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大罢免造成撕裂和对立 社会焦虑

  中评社快评/台湾社会今日迎来一场人为政治风暴——针对24席国民党籍“立委”与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与反罢免投票。这场由绿营发起、主导的罢免行动,在投票前夕已使台湾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立与撕裂。社会仇恨言论蔓延,焦虑情绪弥漫,无论结果如何,其巨大的社会代价已然付出。

  这场罢免的本质,早已超越了监督个别民意代表的初衷,异化为赤裸裸的党同伐异。国民党“立法院长”韩国瑜痛斥其为“彻彻底底的政治大屠杀”。民进党以“亲中卖台”的抽象指控作为罢免理由,却无法具体说明这些“立委”在监督政府、反映民意、审查预算等本职上的重大过失,正当性备受质疑。

  更深层的忧虑在于。这场罢免可能引发的制度性危机与两岸风险。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警告,若罢免成功,绿营掌控“立法院”多数,极可能推动所谓“赖17条”修法,严重冲击两岸交流基础。这不仅将摧毁两岸间本就脆弱的互信,更可能使台海局势滑向不可预测的险境,甚至让美国也难以有效约束赖清德当局的激进倾向。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场罢免运动所煽动和放大的“仇恨政治”模式。凯道前夜“吃屎哥”撒冥纸的行为,正是社会戾气上升的缩影。连胜文将罢免方比作“半兽人”,虽言辞激烈,却折射出对立双方已陷入难以调和的敌意。若“不喜即罢”成为政治常态,台湾“民主”赖以生存的理性对话、包容异见的基础将荡然无存,陷入“仇恨动员”的恶性循环。

  今日的投票,无论结果如何,弥合这道被政治操作强行撕裂的社会伤口,是台湾的一道政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