力、更大程度利用中西双方的资源为香港寻求发展机会。
中评社香港10月27日电/识港网【识港话事】27日发表文章“务实的港府:稳经济 抢人才 敢于打倒昨天的自己”,作者路易 ,以下为文章内容。
新一份施政报告出炉。这份年度政策计划涵盖了社会发展的大事小情,以至于特首李家超破纪录的用时三个半小时宣读。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份庞杂的报告,笔者愿意用“务实”二字概括。
务实首先体现在果断为楼市“减辣”稳住经济,包括缩短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将印花税税率减半,及对外来人才置业税实施“先免后征”。虽然不如一些市场分析家判断的“全面撤辣”那么大胆,至少在方向上表明特区政府不会放纵楼市沉降的立场,业界分析此三招可即时带动交投,稳住经济大盘。
实际上这并不是容易的决定。香港一直存在“有产者”与“无产者”各占一半的困境(房屋自有率常年在50%上下徘徊),如今楼价仍处高位,住房供应依旧不足,减辣会遭到很多“无产者”反对。尤其是印花税税率调整后,外来买家税率从30%降到15%,甚至持人才签证者直接免征,不免激起社会争议。
但另一边,香港正面对结构性危机,内地经济放缓,环球需求疲软,加上联系汇率让香港不得不跟随美国加息,这些都导致香港经济一潭死水。上半年GDP增速仅为2.2%,楼价由2022年中起至2023年7月计共下跌7%。瑞士银行(UBS)近期更发表研究报告预计明年楼价将再下跌10%。这对香港银行体系以及其连带的其他经济部门将带来极高风险,管控不好就会雪崩。
面对这种局面,作为“看山人”的李家超没有拘泥于政治正确,没有“等等看”,而是做了这个关键决策。这种敢于直面问题,按照市场客观规律“有加有减”调整政策的务实态度,符合执政者的操守。否则现在不救,可能错过时机就无药可救。
另一项稳经济政策是降低2021年刚刚上调过的股票印花税,也是因应市场形势及时转向的务实表现。
务实还体现在“抢人才”上。自上年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并取消优才配额限制后,李家超此次宣布将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扩大“高才通”大学名单,同时落实投资移民计划。此外,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已接触超过200间公司,其中30间正计划落户香港或在港扩充业务,涉及300亿元新投资,将提供约1万个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