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执政没有中心思想的“读稿机”
蔡英文对于政见会看稿辩称,因为身为“国家元首”,所有的发言都要正确,所以必须看稿以免发生错误。不过,这似乎是混淆正式演说与政见及辩论会的分际,也混淆了“总统”参选人与现任“总统”的分际。作为“总统”,在正式演说中当然需要看稿,以免出错,但是作为参选人,则要能清楚告诉选民未来的执政蓝图与愿景,频频看稿让观众的感觉,就是缺乏中心思想,否则怎会如此!
这也难怪蔡英文会被冠上读稿机的称号,即使在政见、辩论会场未架设读稿机,只看稿而不看观众,其实与看读稿机无甚差别。也正因为太倚赖事先预备好的稿子,所以就出现在这一场政见会,回答上一场政见会他人提出的问题或质疑的情况,以致拙于回应现场所提出的问题与质疑,只能顾左右而言它,未能即席回答。
因无法立即就现场的问题或质疑来回答,故在交叉诘辩上就显得不够深入,进而凸显蔡英文在政务熟悉度不足的弱点。当然这不是蔡英文首次如此,君不见在各种竞选造势场合,蔡英文都要准备读稿机,甚至有时还需要有人在旁提词才能清楚表达所要传递的讯息。这也就难怪外界对蔡英文总有冷冰冰的印象,毕竟看稿念很难让观众感动。
犹记2018年底县市长选举民进党大败后,民进党政府为了拉近与民众的距离,由蔡英文仿效美国总统在“总统府”内举行回廊谈话。既然是回廊谈话,应该是直接与媒体记者沟通,而不是请幕僚预备稿子照念。如此不但无法达到拉近与民众距离的目的,反而会产生反效果。果不其然,坊间就有评论指出,不一样的蔡英文不如维持原样,这不正代表转换沟通方式的效果有限?
不仅如此,蔡英文在四年前声称,只要民进党上台大陆对台政策就会向民进党政府靠拢。实际却是近四年的两岸关系发展停滞,说明大陆的对台政策并未向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靠拢。蔡英文日前在辩论会上再次强调,只要台湾内部团结,大陆的对台政策就会向台湾靠拢。姑且不论民进党动不动就对在野党扣红帽子,不易达成内部团结,仅就大陆对台政策而论,四年的失败经验还不够吗?
此外,蔡英文政府执政将近四年,都未提出用聚落带动发展、用交通连结世界、用行销撑新农业、用观光创造繁荣的“大南方大发展”计划,并且声称每年至少要将二兆台币的投资吸引到浊水溪以南,新增的海内外投资也会优先引导到南部。这犹如2018年底县市长选举前,承诺要让高雄捷运延伸到林园,选完后就无声无息,如今提出即兴式的“大南方大发展”发展计划,结果如何应可预期。
当然民进党政府近期提出即兴式发展计划不仅于此,“行政院”同意高铁南延到屏东六块厝,“交通部”略过可行性评估宣布高铁东延到宜兰,该两路线的自偿率都甚低,实在看不出如此建设对台湾整体的发展有何助益!恒春机场、故宫南院沦为蚊子馆的殷鉴不远,民进党政府难道不该记取教训,岂可完全无视于台湾应有整体的“国土规划”!
由此可知,若没有中心思想,不论是在政见发表会、辩论会,或在选举造势,各种谈话场合,都只能倚赖读稿机,甚至自己变成读稿机。试问台湾还需要再让读稿机带领四年吗?
蔡英文对于政见会看稿辩称,因为身为“国家元首”,所有的发言都要正确,所以必须看稿以免发生错误。不过,这似乎是混淆正式演说与政见及辩论会的分际,也混淆了“总统”参选人与现任“总统”的分际。作为“总统”,在正式演说中当然需要看稿,以免出错,但是作为参选人,则要能清楚告诉选民未来的执政蓝图与愿景,频频看稿让观众的感觉,就是缺乏中心思想,否则怎会如此!
这也难怪蔡英文会被冠上读稿机的称号,即使在政见、辩论会场未架设读稿机,只看稿而不看观众,其实与看读稿机无甚差别。也正因为太倚赖事先预备好的稿子,所以就出现在这一场政见会,回答上一场政见会他人提出的问题或质疑的情况,以致拙于回应现场所提出的问题与质疑,只能顾左右而言它,未能即席回答。
因无法立即就现场的问题或质疑来回答,故在交叉诘辩上就显得不够深入,进而凸显蔡英文在政务熟悉度不足的弱点。当然这不是蔡英文首次如此,君不见在各种竞选造势场合,蔡英文都要准备读稿机,甚至有时还需要有人在旁提词才能清楚表达所要传递的讯息。这也就难怪外界对蔡英文总有冷冰冰的印象,毕竟看稿念很难让观众感动。
犹记2018年底县市长选举民进党大败后,民进党政府为了拉近与民众的距离,由蔡英文仿效美国总统在“总统府”内举行回廊谈话。既然是回廊谈话,应该是直接与媒体记者沟通,而不是请幕僚预备稿子照念。如此不但无法达到拉近与民众距离的目的,反而会产生反效果。果不其然,坊间就有评论指出,不一样的蔡英文不如维持原样,这不正代表转换沟通方式的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