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化减“惧中”和“反中”的氛围
目前民进党当局的施政作为,一切以即将来到的“立委”和“总统”大选为考量,并以制造中共已积极着手“侵台”或“并吞”台湾的恐惧感,作为选战的最高战略。而最近民进党当局推动完成的刑法“外患罪”、“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增定签署协议的超高门槛限制、修正《国家机密保护法》提高相关罪责,以及甫修正通过的“国安法”,均是在此战略下的作为。
民进党对这些法律中有关的规定,除了加重刑罚程度外,刑法外患罪也明定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地区也属台湾潜在的“敌人”。简单说,这些法律修正的目的,是要告诉台湾的民众,现在台湾存在一批可能“通敌”的人。
当然,中共正是民进党所指的“敌人”,因为存有“并吞”台湾的野心,这也可能使台湾丧失了原有的自由和民主。也因此,民进党已在相当程度上,成功地塑造出与中共亲近的人,都可能是潜在的“通敌叛国”者的认知。而其所以修改法律来加重相关违法情事的刑责,也正是为了强化这种刻板印象。
时评指出,事实上,“国安法”修正后条文,高度具有违宪的疑义,但却未必能引起台湾民众的注意;因为他们宣称修法旨意是为了处罚“共谍”,从而也得到了正当性的基础。现行“国安法”5-1条规定有违反该条所定情事时,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得并科100万元以下罚金。而新修正的规定,则将刑度改为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得并科1亿元以下罚金。
比较刑法内乱罪的规定,须以强暴或胁迫方式着手实行破坏“国体”、窃据“国土”、颠覆政府时,才构成犯罪,且刑责同为7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无得并科罚金的规定。刑法内乱罪的犯行较严重,但刑罚程度却低于“国安法”的新规定,该新规定的严厉程度还高于动员戡乱时期的“国安法”,此即存在违宪疑义之处。
面对民进党此一大战略部署,两岸关系也正遭遇新的冲击,反“台独”一方若稍有情势误判,即可能反而造成独派的正当性增强。有鉴于此,两岸凡是反对“台独”者,首先应着力于如何化减“惧中”和“反中”的氛围,或许是现阶段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目前民进党当局的施政作为,一切以即将来到的“立委”和“总统”大选为考量,并以制造中共已积极着手“侵台”或“并吞”台湾的恐惧感,作为选战的最高战略。而最近民进党当局推动完成的刑法“外患罪”、“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增定签署协议的超高门槛限制、修正《国家机密保护法》提高相关罪责,以及甫修正通过的“国安法”,均是在此战略下的作为。
民进党对这些法律中有关的规定,除了加重刑罚程度外,刑法外患罪也明定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地区也属台湾潜在的“敌人”。简单说,这些法律修正的目的,是要告诉台湾的民众,现在台湾存在一批可能“通敌”的人。
当然,中共正是民进党所指的“敌人”,因为存有“并吞”台湾的野心,这也可能使台湾丧失了原有的自由和民主。也因此,民进党已在相当程度上,成功地塑造出与中共亲近的人,都可能是潜在的“通敌叛国”者的认知。而其所以修改法律来加重相关违法情事的刑责,也正是为了强化这种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