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如何因应“台湾与中国的竞争”?
民进党虽推动“文化“台独”或“暗独”政策,但并未明白推动“法理“台独”的“明独”政策,所以也不承认是走“台独”路线。相对国民党而言,虽然认同以“一个中国”为核心精神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但却仍遭致“独台”或“华独”的质疑,理由即在于国民党仍然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方针。
事实上,马英九执政时期在两岸政策上的“不统”,原意是指在他担任“总统”的任内,不会和大陆进行统一谈判,并不表示国民党不追求两岸统一。只不过,“不统”政策在过去已被认为是“拒统”,国民党对之确实也未见有所澄清。因此,民进党已看出与国民党在“总统”大选对决时,国民党并无太坚实的立场攻击他们走向“台独”,而将台湾带入两岸兵戎相见的险境,故也无须打出“统独牌”。
然而,民进党设定“总统”大选的主战场为“台湾与中国的竞争”,意味了民进党是台湾民主自由的捍卫者,国民党则是支持“中国”的“中共同路人”和“中共代理人”。毕竟,国民党认同以“一个中国”为核心精神的“九二共识”,而且当“九二共识”被蔡英文扭曲成等于“一国两制”时,国民党也仅以“各自表述”下要捍卫“中华民国”来回应,但却没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的事实和“统一”间的关系有所论述。
在中国历代封建皇朝的时代,国家属于“一家一姓”的帝王所拥有,而人民只是帝国之内的“蚁民”、“草民”或“贱民”,“国”和“民”没有连缀成“国民”一词的可能,因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换言之,将“国”和“民”连缀成词,象征推翻了三千多年来的中国封建帝国,而“国民党”的理念就在于追求国家为国民所拥有。
民进党所以设定“台湾与中国的竞争”为“总统”大选的决战,是因为国民党也将“中国”视为包袱的现实。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中国国民党从未在追求国家是“中国国民”所共有的立场上退缩,“中国”未必会成为民进党攻击的“弱点”。
民进党虽推动“文化“台独”或“暗独”政策,但并未明白推动“法理“台独”的“明独”政策,所以也不承认是走“台独”路线。相对国民党而言,虽然认同以“一个中国”为核心精神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但却仍遭致“独台”或“华独”的质疑,理由即在于国民党仍然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方针。
事实上,马英九执政时期在两岸政策上的“不统”,原意是指在他担任“总统”的任内,不会和大陆进行统一谈判,并不表示国民党不追求两岸统一。只不过,“不统”政策在过去已被认为是“拒统”,国民党对之确实也未见有所澄清。因此,民进党已看出与国民党在“总统”大选对决时,国民党并无太坚实的立场攻击他们走向“台独”,而将台湾带入两岸兵戎相见的险境,故也无须打出“统独牌”。
然而,民进党设定“总统”大选的主战场为“台湾与中国的竞争”,意味了民进党是台湾民主自由的捍卫者,国民党则是支持“中国”的“中共同路人”和“中共代理人”。毕竟,国民党认同以“一个中国”为核心精神的“九二共识”,而且当“九二共识”被蔡英文扭曲成等于“一国两制”时,国民党也仅以“各自表述”下要捍卫“中华民国”来回应,但却没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的事实和“统一”间的关系有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