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会:忧科技业赴美掏空台湾 反应过度

台湾美国商会会长施立成。(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6月7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1日在华盛顿签署,台湾美国商会执行长张韶韵(Amy Chang)7日表示,商会支持台美洽签双边贸易协定(BTA)、自由贸易协定(FTA),且越快越好,商会希望能帮忙、有意义的参与。但进度如何,还需要台美政府之间讨论。美国商会也提到,部分人士担心科技业赴美投资可能被“掏空”,但这实为反应过度。

  至于两岸关系近年越趋紧张,地缘政治风险会否让美商投资台湾怯步?台湾美国商会会长施立成(VincentShih)7日表示,88%商会成员都表达未来3年考虑在台增加投资。商会执行长张韶韵也说,台湾美国商会的会员持续在成长,虽国际公司会考量地缘政治风险,但台湾对许多企业仍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目前美商在台仍稳定成长、稳定投资。

  不过,张韶韵也说,我们乐见台湾与中国有更好、更透明的沟通。

  《2023台湾白皮书》提出五点建议给拜登政府:包括一、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的协商过程顺利,可作为全面双边贸易协议的跳板。二、推动美台避免双重课税的协商。三、安排美国政府高层官员定期访台。四、持续推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五、确保台湾学人法案尽速实施。

  台湾美国商会7日上午在台北晶华酒店举办《2023台湾白皮书》发布记者会,台湾美国商会会长施立成、执行长张韶韵等人出席。

  张韶韵会后接受访问时表示,台美商会会员希望能有意义的参与,让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能够落实。至于台美FTA、BTA希望洽签能越快越好,这会让台湾更好地呈现于全球。台美要洽签FTA、BTA,要看台美政府之间的讨论,就一个商业团体的角度而言,我们非常乐见,希望能帮忙、有意义的参与。

  《2023台湾白皮书》指出,台湾在这几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半导体断炊受到空前关注。台海紧张使台湾成为全球媒体焦点,但镁光灯能持续多久,无从得知。如今面临全球经济利空纷陈与两岸关系存在变数的环境,台湾应该充分掌握曝光机会,全面提升“国”力,不应墨守“一切照常”的思维。

  《2023台湾白皮书》提出五点建议给拜登政府:

  一、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的协商过程顺利,可作为全面双边贸易协议的跳板。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采取双边框架,进展速度得以远快于印太经济架构,台湾美国商会吁请台美政府加速协商,依最高标准达成协议,进而商议全面的双边贸易协定,进一步巩固美台经济关系。考量到美台之间的紧密贸易关系(2022年达1360亿美元),自由贸易协定其实早就应该签订。台湾美国商会亦主张,台湾的经济持续繁荣是维持“国家”安定的关键要件。

  二、推动美台避免双重课税的协商。美国与台湾探讨签订“避免双重课税协定”逾10年,直到最近才展现实质进展。美国参议院在四月提交授权协商相关协定的法案,受两党高度支持。“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亦证实,拜登政府肯定与台湾签订租税协定的潜在价值。

  过去,美台租税协定因政治障碍,让双方在税务协定的进展上停滞不前,主要关卡在于美方。如今美国态度转变,无疑是因台积电、环球晶圆、联发科等台湾企业承诺赴美建厂后,美国政府愈来愈希望吸引台湾投资。签订税务协定,除了有再次确认美台关系坚强的象征意义外,也在实际层面带来实质影响,能协助在台湾营运的美国公司减轻其营运收入、股利、及权利金可能遭双重课税的压力,可以消除台湾大型企业到美国进行更多投资计划的阻碍,提升投资美国的吸引力。

  台湾方面,政府对租税协定的支持无庸置疑,相关协定可望有益台湾对外投资。主要的争议在于舆论,因为部分人士担心科技业赴美投资可能被“掏空”,但这实为反应过度。

  三、安排美国政府高层官员定期访台。去年8月时任众议院院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中国认定是极具挑衅之举,但许多美国“内阁”部长多年来都曾访问台湾,而北京政府对此透过声明表达不满,另外还有若干众议员及州长也都会定期访问台湾。最近一次“内阁”层级访客是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部长亚历克斯‧阿萨尔(Alex Azar)在2021年1月来访。把这种官员访问行程变成跟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的例行公事,就无政治敏感性。

  而且访台行程在进一步加深合作与政策调整方面,扮演极为务实的角色。就美国与台湾而言,在高层官员访问期间,双方可以就能源、医疗保健、交通、环保等许多议题进行讨论并带来实质进展。

台湾美国商会执行长张韶韵。(中评社 郑羿菲摄)

  四、持续推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北京政府反对,台湾无法加入许多国际组织,这种情况经常会对台湾人民的健康与安全造成潜在严重后果。台湾美国商会感谢美国政府的努力,支持台湾加入不需要以国家地位作为入会条件的组织。台湾在无法成为正式成员的情况下,希望能取得观察员身分,以求至少保障基本资讯取得权。

  台湾在面对新冠疫情的敏捷应对,以及为美国及其他国家捐赠大量口罩及其他防护设备,确实展现出其捍卫国际卫生的承诺。然而台湾被排除在世界卫生大会之外,无法获得世界卫生大会所提供的跨国合作机会。同样地,无法参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会为飞航安全带来潜在风险;无法加入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削弱了打击犯罪活动的努力付出。美国需要加倍努力导正这种局面。

  五、确保台湾学人法案尽速实施。经过许多组织(包括台湾美国商会)多年来努力奔走后,拜登政府终于在去年底签署了台湾学人法案,让台湾美国商会感到相当欣慰。这项计划类似美国与日本之间的曼斯菲尔德奖学金(Mansfield Fellowship)计划,该计划透过让获选的美国联邦政府人员能学习日文并在日本政府机构工作一年的时间,在过去数十年来助长美日关系。

  学人计划所带来的政府机构与个人关系的人脉连结,强化彼此相互理解及双方政府在广泛政策议题的合作能力。呼吁美国与台湾政府尽速推出台湾学人计划,不要再拖延,以便让首批政府人员可以尽早抵台。

台湾美国商会会长施立成与执行长张韶韵,接受媒体采访。(中评社 郑羿菲摄)

台湾美国商会7日在台北晶华酒店举办《2023台湾白皮书》发布记者会,会长施立成(右)与执行长张韶韵(左)提出说明。(中评社 郑羿菲摄)。(中评社 郑羿菲摄)

台湾美国商会7日在台北晶华酒店举办《2023台湾白皮书》发布记者会。(中评社 郑羿菲摄)

《2023台湾白皮书》向美国拜登政府提出五点建议 。(截自2023台湾白皮书)

台湾美国商会会长施立成。(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6月7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1日在华盛顿签署,台湾美国商会执行长张韶韵(Amy Chang)7日表示,商会支持台美洽签双边贸易协定(BTA)、自由贸易协定(FTA),且越快越好,商会希望能帮忙、有意义的参与。但进度如何,还需要台美政府之间讨论。美国商会也提到,部分人士担心科技业赴美投资可能被“掏空”,但这实为反应过度。

  至于两岸关系近年越趋紧张,地缘政治风险会否让美商投资台湾怯步?台湾美国商会会长施立成(VincentShih)7日表示,88%商会成员都表达未来3年考虑在台增加投资。商会执行长张韶韵也说,台湾美国商会的会员持续在成长,虽国际公司会考量地缘政治风险,但台湾对许多企业仍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目前美商在台仍稳定成长、稳定投资。

  不过,张韶韵也说,我们乐见台湾与中国有更好、更透明的沟通。

  《2023台湾白皮书》提出五点建议给拜登政府:包括一、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的协商过程顺利,可作为全面双边贸易协议的跳板。二、推动美台避免双重课税的协商。三、安排美国政府高层官员定期访台。四、持续推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五、确保台湾学人法案尽速实施。

  台湾美国商会7日上午在台北晶华酒店举办《2023台湾白皮书》发布记者会,台湾美国商会会长施立成、执行长张韶韵等人出席。

  张韶韵会后接受访问时表示,台美商会会员希望能有意义的参与,让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能够落实。至于台美FTA、BTA希望洽签能越快越好,这会让台湾更好地呈现于全球。台美要洽签FTA、BTA,要看台美政府之间的讨论,就一个商业团体的角度而言,我们非常乐见,希望能帮忙、有意义的参与。

  《2023台湾白皮书》指出,台湾在这几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半导体断炊受到空前关注。台海紧张使台湾成为全球媒体焦点,但镁光灯能持续多久,无从得知。如今面临全球经济利空纷陈与两岸关系存在变数的环境,台湾应该充分掌握曝光机会,全面提升“国”力,不应墨守“一切照常”的思维。

  《2023台湾白皮书》提出五点建议给拜登政府:

  一、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的协商过程顺利,可作为全面双边贸易协议的跳板。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采取双边框架,进展速度得以远快于印太经济架构,台湾美国商会吁请台美政府加速协商,依最高标准达成协议,进而商议全面的双边贸易协定,进一步巩固美台经济关系。考量到美台之间的紧密贸易关系(2022年达1360亿美元),自由贸易协定其实早就应该签订。台湾美国商会亦主张,台湾的经济持续繁荣是维持“国家”安定的关键要件。

  二、推动美台避免双重课税的协商。美国与台湾探讨签订“避免双重课税协定”逾10年,直到最近才展现实质进展。美国参议院在四月提交授权协商相关协定的法案,受两党高度支持。“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亦证实,拜登政府肯定与台湾签订租税协定的潜在价值。

  过去,美台租税协定因政治障碍,让双方在税务协定的进展上停滞不前,主要关卡在于美方。如今美国态度转变,无疑是因台积电、环球晶圆、联发科等台湾企业承诺赴美建厂后,美国政府愈来愈希望吸引台湾投资。签订税务协定,除了有再次确认美台关系坚强的象征意义外,也在实际层面带来实质影响,能协助在台湾营运的美国公司减轻其营运收入、股利、及权利金可能遭双重课税的压力,可以消除台湾大型企业到美国进行更多投资计划的阻碍,提升投资美国的吸引力。

  台湾方面,政府对租税协定的支持无庸置疑,相关协定可望有益台湾对外投资。主要的争议在于舆论,因为部分人士担心科技业赴美投资可能被“掏空”,但这实为反应过度。

  三、安排美国政府高层官员定期访台。去年8月时任众议院院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中国认定是极具挑衅之举,但许多美国“内阁”部长多年来都曾访问台湾,而北京政府对此透过声明表达不满,另外还有若干众议员及州长也都会定期访问台湾。最近一次“内阁”层级访客是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部长亚历克斯‧阿萨尔(Alex Azar)在2021年1月来访。把这种官员访问行程变成跟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的例行公事,就无政治敏感性。

  而且访台行程在进一步加深合作与政策调整方面,扮演极为务实的角色。就美国与台湾而言,在高层官员访问期间,双方可以就能源、医疗保健、交通、环保等许多议题进行讨论并带来实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