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波答中评:报告中对香港治理提出新期待
中评社香港3月12日电(记者 段晓鲁)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海波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就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予以解读。叶海波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表明中央始终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力支援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贯立场,继续强调“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爱国者治港”等核心原则,彰显了中央对维护“一国两制”方针、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的决心和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信心,同时根据国内外情况,对香港治理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期待。
叶海波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涉港澳部分既坚持了中央的一贯立场,又为香港在“由治及兴”阶段如何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的荣耀提出了新期许和方向。具体而言,在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及完成《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后,香港迈入“由乱及治”“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和关键时期。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表明中央始终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力支援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贯立场。
叶海波亦表示,依据“一国两制”方针和国家宪法,中国在港澳设立特别行政区,既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又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既是中央对香港一贯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香港在新阶段有所作为的可行方向和路径。回溯历史,1949年,毛泽东主席就香港的回归问题提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思想,今天,中央强调“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香港自身优势和特点就是“国际化”。
叶海波说,作为普通法适用地区,香港联通世界,也为普通法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是发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的一贯立场在新时期的体现和具体要求。此次报告强调“深化国际合作”,是中央在宪法框架下对香港国际化功能的主动赋能,期望香港能以其所长,继续做好“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人”角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是顺应全球发展大势所趋的一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做强外循环的关键一招。为此,针对香港的特点特色,《基本法》第13条明确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特区依照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这一宪制安排,体现中央对香港高度自治的尊重,也为其国际化角色赋予明确的法律依据。香港在未来要一步强化国际化都市的地位,充分利用好《基本法》提供的法律制度优势和自身国际交流合作充分的客观优势,做好“国际交流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