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国民党危难时刻 岂容袖手旁观
不只是侯友宜、卢秀燕,连彰化县县长王惠美也不愿出任国民党中常委,他们的理由都一样,就是“市政优先”。在2020年“总统”大选中,侯、卢等两位县市长,也是用类似的理由,婉拒出任“总统”候选人韩国瑜所属县市竞选总部主委。
当时,外界大都认为,侯友宜、卢秀燕等人恐对韩国瑜有意见,更不看好他的选情,顶多在特定的造势场合上亮亮相,却不愿承担所属县市的辅选重任。果然,韩国瑜在“总统”大选挫败,国民党也于“立委”选举失利,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
事后检讨,国民党内多归咎于韩国瑜个人表现不佳,选战打法有问题,党中央在提名不分区“立委”上更犯了大错。尽管有人提及有些党籍县市长并未尽力辅选,但对侯友宜、卢秀燕等人的责任,检讨报告则略而不谈,没有探究原委。
国民党败选后,党主席吴敦义请辞,必须办理补选,韩国瑜新败无意参选,侯友宜、卢秀燕等人仍以“忙于市政工作,无暇参与党务”为由,没有投入补选,最后由江启臣以世代交替,推动改革为号召胜出,入主国民党中央。
江启臣补选上党主席后,国民党内就浮现他能否服众,特别是如何领导、协调侯友宜、卢秀燕等县市长支持的声音。毕竟,江只干过“行政院”新闻局长、“立委”,未曾担任过县市长,跟这些地方诸侯相较,算是政治资历比较浅的领导人。
经征询后,高雄市长韩国瑜、新竹县长杨文科、云林县长张丽善、金门县长杨镇浯及澎湖县长赖峰伟等五位县市长担任指定中常委。外界认为,应纳入中常会的新北市市长侯友宜、台中市市长卢秀燕、彰化县县长王惠美则予婉拒。
然而,侯友宜、卢秀燕两位“直辖市”市长,不论是就选民人数或区域代表,都应加入中常会。尤其,以侯、卢两人在政坛的份量,成为指定中常委后,将可协助江启臣推动党务改革,重塑政党形象,更有助于国民党从谷底翻身而起。
侯友宜、卢秀燕如今婉拒出任指定中常委,日后若对国民党又无具体支持,所谓“市政优先”岂不成为“破坏团结”的藉口,导致党中央处于难以挥洒的境地,无法纠集全党之力与民进党周旋,国民党势必逐渐凋零,甚至奄奄一息。
历届选举结果显示,候选人的政绩固然重要,但所属政党表现不好,依然很难赢得胜选,民进党在2018年地方选举重挫,国民党于2020年“总统”、“立委”选举双败都是例证。国民党现在正值危难之际,侯、卢等人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不只是侯友宜、卢秀燕,连彰化县县长王惠美也不愿出任国民党中常委,他们的理由都一样,就是“市政优先”。在2020年“总统”大选中,侯、卢等两位县市长,也是用类似的理由,婉拒出任“总统”候选人韩国瑜所属县市竞选总部主委。
当时,外界大都认为,侯友宜、卢秀燕等人恐对韩国瑜有意见,更不看好他的选情,顶多在特定的造势场合上亮亮相,却不愿承担所属县市的辅选重任。果然,韩国瑜在“总统”大选挫败,国民党也于“立委”选举失利,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
事后检讨,国民党内多归咎于韩国瑜个人表现不佳,选战打法有问题,党中央在提名不分区“立委”上更犯了大错。尽管有人提及有些党籍县市长并未尽力辅选,但对侯友宜、卢秀燕等人的责任,检讨报告则略而不谈,没有探究原委。
国民党败选后,党主席吴敦义请辞,必须办理补选,韩国瑜新败无意参选,侯友宜、卢秀燕等人仍以“忙于市政工作,无暇参与党务”为由,没有投入补选,最后由江启臣以世代交替,推动改革为号召胜出,入主国民党中央。
江启臣补选上党主席后,国民党内就浮现他能否服众,特别是如何领导、协调侯友宜、卢秀燕等县市长支持的声音。毕竟,江只干过“行政院”新闻局长、“立委”,未曾担任过县市长,跟这些地方诸侯相较,算是政治资历比较浅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