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智库论坛:刘澜昌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3月18日电(记者 束沐)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在“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趋势评估”论坛上表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是新时代中共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组成部分,根据今年岛内领导人选举过程及之后的形势新变化,如何有效的发挥岛内人民群众的作用,扭转岛内不利趋势,坚定不移打击“台独”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需要实事求是地再思考。

  刘澜昌首先分析了这次台湾领导人选举的新的特点:第一,美国对台湾的影响力不是小了而是更加严密控制;第二,岛内青年对大陆对台的各种措施包括软硬措施总体上无感的不少;第三,大陆对台予以优惠等方面的经济力并未能有效转化为政治力,这点在投票上反应尤为明显。

  他表示,实现和平统一,无疑必须集合两岸人民的强大意志,而在台湾一方,岛内人民必须是基础,也必然是推动和平谈判的主体。只有绝大多数岛内人民的凝聚意愿,两岸和平谈判才有机会展开并可获得最后的成果。事实上,台湾政治已完全进入“选举政治”时期,人民群众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选票”。对台工作,也必然对此不可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体现于此。目前,民进党连续三届执政且有可能长期执政,如何切实改进对岛内民意工作的有效性,化独为统,扭转不利形势,迫在眉睫。

与会学者合影,从左至右: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郭伟峰,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所长李风,中美交流基金会政策顾问李剑诸,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部主任束沐,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研究员杨明勋。(中评社图片)

  刘澜昌认为,“赖萧配”得票558万,得票率为40.05%,与台湾六成人要下架民进党的民调,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吻合。不过,对这一结果判断,结论其实不是民进党赢了,而是美国赢了。美国的干预成功了,基本上整个大位之战的戏码,都是按照美国的剧本走。

  他指出,大选开打,美方就不讳言,尽管绿蓝白三个候选人都表示亲美,都要到美国“面试”,但是白宫的第一选择还是民进党,因为国民党还是与北京走得比绿白都要近,存在美国不能控制的可能变数;相反,赖清德和柯文哲则都是美国可控的。尤其是,美国在和中国大博弈中,“以台制华”还是最有效而成本最低的一张战略牌。故此,美国的布局还是要让民进党继续执政。他认为,已经执政八年的民进党已经累积相当的民怨,拜登政府要达到目的,必然要破坏和分化在野力量。

  刘澜昌表示,选前马英九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说,在两岸关系问题上,要相信中国领导人,要相信大陆方面是真心实意希望和平统一的。马英九的话一点都没有错,但是侯友宜及国民党团队一见到民进党抹黑炒作就腿软了,跟着民进党“拿香拜”,跟着民进党的调子走,还是凸显当下的国民党只不过是民进党的B队。他反问,B队怎么能够战胜A队呢?   刘澜昌指出,表面上,“朱家军”也表示还坚持“九二共识”,而实际上在选举造势中,他们都尽量避开这个话题。侯友宜热心去美国“面试”,但是不敢到大陆行,朱立伦也不敢。在选后,朱立伦还“裁撤”黄复兴党部,凸显其“亲美远中”路线。所以,国民党这次得到的四百多万票,还不能视作为积极支持统一的力量。此外,柯文哲拿到的369万票,基本上都是青年票。问题是,这股不满现状的新生力量,经过民进党长年的“洗脑” ,极少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他们也都是“绿底”了。

  他认为,真实分析当下的台湾思潮,不能不认为分裂的力量在增长,而支持统一的力量在消减。绿色加白色,共有九百多万选票,“朱家军”也走向民进党B队。如何扭转这种政治生态的走向,不能不是要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需要严肃面对的严峻形势。

  刘澜昌指出,“软的”经济优惠,“硬的”军事威慑,这是多年来大陆对台工作的两手策略。如何提高软硬两手的实效,是未来促统的重要课题。固然,民进党当局控制舆论,但是,大陆方面也要看到软硬两手的矛盾性和对冲性,需要有更好的做法和解说能力。   他表示,客观看岛内形势,不可能幻想美国等外部势力不干涉台湾内政,也不可能寄希望于岛内政权轮换更替来实现和平解放台湾,也不能寄希望于岛内民众包括青年人自然地转变思想,岛内其实没有“天然独”,也不可能有“天然统”。落实“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不能自然而然等待岛内人民觉悟,而必须运用各种“合力”有针对性有实效地做引导转变工作。

  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与中评智库基金会于3月8日在香港举办论坛,主题是“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趋势评估”,与会者结合全国两会传递出来的涉台政策意涵,围绕台湾大选结果对台海形势影响、金厦海域“2·14”事件、新形势下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大陆“全国两会”涉台政治信息等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对5·20后两岸关系走向提出研判与建议。论坛由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所长李风主持,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郭伟峰、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中美交流基金会政策顾问李剑诸,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研究部主任束沐,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研究员杨明勋参加论坛并发言。

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3月18日电(记者 束沐)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在“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趋势评估”论坛上表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是新时代中共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组成部分,根据今年岛内领导人选举过程及之后的形势新变化,如何有效的发挥岛内人民群众的作用,扭转岛内不利趋势,坚定不移打击“台独”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需要实事求是地再思考。

  刘澜昌首先分析了这次台湾领导人选举的新的特点:第一,美国对台湾的影响力不是小了而是更加严密控制;第二,岛内青年对大陆对台的各种措施包括软硬措施总体上无感的不少;第三,大陆对台予以优惠等方面的经济力并未能有效转化为政治力,这点在投票上反应尤为明显。

  他表示,实现和平统一,无疑必须集合两岸人民的强大意志,而在台湾一方,岛内人民必须是基础,也必然是推动和平谈判的主体。只有绝大多数岛内人民的凝聚意愿,两岸和平谈判才有机会展开并可获得最后的成果。事实上,台湾政治已完全进入“选举政治”时期,人民群众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选票”。对台工作,也必然对此不可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体现于此。目前,民进党连续三届执政且有可能长期执政,如何切实改进对岛内民意工作的有效性,化独为统,扭转不利形势,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