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庆国:中美山穷水尽还是柳暗花明
中评社北京1月25日电(助理记者 徐媛)1月20日上午,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海国图智研究院共同举办了以“拜登执政一周年:评估与展望”为议题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为研讨会闭幕式致辞。他指出,短期内,中美两国关系稳定和改善的空间非常有限,关系恶化的可能性比较大,关系出现转折、并走向接触与合作为主的态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由于两国在包括多边问题在内的众多问题上有着许多共同且重要的利益,而且中美对抗的代价巨大,因此中美关系稳定及在某些问题上加强合作还是可以期待。总之,未来的中美关系短期内最有可能呈现的还是山穷水尽,中长期则有可能出现柳暗花明。
在中美关系方面,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以竞争为主。特朗普执政期间中美关系急转直下,拜登上台以后,尽管好多人对他抱有期待,然而在他执政期间中美关系不仅没有稳定,反而持续走低。短短几年,中美两国关系从奥巴马时期的两国争论如何界定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到特朗普时期在经济上相互制裁,外交上恶语相向,军事上走向对抗,到目前很多人认为两国有可能走向战争,拜登也觉得有必要与中国领导人商量怎么给两国关系设置护栏,避免因意外导致两国军事对抗和战争。中美关系经历了一段令人揪心的历程。如何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两国关系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贾庆国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详细分析。
贾庆国认为,评估拜登执政一周年表现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标准来进行评判,标准不同,结论就会不同。在美国外交这个问题上,拜登上台以后,他想重建美国人对民主的信心和美国的盟国以及其他国家对美国民主的信心,这些都反映在他的对外政策上。拜登代表了建制派的外交,后者的外交政策比较理性,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也更多地强调价值观这方面的因素。此外,拜登政府在外交上比较关注中国,尽管俄罗斯不断地因为自身的原因使得拜登不得不去处理俄罗斯的问题,但是他跟特朗普时期对外四面出击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他的对外政策始终聚焦在中国问题上。
几年以前好多人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中美会不会走向冷战?”“当时我认为不会,”贾庆国指出,人类历史上的冷战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是意识形态的激烈竞争,第二是军事上的全面对抗,第三是经济上的相互独立。根据这三个标准来分析,中美关系进入冷战的可能性应该不大。首先两国之间不存在意识形态的激烈竞争,所谓竞争应该是双向,但中美之间一直是美国在对外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并试图向中国输出,中国则没有对美国这样做,所以双边不存在意识形态竞争的问题。第二,两国间军事上也没有全面对抗,虽然中美两国在南海、台湾海峡有一些军事上的对峙和冲突,但是中国并没有在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对美国进行战略布局,展开军事对抗,也没有同美国搞军备竞赛。第三,两国经济高度相互依存,脱钩的可能性不大。理性来讲,当时很难想象中美会走向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