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昌:中美适度降温有助拜登面对选举
中评社台北5月22日电(记者 郑羿菲)中美外交高层近期频繁互动,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系副教授张福昌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美自2月气球事件拉高紧张关系以来已经太热了,目前中美共识是寻求新一阶段的缓和关系、启动战略对话。一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需要拨出精力应对竞选连任,二来中国也要发展经济,降低中美紧张关系是共同利益。
张福昌说,虽然中美关系缓和是目前的主基调,但拜登在G7的对中、对台发言必须维持一定的强度,才能扮演“领导西方国家”的角色,这不至于会再度让中美关系敲响警钟,拜登只是在过去讲过的话里再拿出来继续讲,除非拜登突然说要卖给台湾F-35、核潜艇、更进阶的防空飞弹、长程飞弹,这才会引起中国反弹,使得中美关系恶化。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与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在5月10日至11日于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2人在2天内会谈约10小时。此前,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5月8日与美国驻中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会晤,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于5月11日也应约与伯恩斯会晤。紧接着,中国驻美大使馆5月8日宣布,王文涛将访问美国,并与美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和美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会面。
张福昌为德国科隆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客座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国土安全研究协会”副秘书长、淡江大学欧洲联盟研究中心执行长,现为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系副教授、欧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专长包括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欧盟政治制度、国际安全议题。
张福昌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2022年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拜登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双边会谈,这是一次中美关系的缓和机会,但因为2023年2月的气球事件,让中美关系又不得不拉升紧张关系。随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取消访问北京,后续发现是错误的决策,因此才会在2月18日慕尼黑安全会议场边与王毅会晤。
张福昌说,但这场会晤对中美关系来说并不足够,因此王毅与沙利文才需要接连2天在维也纳会议会谈约10小时,这代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已经太热了,中美都认为应该要降温,是新一阶段的中美关系缓和、尝试对话。这样的战略层级对话是中美共识,有必要增加双方的互信。对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误判产生的可能冲突,对内则是双方都需要解套,为中美国内的问题与发展争取空间。
张福昌指出,美国部分,接下来就要进入大选期间,拜登面临着选举压力,若继续维持与中国对峙的强度,恐怕得花很多精力来应对外交上的对中政策,而拜登现在已经宣布要竞选连任,体力、精力都需要调整分配去商讨竞选策略,中美适度的降温将有助拜登更专注地去面对选举。
张福昌认为,从2018年至今的中美对抗,中国已经发现中美对抗并非单纯只是中国对美国一对一抗衡,现在已扩大到中国对美国、日本、韩国、澳洲、纽西兰,甚至是菲律宾,这些第一岛链盟友已经在拜登执政这几年间,成功地串联起来扩大合作,包括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扩大核潜舰研发、菲律宾新增4座基地供美军使用,这些中国都看在眼里。特别是中国想要赶紧发展疫后经济复苏工作,因此需要把围堵阵容降温。
北约将要在日本设立“亚洲联络办事处”,会否与中美寻求新一阶段缓和关系有矛盾?
张福昌表示,北约在日本设立亚洲联络办事处,只是一个政治性质的机构,联络办公室是放在全球伙伴机制底下,强度并不是要在亚洲设立军事组织,达成像是小北约那样来对抗中国,只是日本、北约都有围堵俄罗斯、中国的共同想法,因此在日本设立亚洲联络办事处。他不认为会让中美冲突加温,若是北约要派驻飞机、军舰,就不会只叫做“亚洲联络办事处”。
中评社台北5月22日电(记者 郑羿菲)中美外交高层近期频繁互动,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系副教授张福昌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美自2月气球事件拉高紧张关系以来已经太热了,目前中美共识是寻求新一阶段的缓和关系、启动战略对话。一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需要拨出精力应对竞选连任,二来中国也要发展经济,降低中美紧张关系是共同利益。
张福昌说,虽然中美关系缓和是目前的主基调,但拜登在G7的对中、对台发言必须维持一定的强度,才能扮演“领导西方国家”的角色,这不至于会再度让中美关系敲响警钟,拜登只是在过去讲过的话里再拿出来继续讲,除非拜登突然说要卖给台湾F-35、核潜艇、更进阶的防空飞弹、长程飞弹,这才会引起中国反弹,使得中美关系恶化。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与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在5月10日至11日于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2人在2天内会谈约10小时。此前,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5月8日与美国驻中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会晤,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于5月11日也应约与伯恩斯会晤。紧接着,中国驻美大使馆5月8日宣布,王文涛将访问美国,并与美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和美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会面。
张福昌为德国科隆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客座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国土安全研究协会”副秘书长、淡江大学欧洲联盟研究中心执行长,现为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系副教授、欧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专长包括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欧盟政治制度、国际安全议题。
张福昌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2022年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拜登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双边会谈,这是一次中美关系的缓和机会,但因为2023年2月的气球事件,让中美关系又不得不拉升紧张关系。随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取消访问北京,后续发现是错误的决策,因此才会在2月18日慕尼黑安全会议场边与王毅会晤。
张福昌说,但这场会晤对中美关系来说并不足够,因此王毅与沙利文才需要接连2天在维也纳会议会谈约10小时,这代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已经太热了,中美都认为应该要降温,是新一阶段的中美关系缓和、尝试对话。这样的战略层级对话是中美共识,有必要增加双方的互信。对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误判产生的可能冲突,对内则是双方都需要解套,为中美国内的问题与发展争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