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C论坛:杜兰论特朗普强势回归的影响
中评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杜兰不久前参加由中评智库基金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主办的第四届“双C论坛:特朗普回归白宫与中美关系未来四年展望”并进行了发言。她表示,特朗普强势回归,更加自信地追求自己的目标,首先任命那些坚定支持特朗普主义的人,其次才是政策的执行者。未来几年可能会见证特朗普主义的强化。特朗普在确定优先事项上将表现出更强的决断力和更少的约束,同时仍旧保持其不可预测性。以下是发言全文:
一、总体判断:
一是特朗普强势回归,更加自信地追求自己的目标,首先任命那些坚定支持特朗普主义的人,其次才是政策的执行者。未来几年可能会见证特朗普主义的强化。特朗普在确定优先事项上将表现出更强的决断力和更少的约束,同时仍旧保持其不可预测性。二是重心在国内,政治上改革深层国家,公务员改革,经济上减税,通过加关税来抵消,文化上回归新教传统,反对移民。三是国际事务上战略收缩,将继续走向保守化、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美国优先”理念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实用主义和“交易性”色彩将更加突出,强调外交政策应该基于现实需要,与资源相匹配。同时,特朗普团队的孤立主义外壳下包裹着霸权主义思想,强调在外交中维护美经济利益、国家安全和全球领导地位,优先议程是俄乌冲突和中东。
二、印太战略上,短期内可能不会有太多变化,不是优先方向,按照政策惯性会延续一段时间,但长期看会是战略重点,遏制中国的需要,出台印太战略2.0,更加聚焦对华战略竞争。
拜登政府任内排除俄乌和中东的干扰,保持了对印太地区的关注和投入,主要依靠盟伴,注重长期性布局、系统化推进、精细化操作和机制化建设,表现出较强执行力,主要进展:一是亚太双边同盟得到冷战后前所未有的拉紧,美日、美韩、美菲等多组双边同盟强化升级;二是小多边盟伴合作纵深推进,美日印澳(Quad)、美英澳(奥库斯)、美日韩、美日菲、美日澳等机制化架构圈层嵌套,;三是军事安全布局深度调整,一体化威慑阵线前压;四是推进产业技术对华围堵,促推亚太产供链“去中国化”,一手推动“印太经济框架”“芯片四边联盟”等“小院高墙”,诱压地区国家对我局部精准“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