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污名九二共识 只会让两岸僵局更恶化
首先,从历史事实来看,1992年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涵意”,达成“双方同意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同意见,根据这个基础,两岸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辜汪会谈”(当时的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签署四项协议。倘若1992年两岸没有前述共同意见,怎么可能有1993年的“辜汪会谈”!
1999年,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涵意,双方同意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同意见,被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命名为“九二共识”,并获得各界的广泛使用。当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在后来被学者命名,这在历史上是司空见惯之事,不能因为1992年没有“九二共识”这四个字,就否定“九二共识”存在的历史事实!
2008年5月20日中国国民党执政后,两岸海基、海协两会在函电往来上明确表示,双方基于“九二共识”的互信基础,恢复制度化协商,曾经举行过11次会谈,签署23项协议。从中国国民党执政8年的历史事实证明,两岸基于“九二共识”,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务实协商,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局面,“九二共识”不但确实存在且成效卓著。
其次,从“九二共识”的实际功能来看,目前中国大陆坚持“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同属中国的一部份,中国的主权与领土无法分割”;而台湾则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与增修条文的定位,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名称为“中华民国”。
在两岸相关法律都主张“一个中国”原则,但对其涵意与定位尚有不同意见下,于是就有“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识出现。大陆强调“一个中国”原则下的“九二共识”,台湾则坚持“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这其中最大的公约数就是“九二共识”。
然而,自从民进党2016年5月20日再度执政后,由于坚决不承认“九二共识”,被大陆认为是走向“台独”,严重破坏双方互信与协商基础,使得两岸沟通管道中断,包括海基、海协两会的协商交流、陆委会与国台办的“两岸事务首长会议”与电话热线停止等。
更让中国大陆在意的是,民进党主张“台独党纲”、“台湾前途决议文”与“正常国家决议文”,其目的就是要将国号由“中华民国”更改为“台湾共和国”,走“台湾独立”路线,这对中国大陆而言,是涉及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重大议题,触及中国大陆的红线,两岸关系根本没有转圜的空间。
文章说,台湾不论是那一党执政,都应该以人民福祉为依归,并依法推动各项政策。当前执政的民进党,应该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与增修条文来定位两岸关系,也就是在法理上主张“一个中国”原则,名称为“中华民国”,而“中华民国”自1949年分治迄今,目前分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未来是要追求国家统一的,依法绝不主张“台湾独立”。
总而言之,“九二共识”是当前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也符合当前台湾的相关法律规范,不但确实存在且成效卓著,是两岸互信与和平根基。民进党若持续拒绝“九二共识”,蔡英文还不准其他政党提,则两岸关系只会愈来愈僵,甚至走向冲突危局。
首先,从历史事实来看,1992年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涵意”,达成“双方同意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同意见,根据这个基础,两岸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辜汪会谈”(当时的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签署四项协议。倘若1992年两岸没有前述共同意见,怎么可能有1993年的“辜汪会谈”!
1999年,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涵意,双方同意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同意见,被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命名为“九二共识”,并获得各界的广泛使用。当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在后来被学者命名,这在历史上是司空见惯之事,不能因为1992年没有“九二共识”这四个字,就否定“九二共识”存在的历史事实!
2008年5月20日中国国民党执政后,两岸海基、海协两会在函电往来上明确表示,双方基于“九二共识”的互信基础,恢复制度化协商,曾经举行过11次会谈,签署23项协议。从中国国民党执政8年的历史事实证明,两岸基于“九二共识”,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务实协商,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局面,“九二共识”不但确实存在且成效卓著。
其次,从“九二共识”的实际功能来看,目前中国大陆坚持“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同属中国的一部份,中国的主权与领土无法分割”;而台湾则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与增修条文的定位,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名称为“中华民国”。
在两岸相关法律都主张“一个中国”原则,但对其涵意与定位尚有不同意见下,于是就有“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识出现。大陆强调“一个中国”原则下的“九二共识”,台湾则坚持“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这其中最大的公约数就是“九二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