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始终是香港坚强后盾

(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1月29日电/据大公报报道,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近日在线发表2022年新春致辞时指出,香港回归以来走过的非凡历程,足以让我们对“一国两制”充满历史自信;香港的未来充满希望,关键是要有坚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历史自觉;香港的机遇条件前所未有,但还要有乘势而上、稳中求进的历史主动。

  回顾香港回归以来的发展历程,无论金融海啸、黑暴肆虐抑或疫情蔓延,国家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每逢危急时刻必定出手助港渡过难关。如今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出台和选举制度的完善,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本港各界纷纷表示,各界应团结一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推动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公报记者 常彧璠、吴俊宏

  香港回归以来走过的非凡历程,足以让我们对“一国两制”充满历史自信。骆惠宁

  援建医院 派专家检测队襄助

  自2020年1月23日香港首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起,中央一直非常关心香港的疫情,并大力支持香港的抗疫工作,从生活物资到病毒疫苗,再到核酸检测和援建医院,中央给予的各项支持和帮助,为香港抗疫提供了最有力和安心的保障,更突显了“一国两制”的优势所在。

  确保供港食品供应正常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央始终关心香港同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央保障香港医疗物资和生产生活物资供应,除了1700万个口罩,内地省份确保果菜奶蛋粮油和活猪对港供应正常,驻港中资企业更全力保障香港生活物资供应,并主动推出金融支持和纾困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人渡过疫情和经济下行难关。

  2020年7月,突然爆发的第三波疫情令香港公共卫生系统压力倍增,负压病房接近爆满。在中央统筹部署和指挥下,国家卫健委又迅速组建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协助特区抗击疫情。8月2日起,中央政府派出超过570人的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14天检测超过178万香港市民。

  建设社区治疗设施,也是中央支持香港抗疫工作的三大专案之一。2020年10月9日,由中央政府支援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增建的社区治疗设施顺利完成。

  香港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表示,这将大大提升香港应对日后可能出现新一波疫情的能力,降低公立医院压力。

  中央屡出手助港渡经济危机

  自香港回归以来,中央一直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确保香港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1998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到刚回祖国怀抱的香港,引爆了香港多年积存的资产泡沫,港元也遭国际金融炒家的疯狂狙击。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坚决果断采取措施,动用1100多亿港元的外汇基金,最终击退国际炒家,令香港金融市场化险为夷。

  2003年,“沙士”突然降临香港,香港经济瞬间跌至谷底,人心惶惶。正是这危急时机,国家再次出手,宣布推出自由行政策,放宽内地旅客访港,本地的旅游、零售行业起死回生,为基层市民提供就业机会,香港经济出现“V”形反弹,再次得以化险为夷。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高度外向型的香港又一次造成重大冲击。中央先后推出包括金融合作、扶助港企等14项措施,支持香港克服金融危机。中央在短时间内接连出台的措施范围广、力度大,增强了香港各界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信心,堪称一场帮助香港解困的及时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指出,“一国两制”维护了香港繁荣稳定,回归后香港经济保持增长,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一国两制”更协助香港渡过了回归以来的种种政经风波。

  未来充满希望,关键是要有坚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历史自觉。

骆惠宁

  大湾区规划纲要推多项惠港政策

  2019年2月,中央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出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惠港青年八条措施”,去年7月又举行的首次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推动大湾区建设全面加速,亦为香港青年成长拓展空间、搭建平台,提供更多机会,创造有利条件。

  内地执业试为港律师添出路   去年9月16日,中央推出“惠港青年八条措施”,这些措施具体包括了“香港青年内地实习计划”“香港青少年内地交流计划”“‘千校万岗’香港青年专项行动”等方面内容,涉及求学、就业、创业、实习、竞赛、评优评奖、青年服务等项目。香港社会各界青年代表表示,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青年的亲切关怀和支持厚爱,将有力推动香港青年与内地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增强香港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身的发展信心。去年6月,司法部发布《关于举行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的公告》,宣布首次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将于7月31日举行,并在深圳和珠海以外增设香港考场,为香港律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香港青年会主席陈凯荣表示,骆主任提及“香港应发挥国家所长,对接国家所需”,亦正是我们广大香港市民应全力做好的事。回归即将踏入25周年,尽管世界变化急速,但香港的优势依然明显,对国家的贡献空间更广更大。

  “十四五”为港带来八大发展机遇

  香港的前途与祖国的发展一直密不可分,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出现“港澳专章”,为香港和澳门的发展方向指明道路,并提出要“支持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此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港澳的分量更重,中央明确目标“支持港澳提升经济竞争力”,继而要求“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加快两地市场互联互通”,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十四五”规划纲要更给香港带来八个方面的发展机遇,其中既包括四个“传统中心”的提升与建设,也包括四个“新兴中心”的发展。“十四五”规划一如既往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还首次加入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香港未来擘划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于2019年颁布,以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为目标,充分发挥三地综合优势,促成区内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央多次推出措施支持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涵盖就业、税务、购房、金融、创新科技、专业服务、青年发展等方方面面,全方位对准港人投入大湾区的需要。

(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1月29日电/据大公报报道,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近日在线发表2022年新春致辞时指出,香港回归以来走过的非凡历程,足以让我们对“一国两制”充满历史自信;香港的未来充满希望,关键是要有坚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历史自觉;香港的机遇条件前所未有,但还要有乘势而上、稳中求进的历史主动。

  回顾香港回归以来的发展历程,无论金融海啸、黑暴肆虐抑或疫情蔓延,国家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每逢危急时刻必定出手助港渡过难关。如今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出台和选举制度的完善,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本港各界纷纷表示,各界应团结一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推动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公报记者 常彧璠、吴俊宏

  香港回归以来走过的非凡历程,足以让我们对“一国两制”充满历史自信。骆惠宁

  援建医院 派专家检测队襄助

  自2020年1月23日香港首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起,中央一直非常关心香港的疫情,并大力支持香港的抗疫工作,从生活物资到病毒疫苗,再到核酸检测和援建医院,中央给予的各项支持和帮助,为香港抗疫提供了最有力和安心的保障,更突显了“一国两制”的优势所在。

  确保供港食品供应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