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免疫鸿沟” 对“疫苗民族主义”说不
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疫苗是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的公共产品,实现公平合理分配,需要更多国家承担必要责任。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信守承诺,助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积极加入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明确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中国已经并正在无偿向69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同时响应联合国号召向维和人员捐赠疫苗。中国始终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以安全、有效、可及、可负担的疫苗守护生命、筑牢护盾、雪中送炭,为发展中国家带去希望,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
团结合作,要坚持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导向。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呼吁:“让我们团结起来,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国际抗疫正处于关键阶段,疫苗是攻坚克难的利器,疫苗的安全生产、持续供应及公平分配,对全球尽快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经济落后、能力不足,处于弱势,无力在国际市场上抢购足够的疫苗,而一些发达国家对疫苗的争夺和囤积居奇,使得抗疫能力较弱的国家雪上加霜,深陷疫情泥潭,许多生命正遭受疫病折磨。生命至上、全球一体,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各国应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守望相助,风雨同舟。
团结合作,走好多边主义的抗疫必由之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再也回不到从前。人们通过疫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世界各国唇齿相依、荣损相连。只要还有一个国家或地区有疫情,其他国家就仍然存在安全风险。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必须要共同商量,人类命运要共同掌握,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主席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指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抗疫亟须强化国际合作的关键时刻,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事务上寻求共同利益,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前提下,坚持多边合作,团结抗疫,推动疫苗得到公平分配,弥合“疫苗鸿沟”。要摒弃疫情政治化和“疫苗民族主义”,跳出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改变自私自利之举和人权双标,放弃霸权主义行径,树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擎起责任,为人类福祉作出应有的贡献。各国要加大对联合国和世卫组织的支持,充分发挥其领导和推进国际抗疫合作的核心作用,不断激发全球各国的合作行动,让团结、合作、正义、担当的精神汇聚成战胜全球疫情的磅礴力量。
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疫苗是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的公共产品,实现公平合理分配,需要更多国家承担必要责任。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信守承诺,助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积极加入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明确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中国已经并正在无偿向69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同时响应联合国号召向维和人员捐赠疫苗。中国始终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以安全、有效、可及、可负担的疫苗守护生命、筑牢护盾、雪中送炭,为发展中国家带去希望,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
团结合作,要坚持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导向。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呼吁:“让我们团结起来,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国际抗疫正处于关键阶段,疫苗是攻坚克难的利器,疫苗的安全生产、持续供应及公平分配,对全球尽快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经济落后、能力不足,处于弱势,无力在国际市场上抢购足够的疫苗,而一些发达国家对疫苗的争夺和囤积居奇,使得抗疫能力较弱的国家雪上加霜,深陷疫情泥潭,许多生命正遭受疫病折磨。生命至上、全球一体,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各国应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守望相助,风雨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