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月刊:民进党的执政迷思与困境

  中评社香港7月20日电/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周国军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发表专文《迈向“长期执政”?——民进党的执政迷思与困境》。作者认为,台湾地区的政治在2024年选举结束之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台湾地区内外部局势来看,民进党连续第三次赢得岛内领导人选举,引发了岛内外对其未来是否会长期执政的猜想。在过去几次的选举中,民进党对自身势力的整合、对舆论和选举议题的操纵都强于其主要竞争对手国民党;近十多年,台湾社会与选民结构的变迁以及国民党的衰落,也有利于民进党;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民进党还得到以美国为主的外部势力支持。这些因素的叠加,不仅使民进党连续三届执政,还激发其追求未来长期执政的野心。然而,岛内政治和台海局势极为复杂,民进党谋求长期执政的企图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首先,岛内竞争性的政党体制、权力分立的政府体制以及选举政治的不确定性将是民进党继续执政的制度性约束;其次,岛内所谓“民主社会”的政治文化、蓝绿对抗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衰退的压力正在动摇民进党“绿色威权”统治的民意基础;最后,在岛外因素方面,大陆反“独”促统的系统举措、中美管控竞争中的美国“疑赖论”以及“特朗普2.0”时期的美国对台政策调整也让民进党未来的执政前景一片黯淡。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完全统一的历史确定性面前,如果民进党不改变“台独”立场,必然会被历史大势所抛弃。文章内容如下:

  引言

  2024年1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立法委员”的“二合一”选举落下帷幕,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以“少数票”①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进党“侥幸”得以继续执政。对于台湾地区而言,这是自2016年以来,民进党连续第三届执政,也是台湾民主化转型以来,民进党第五届执政。然而,2024年民进党继续当政打破了2000年以来两党轮流执政的所谓“规律”。尽管民进党连续赢得三届(2016年、2020年、2024年)地区领导人选举尚不足以判断台湾民主的走向,但是在两岸关系持续紧张而岛内力量格局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赖清德2024年的胜选仍然引发了岛内外对民进党是否会长期垄断政权的联想和担忧。然而,从当前民进党的执政环境看,其要迈向长期执政这一目标,不但受到岛内政治体制、社会经济环境等内生性因素的束缚;在岛外也面临两岸关系、国际局势等外部因素复杂变化的牵制,民进党未必会因此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