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鹤龄:侯友宜民调若无起色将面临弃保危机

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6月14日电(记者 方敬为)中国国民党2024参选人、新北市长侯友宜在部分民调垫底,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侯过去在重大议题上采取模棱两可态度,本来打算藉此蓝绿通吃,未料随着民进党赖清德、台湾民众党柯文哲论述清晰,支持者陆续归队,国民党反而失分,若侯友宜民调无法尽速振作,越接近投票日,弃保效应就越强。

  袁鹤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政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事务硕士、东吴大学政治系学士。现任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学EMBA兼任教授、中华台商研究学会理事长,曾任台中科技大学教授兼国际事务长等职。

  据《美丽岛电子报》5月29日公布2024主要选将民调结果,民进党主席赖清德35.8%、国民党新北市长侯友宜18.3%、民众党主席柯文哲25.9%。侯友宜屈居第三,引发讨论。侯友宜支持度已逼近2015国民党“换柱”时,当时大选参选人洪秀柱民调15%防线。

  分析侯友宜民调低迷的原因,袁鹤龄表示,侯友宜获得国民党征召提名的过程里面,一路走来给外界的态度就是不够果决和明确,在很多的立场上或是政策议题方面也没有讲得非常清楚。比如说对九二共识、核能的议题,当然核能论述后续有做了一些调整。但整体而言选民对侯是怀疑的,对一些重大政策的立场模棱两可,这是一大致命伤。

  袁鹤龄说,侯友宜原先可能想要面面俱到、蓝绿通吃,并且争取到中间选民支持,所以尽量采取模糊不清的政策论述。但是当赖清德、柯文哲的论述开始明确,且旗帜鲜明化之后,国民党的参选人却在政策上无法强调与其他两者的差异性,民众就很难做判定。

  袁鹤龄指出,赖清德敢讲表明立场,柯文者也敢表明立场,当赖、柯两个人的立场站稳之后,其实没有太多的空间让侯友宜去攻占其他市场。当民众有三个选择的时候,两个讲得很清楚,一个讲得模模糊糊,民众在选择上就会产生重大的改变。   此外,他提到,侯友宜除了面对外部对手的压力外,内部的团结也搞不定,与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先前在党内的激烈竞争,两人种下心结,也让党内无法团结,也就让那些原来支持国民党的人或者中间的选民,没办法有凝聚力,全心全意支持侯友宜。在内外交迫的情况下,侯友宜的民调直直落是正常且可预见的现象。

  袁鹤龄说,国民党作为台湾两大政党之一,党籍选将居然民调垫底,这是一个很重大的警讯,这些事情若不尽速处理,侯的无法振作,随着时间推移,弃保效应就越强,弃保危机若无法排除,侯友宜基本上就胜选无望了。当选民在投票的时候,一定选第二不会选第三,这对国民党来讲非常麻烦的事情。

  侯友宜如何能突破困境?袁鹤龄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侯友宜的民调短期之内要攀升不容易,需要有一些关键的事情、关键的决策出来,让民众可以感动。例如说,侯可以跟郭台铭共同手牵手造势;又或者韩国瑜愿意站出来,公开呼吁韩粉支持侯友宜,上演大团结形象,类似这种让支持者会感动的事情,才有可能提振侯的声势。

  否则,袁鹤龄说,在未来这段时间内恐怕不太大会改变侯友宜的民调表现,侯应该要想一个东西,如何可以逆向操作,让民众可以感动,让本来离你而去的那些人可以重新回到你的阵营。所以它需要一个外部因素的冲击,侯的团队有必要审慎思考这个问题。

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6月14日电(记者 方敬为)中国国民党2024参选人、新北市长侯友宜在部分民调垫底,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侯过去在重大议题上采取模棱两可态度,本来打算藉此蓝绿通吃,未料随着民进党赖清德、台湾民众党柯文哲论述清晰,支持者陆续归队,国民党反而失分,若侯友宜民调无法尽速振作,越接近投票日,弃保效应就越强。

  袁鹤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政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事务硕士、东吴大学政治系学士。现任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学EMBA兼任教授、中华台商研究学会理事长,曾任台中科技大学教授兼国际事务长等职。

  据《美丽岛电子报》5月29日公布2024主要选将民调结果,民进党主席赖清德35.8%、国民党新北市长侯友宜18.3%、民众党主席柯文哲25.9%。侯友宜屈居第三,引发讨论。侯友宜支持度已逼近2015国民党“换柱”时,当时大选参选人洪秀柱民调15%防线。

  分析侯友宜民调低迷的原因,袁鹤龄表示,侯友宜获得国民党征召提名的过程里面,一路走来给外界的态度就是不够果决和明确,在很多的立场上或是政策议题方面也没有讲得非常清楚。比如说对九二共识、核能的议题,当然核能论述后续有做了一些调整。但整体而言选民对侯是怀疑的,对一些重大政策的立场模棱两可,这是一大致命伤。

  袁鹤龄说,侯友宜原先可能想要面面俱到、蓝绿通吃,并且争取到中间选民支持,所以尽量采取模糊不清的政策论述。但是当赖清德、柯文哲的论述开始明确,且旗帜鲜明化之后,国民党的参选人却在政策上无法强调与其他两者的差异性,民众就很难做判定。

  袁鹤龄指出,赖清德敢讲表明立场,柯文者也敢表明立场,当赖、柯两个人的立场站稳之后,其实没有太多的空间让侯友宜去攻占其他市场。当民众有三个选择的时候,两个讲得很清楚,一个讲得模模糊糊,民众在选择上就会产生重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