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青年论坛:束沐论激发香港“兴”的动能
中评社香港11月7日电(中评社报导组)第十四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于8月14日上午举行,中评社编委兼研究部主任束沐就如何更充分激发香港“兴”的动能、推动香港“由治及兴”更加稳健发展,提出四点思考和体会。他认为,激发“兴”的动能,首先要夯实维护国安法治体系这个“治”的基础,重点要巩固爱国者治港指导下香港民主政治与治理体系这个“治”的框架,关键要打通维护和促进国际化这个“兴”的脉络,根本要发掘人才这个“兴”的资源。
此次论坛由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共同主办,主题为“研判香港新形势 探寻香港兴动能”。参加此次论坛的中评智库青年研究员有: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编委、研究部主任束沐,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中评社编委、工程技术部主任曹润来,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付佳琪,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中评社研究部副主任陈倩羚。
第一,激发“兴”的动能,首先要夯实“治”的基础。束沐表示,激发“兴”的动能,首先是要保证来之不易的“治”的局面,让香港引以为傲的法治不动摇、不褪色。他认为,这个“治”的基础,可以统称为“维护国安法治体系”:绝不单指一部《香港国安法》,而是以国安法为统领,包括香港国安委、政府国安执法机制、国安司法机制、国安律政机制、国安教育机制、中央政府驻港国安公署、全国人大涉港国安决定及法律解释、现有本地国安案件判例等,以及未来将进入立法议程的《基本法》23条国安本地法律体系等。
第三,激发“兴”的动能,关键要打通“兴”的脉络。束沐表示,兴,必然意味着畅通与活络,而新时代的香港之兴,必须要紧紧抓住维护和促进国际化的主题。尤其在我国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美西方遏制围堵战略升级的背景下,香港更要将保持开放、自由、独特的国际中心城市地位,作为一项重要使命,这不仅是香港“兴”的关键,也是国家“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建议,要以申请加入RCEP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和创造加入CPTPP的条件。香港政府应“抓大放小”,引导国际合作大方向、把住国家安全大原则,让人流、金流、物流、数据流在这里充分流动,创造源源不断的商机。
束沐最后表示,激发香港“兴”的动能,固然要完善体制机制、调动各方资源、做好推广宣介,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香港既有优势有信心、对香港的前途有信心、对国家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前景有信心。他认为,香港不缺钱、不缺地、不缺人才、不缺智慧,只要鼓足信心、克服困难,相信香港一定可以大有可为,风光无限!
中评社香港11月7日电(中评社报导组)第十四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于8月14日上午举行,中评社编委兼研究部主任束沐就如何更充分激发香港“兴”的动能、推动香港“由治及兴”更加稳健发展,提出四点思考和体会。他认为,激发“兴”的动能,首先要夯实维护国安法治体系这个“治”的基础,重点要巩固爱国者治港指导下香港民主政治与治理体系这个“治”的框架,关键要打通维护和促进国际化这个“兴”的脉络,根本要发掘人才这个“兴”的资源。
此次论坛由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共同主办,主题为“研判香港新形势 探寻香港兴动能”。参加此次论坛的中评智库青年研究员有: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编委、研究部主任束沐,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中评社编委、工程技术部主任曹润来,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付佳琪,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中评社研究部副主任陈倩羚。
第一,激发“兴”的动能,首先要夯实“治”的基础。束沐表示,激发“兴”的动能,首先是要保证来之不易的“治”的局面,让香港引以为傲的法治不动摇、不褪色。他认为,这个“治”的基础,可以统称为“维护国安法治体系”:绝不单指一部《香港国安法》,而是以国安法为统领,包括香港国安委、政府国安执法机制、国安司法机制、国安律政机制、国安教育机制、中央政府驻港国安公署、全国人大涉港国安决定及法律解释、现有本地国安案件判例等,以及未来将进入立法议程的《基本法》23条国安本地法律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