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民:赖清德推“两国论”法理化可能失控

前陆委会副主委赵建民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2月3日电(记者 张嘉文)台“内政部”以“国籍法”制约陆配参政,并停止“大陆人民等同‘我国国民’”之解释。前陆委会副主委、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赵建民向中评社表示,赖政府正在重新改写两岸的交流秩序,主要目的就是要将“两国论”法理化。过去蔡英文只敢提出“两国”互不隶属,但不敢往前走太多,因为她知道这当中的敏感性,但显然赖清德是想向前走一步,让“两国论”能法理化。

  赵建民认为,针对两岸事务或各种议题的处理,还是要回归“宪法”,因为这是两岸关系的稳定基础,如果赖政府面对两岸问题,连“宪法”也要抽掉,那两岸关系就会完全失控,等于没有锚了。这样未来的两岸关系就随处漂移,不知道飘向哪里去了?

  前南投县议员史雪燕为大陆配偶,台“内政部”去年12月以其“未依‘国籍法’放弃其他国籍”为由,解除其议员职务。同时“内政部”也称全台有5位陆配里长,均将依“国籍法”检视其公职资格。“内政部”更宣告,“行政院”2023年5月24日函文已指出,中国大陆人民与“中华民国国民”明显有别,按“宪法”、“国籍法”等规定,过去认为大陆人民已具有等同“我国国民”之解释,自即日起停止适用或不再援用。

  赵建民对此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宪法”增修条文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都规定得很清楚,在统一以前,中国有台湾地区或称为自由地区跟大陆地区,这都明白规定,假如赖政府要求陆配参政要适用“国籍法”,那就不需要两岸条例了是吗?如果陆配要用“国籍法”来处理身份问题,当初不会订立两岸人民条例,比照外配即可,但显然并非如此。

  赵建民说,为什么有两岸条例,恰恰因为两岸不是国际事务才订定两岸条例。如果现在根据两岸条例,陆配有“国籍的问题”,那真是乱了套,一般人不瞭解“宪法”就罢了,可是政府应该依“宪法”来行事。所以接下来赖政府如此果执意这么做,会不会再声请大法官“释宪”?而大法官有无可能针对赖政府的政治意识形态,来做出判决?

  赵建民强调,整个两岸交流秩序已经濒临失控了,当初李登辉奠定的两岸交流的次序,就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上,也才有增修条文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然后才开始两岸的交流。但现在赖政府的处理方式,会让两岸交流秩序不存在,重新改写两岸交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