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戒急用忍”至今仍在延误台湾
专栏说,李登辉继任“总统”后才七个月、出任党主席后仅第二个月的1988年8月,即藉“雁行理论”指出,日本一直是亚洲经济的领队,今后台湾如果投资大陆、共同开发,将可一起取代日本。这在当时动员戡乱条款尚未结束、“资匪”疑虑仍然普遍的情况下,诚然是有远见的主张。而在此之前的一个月,一批国民党资深人士已在中央评议会议提案建议台湾以50至100亿美元投资大陆、合作发展。
当时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未及十年,功效尚仍有限,台湾则历经“经济起飞”,正是“钱淹脚目”。上述主张若能落实,不仅日后台湾的经济收益将极巨大,亦必有助于两岸的政治互动。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于1989年2月访台即表示,台湾经济对大陆尚有十年的相对优势,应该趁此与大陆加强沟通,以达成双方互利的安排。可惜台湾并无真正行动。
但是直到九十年代前期,李登辉的两岸经贸观点仍颇积极正面,多次强调“台湾的经济发展要以大陆为腹地”,“增进两岸经贸往来,发展互利互补关系”。直到1996年5月他出任首位民选“总统”后,观点转趋消极反面,开始相信国际上颇偏激的“中国崩溃论”。此种判断若属正确,那么台湾当然要与大陆保持距离,然而其后的事实证明,大陆经济不仅没有崩溃,还从1996年GDP仅占美国的9.28%、居全球第七位,升至2019年占美国的67.7%、是日本的2.83倍,且自2010年起就连续居全球第二位。
大陆于2006年之前没有一个省份的GDP超越台湾。2007年广东成为追上台湾的第一个省份,至2019年,已有八个省份超越台湾,其中广东是台湾的两倍半;江苏是台湾的两倍;福建GDP从四十年前仅为台湾的40分之一,也已赶上了台湾。因此,仅从经济角度来说,戒急用忍就使台湾丧失了强化两岸经济合作以壮大自己的许多机会,至今却仍有后继领导人还在刻意压制两岸经济合作,例如两岸的服务贸易协议、货品贸易谈判都因台湾执政者的立场而告虚悬;更不用说排斥两岸经贸互利若还藏着政治分裂的意图,就只会触发两岸双方的军事对决。这都严重不符台湾整体利益。
专栏说,李登辉继任“总统”后才七个月、出任党主席后仅第二个月的1988年8月,即藉“雁行理论”指出,日本一直是亚洲经济的领队,今后台湾如果投资大陆、共同开发,将可一起取代日本。这在当时动员戡乱条款尚未结束、“资匪”疑虑仍然普遍的情况下,诚然是有远见的主张。而在此之前的一个月,一批国民党资深人士已在中央评议会议提案建议台湾以50至100亿美元投资大陆、合作发展。
当时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未及十年,功效尚仍有限,台湾则历经“经济起飞”,正是“钱淹脚目”。上述主张若能落实,不仅日后台湾的经济收益将极巨大,亦必有助于两岸的政治互动。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于1989年2月访台即表示,台湾经济对大陆尚有十年的相对优势,应该趁此与大陆加强沟通,以达成双方互利的安排。可惜台湾并无真正行动。
但是直到九十年代前期,李登辉的两岸经贸观点仍颇积极正面,多次强调“台湾的经济发展要以大陆为腹地”,“增进两岸经贸往来,发展互利互补关系”。直到1996年5月他出任首位民选“总统”后,观点转趋消极反面,开始相信国际上颇偏激的“中国崩溃论”。此种判断若属正确,那么台湾当然要与大陆保持距离,然而其后的事实证明,大陆经济不仅没有崩溃,还从1996年GDP仅占美国的9.28%、居全球第七位,升至2019年占美国的67.7%、是日本的2.83倍,且自2010年起就连续居全球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