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文章:西方深陷“俄罗斯恐惧症”
如果被西方媒体的炒作迷惑,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俄罗斯军队即将“占领”乌克兰,并在基辅市中心插上白蓝红三条旗。今天我们可以讨论的是“俄罗斯恐惧症”,即认为克里姆林宫是对西方的“严重威胁”。这种极端情况已经变成了毫无根据的猜测、谎言和诽谤。
莫斯科已将强大的军事力量集中在邻近乌克兰的边界地区,但与此同时,莫斯科不厌其烦地通过总统普京本人、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其他重要外交官之口强调无意“入侵”乌克兰。换句话说,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在边境部署有其他目的。鉴于北约在俄罗斯“家门口”的持续扩张,这样的军事部署是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也是对乌克兰的威慑工具。当莫斯科与华盛顿、北约和欧盟就俄罗斯安全保证问题的谈判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俄罗斯寻求缓解与西方盟国的政治军事紧张局势时,更是如此。
现实与西方媒体的喧嚣大不相同,对事实的冷静审视证实了这一点。在北约的掩护下,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除了军事扩张(包括军事侵略)之外什么也没做。这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及其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向戈尔巴乔夫许下的北约不会向俄罗斯边境方向扩张的口头承诺恰恰相反。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也曾向俄罗斯做出类似保证。事实证明,北约不仅没有停止朝这个方向扩张,还在2004年将与俄罗斯接壤的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吸纳为成员国。
苏联解体后,前欧洲社会主义阵营的所有国家、除塞尔维亚外的前南斯拉夫国家以及三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违背承诺加入北约。除此之外,还有前苏联地区的“颜色革命”和动荡。其中,在美国的武装和支持下,格鲁吉亚于2008年发动反俄挑衅,对抗莫斯科在南奥塞梯的维和部队,引发克里姆林宫强烈反应。此外,针对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政变也是目前俄美异常紧张关系的极其严重的前奏。在政变和所谓的“亲欧盟示威”期间,美国国务院官员和已故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煽动了基辅的骚乱。
鉴于我们正在目睹的西方反俄——以及反华——行径的升级,我毫不怀疑地认为,用“新冷战”来形容西方的心态和行为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