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永平:两岸通过融合发展创造新的经济成就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巫永平(中评社 李子宁摄)

  中评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李子宁)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巫永平10月20日在由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与香港两岸智库联谊会共同主办的“思想者论坛”上表示,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两岸政治经济关系、大陆自身都出现变化的情况下,两岸一定能在变局中找到新的合作方式,共同发展,共同壮大。

  两岸密切的经济关系壮大了各自的经济

  巫永平表示,1949年后,两岸在分离状态下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发展,都取得了进展。其中,台湾在1960年加入全球分工,大陆在20年后也对外开放,加入全球分工。加入全球分工给两岸经济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改变了经济结构,进入高速增长期。

  他指出,大陆成为台湾企业不断发展的新舞台,台湾企业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大陆经济的壮大而壮大。两岸密切的贸易关系更是成为台湾外贸盈余的主要来源。台湾从大陆获得的贸易盈余,不仅抵消了台湾与其他贸易体的赤字,也为台湾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每个台湾老百姓都从中受益。

论坛现场(中评社 李子宁摄)

  同时,巫永平认为,台湾企业在获益的同时,也为为大陆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扩大全球联系,培养了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并带来人才溢出效应。他分析,过去三十几年两岸的经济合作能够成功是因为三个条件的存在,这三个条件是:全球分工体系、市场经济、大陆的环境。

  两岸经济关系面临新变化、新挑战也蕴含机会

  巫永平表示,两岸经济关系面临贸易额下降,台湾在大陆投资额下降,台资企业外移等新问题和新挑战,已有关系模式面临转型。导致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全球分工体系变化,二是大陆的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三是两岸政治关系中断。

  在这种形势下,两岸经济关系是否还能继续得到发展?巫永平认为,两岸经济关系不仅要继续持续,还应该发展得更好。他表示,在迅速变化的新形势下,支撑两岸经贸关系三个基础中的市场经济这个基础没有变,将会继续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发挥作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大陆的综合条件这两个基础发生了变化,全球分工体系发生的大变化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机会,大陆综合条件在很多方面变得更加有利两岸经济合作。   新形势下创造两岸经贸关系新形态

  巫永平分析,首先,全球分工体系的变化对所有企业都是一个挑战,包括两岸企业在内的全球所有企业都在顺应这个变化,寻找应变之道。这种变化将会产生一个新的全球分工体系。两岸企业会在应变过程中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找到新的合作方式与合作途径。两岸新的合作方式将会成为新的全球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表示,其次,大陆的环境更加有利于两岸的经贸合作。他认为,大陆的综合环境包括两部分,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中央政府促进和深化融合发展的决心和努力。大陆庞大的市场规模是世界各国企业都要争夺的市场,对台湾企业更不例外。无论统一前还是统一后,大陆市场都是台湾企业的腹地。

  两岸一家人 大陆会为台企提供更多照顾和优惠

  巫永平表示,大陆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将会创造更多机会。两岸经济领域的融合发展是在市场经济和“两岸一家人”两个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意味着互惠互利,“两岸一家人”又会在很多方面超越市场经济原则,在市场经济之外给与台湾企业更多的照顾和优惠,提供市场经济原则所不具有的条件。这就意味着台湾企业可以参与国家各种发展规划。他认为,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巫永平说,在两岸一家人原则下,在国家深化和创新、建设更加开放的“一带一路”格局的过程中,台湾企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其中。台湾企业可参与大陆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多边贸易协议,如RCEP等。台资企业顺应大陆的变化,在变化中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论坛由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维一和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郭伟峰主持。与会者包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港澳所副所长李环,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李义虎,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巫永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振广,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政党政治研究所所长、教授陈星,中美交流基金会政策顾问、《思考香港》执行总编辑李剑诸,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所长、香港亚太研究中心秘书长李风,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香江智汇副主席、香港新闻联副主席郭一鸣,香港《超讯》总编辑纪硕鸣,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董事长林菁菁,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束沐。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台湾事务部副部长肖洪、二级巡视员魏敬东和一级调研员潘世杰以及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全体教师、研究人员出席论坛。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巫永平(中评社 李子宁摄)

  中评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李子宁)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巫永平10月20日在由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与香港两岸智库联谊会共同主办的“思想者论坛”上表示,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两岸政治经济关系、大陆自身都出现变化的情况下,两岸一定能在变局中找到新的合作方式,共同发展,共同壮大。

  两岸密切的经济关系壮大了各自的经济

  巫永平表示,1949年后,两岸在分离状态下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发展,都取得了进展。其中,台湾在1960年加入全球分工,大陆在20年后也对外开放,加入全球分工。加入全球分工给两岸经济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改变了经济结构,进入高速增长期。

  他指出,大陆成为台湾企业不断发展的新舞台,台湾企业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大陆经济的壮大而壮大。两岸密切的贸易关系更是成为台湾外贸盈余的主要来源。台湾从大陆获得的贸易盈余,不仅抵消了台湾与其他贸易体的赤字,也为台湾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每个台湾老百姓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