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5月双向车流达疫情前130%

立法会(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6月8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7日在立法会表示,港珠澳大桥五月的平均双向车流量达5300多架次,约是疫情前平均水平的130%。

  林世雄当日在立法会会议就何敬康议员动议的“发挥港珠澳大桥最大效益,促进粤港澳联动发展”议案的发言。林世雄介绍,自今年二月内地与香港恢复全面正常通关,粤港澳三地的跨境交通已恢复往来,港珠澳大桥(大桥)车流量亦有显着回升,五月的平均双向车流量达5300多架次,约是疫情前平均水平的130%,最高达每天8500架次,创单日车流量新高。特区政府一直以“用好、管好大桥”为原则,致力推行及落实新通行措施,增加可使用大桥的粤港及港澳车辆常规配额,以进一步提升大桥人流及车流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推动区内的发展和经济融合。

  林世雄表示,特区政府亦十分支持透过大桥促进货运物流发展。“我与香港物流发展局的多位成员,包括来自香港物流、航运和空运业界的代表,于今年三月拜访珠海,透过瞭解珠海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和粤港澳物流园等项目的最新进展和规划,进一步利用大桥开拓与珠海和粤西其他地方于物流方面的发展机遇,加强大湾区的货物和相关数据互联互通,以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现代货运物流服务,支持大湾区的高质量经济发展。”

  另外,林世雄介绍,为便利旅客以自驾方式到访香港,香港机场管理局正在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发展两个自动化停车场,分阶段提供共6000个泊位,供来自广东及澳门、经大桥来港的非营运私家车自驾旅客使用。往香港机场乘坐国际航班的旅客,于人工岛的“转机停车场”泊车后无需入境香港,即可经海天中转大楼直接前往闸口登机。其他访港旅客,则可于人工岛的“访港停车场”泊车后,经香港口岸旅检大楼办理过关手续进入香港。这是另一项推动大湾区互联互通的举措,并将进一步增加大桥的交通流量。

  往返香港口岸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务方面,现时乘客可以选择27条专营巴士路线以及一条专线小巴路线来往大桥香港口岸及全港各区,方便市民及旅客利用公共交通服务前往香港口岸再转乘大桥穿梭巴士(金巴),前往珠海或澳门。自今年二月全面通关以来,运输署与相关专营巴士及专线小巴路线营办商一直密切留意乘客需求的变化,并因应跨境客流逐步增加而持续加强服务,以满足乘客需要。

  林世雄表示,在“港车北上”方面,特区政府衷心感谢中央及广东省政府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港车北上”已于本年六月一日开始接受合资格的香港私家车申请,并将于七月一日开始让已获批的香港私家车经大桥往来香港与广东省,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驾方式到广东省作短期商务、探亲或旅游,进一步善用大桥和促进大湾区的融合。预计约450000辆合资格的香港私家车可受惠。

  为确保“港车北上”有序落实,粤港政府同意在计划推出初期就接受申请数目设置上限,并以电脑抽签方式分配。开放申请后首星期每个工作天接受200个申请,由第二星期,即六月八日起提升至每个工作天接受300个申请。“我们正密切留意‘港车北上’的申请情况,并会与广东省相关单位检视两地政府的处理申请能力,适时提升每日接受申请数目。”

  林世雄说,我们认同港人在内地自驾游安全至上的重要性。为了增强“港车北上”驾驶者在内地驾驶的信心,运输署已在“港车北上”指定网站的常见问题中,为有兴趣参与“港车北上”的驾驶者提供关于内地驾驶的注意事项,以及提醒他们预早到内地免试换领内地驾驶执照和熟习内地驾驶守则及情况,包括:驾驶人士于内地驾驶须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在出发前应准备好使用大桥往来粤港两地的相关资讯,例如准备适用于内地的地图、拟定行车路线、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以协助驾驶。此外,运输署亦请申请人及指定司机提交申请前可先阅读广东省政府公布的管理办法以瞭解内地有关“港车北上”的执行细节,包括申请资格、可逗留广东的时间、保险要求、车辆查验的程序手续等,例如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列出了各项有关获批准的车辆及驾驶人触犯了相关法例的情况,除依据内地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外,还可能限制或不予受理其“港车北上”新的申请。我们现时会继续加强跨境驾驶的宣传及教育工作。

  对于有议员关心“粤车南下”的进展,林世雄表示,局方正探讨整体的实际方案应如何处理,“我们当然很欢迎内地访客来港,亦认为在大湾区共同建设的概念里,应该尽量推动人流方便和畅顺。但在车辆方面,香港面积始终有限制,道路也有限制,如何令这件事获得预期效果,我们正在研究。”

立法会(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6月8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7日在立法会表示,港珠澳大桥五月的平均双向车流量达5300多架次,约是疫情前平均水平的130%。

  林世雄当日在立法会会议就何敬康议员动议的“发挥港珠澳大桥最大效益,促进粤港澳联动发展”议案的发言。林世雄介绍,自今年二月内地与香港恢复全面正常通关,粤港澳三地的跨境交通已恢复往来,港珠澳大桥(大桥)车流量亦有显着回升,五月的平均双向车流量达5300多架次,约是疫情前平均水平的130%,最高达每天8500架次,创单日车流量新高。特区政府一直以“用好、管好大桥”为原则,致力推行及落实新通行措施,增加可使用大桥的粤港及港澳车辆常规配额,以进一步提升大桥人流及车流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推动区内的发展和经济融合。

  林世雄表示,特区政府亦十分支持透过大桥促进货运物流发展。“我与香港物流发展局的多位成员,包括来自香港物流、航运和空运业界的代表,于今年三月拜访珠海,透过瞭解珠海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和粤港澳物流园等项目的最新进展和规划,进一步利用大桥开拓与珠海和粤西其他地方于物流方面的发展机遇,加强大湾区的货物和相关数据互联互通,以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现代货运物流服务,支持大湾区的高质量经济发展。”

  另外,林世雄介绍,为便利旅客以自驾方式到访香港,香港机场管理局正在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发展两个自动化停车场,分阶段提供共6000个泊位,供来自广东及澳门、经大桥来港的非营运私家车自驾旅客使用。往香港机场乘坐国际航班的旅客,于人工岛的“转机停车场”泊车后无需入境香港,即可经海天中转大楼直接前往闸口登机。其他访港旅客,则可于人工岛的“访港停车场”泊车后,经香港口岸旅检大楼办理过关手续进入香港。这是另一项推动大湾区互联互通的举措,并将进一步增加大桥的交通流量。

  往返香港口岸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务方面,现时乘客可以选择27条专营巴士路线以及一条专线小巴路线来往大桥香港口岸及全港各区,方便市民及旅客利用公共交通服务前往香港口岸再转乘大桥穿梭巴士(金巴),前往珠海或澳门。自今年二月全面通关以来,运输署与相关专营巴士及专线小巴路线营办商一直密切留意乘客需求的变化,并因应跨境客流逐步增加而持续加强服务,以满足乘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