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青年论坛:曹润来论香港机遇与前景
中评社香港11月10日电(中评社报导组)第十四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于8月14日上午举行,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中评社工程技术部主任曹润来在论坛上发表观点表示,虽然目前香港形势面临一些挑战,但是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进入爱国者治港的时代,香港政府摆脱了过去的很多牵制,可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巩固国际化优势,相信香港一定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期间,曹润来也结合其长期在港工作生活的经历与观察,分享了三点对于香港整体形势的思考。
此次论坛由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共同主办,主题为“研判香港新形势探寻香港兴动能”,论坛由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助理、研究员林艳主持。参加此次论坛的中评智库青年研究员有: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研究部主任束沐,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中评社工程技术部主任曹润来,中评社研究部副主任、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陈倩羚,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付佳琪。
曹润来表示,作为在港工作生活、爱国爱港的中评智库青年研究员,他对香港整体形势有以下三点思考:
二是香港经济面临挑战但更有重大机遇。曹润来指出,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为香港进一步的经济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形势也复杂多变,经济放缓、整体形势严峻。香港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给香港带来了重大机遇。
首先,曹润来认为,香港作为历史悠久的国际金融中心,背靠内地广大市场,而且拥有与西方接轨的税制和法律体系,享有高度自治和法治,有着高度开放和自由的市场经济,具备绝佳的营商环境,是外资进入内地、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特区政府也牢牢把握”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大局所带来的机遇,积极为国家充当对外的“桥头堡”。这些战略为香港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合作空间,为香港青年创造了新的就业和发展空间。香港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可以借助国家的各项发展战略,加强与内地和其他国家、地区的互联互通交流合作,如主动对接内地各项需求,提升各方面服务能力,成为内地出海的首选地。
再者,香港可以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曹润来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确立香港为八个重点领域的发展中心,新一届特区政府在首份施政报告中也积极布局,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中特别加入了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习总书记、夏宝龙主任来港时也都特别视察了科学园相关创科企业,体现了国家对香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支持和决心。近年来香港的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发展迅速,为香港提供了更多的增长点和动力源,也为香港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和创新平台。香港可以发挥自身在教育、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推动科技创新的研发和应用,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和实力,大疆科技等就是十分成功的例子。同时,香港也可以借助科技创新,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提升自身的效率和质量,让更多的青年人才可以在香港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是香港人才政策有突破。曹润来表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新一届特区政府的首份施政报告中一大亮点就是人才政策。此次人才吸引政策有很大的突破,具体有五个特点:一是战略上更全面地和国家整体规战略划对接,为“十四五规划”中香港的八大中心的定位进行服务;二是更注重成体系,成立了人才服务窗口,政务司进行统筹;三是行业更为聚焦,尤其是重视创新科技行业;四是所吸引的人才背景更多元,也重视内地人才;五是措施更接地气,比如将来港人才纳入消费券发放范围、推出买房退税、电子签证等措施。
中评社香港11月10日电(中评社报导组)第十四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于8月14日上午举行,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中评社工程技术部主任曹润来在论坛上发表观点表示,虽然目前香港形势面临一些挑战,但是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进入爱国者治港的时代,香港政府摆脱了过去的很多牵制,可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巩固国际化优势,相信香港一定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期间,曹润来也结合其长期在港工作生活的经历与观察,分享了三点对于香港整体形势的思考。
此次论坛由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共同主办,主题为“研判香港新形势探寻香港兴动能”,论坛由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助理、研究员林艳主持。参加此次论坛的中评智库青年研究员有: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研究部主任束沐,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中评社工程技术部主任曹润来,中评社研究部副主任、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陈倩羚,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付佳琪。
曹润来表示,作为在港工作生活、爱国爱港的中评智库青年研究员,他对香港整体形势有以下三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