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北阁对话 美前高官称美中不要妖魔化

2023年10月26日至27日,北京大学“北阁对话”第九届年会在北京大学北阁召开(来源:主办方供图)

  中评社北京10月29日电(助理记者 赵海欣 实习记者 游蕙瑜)北京大学“北阁对话”第九届年会10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大学北阁召开。“北阁对话”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主办,得到北京大学校领导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大力支持。“北阁对话”每年邀请具有丰富政治经验、深厚学术修养和广阔战略视野的国内外前政要及知名专家到会,共同探讨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的前景。本次“北阁对话”是今年北京大学“国际战略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到会祝贺。

  今年“北阁对话”的主题是“全球安全治理:现状与前景”,重点探讨中美战略竞争、欧亚和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中美战略竞争形势依然严峻,但通过共同努力可以维持一定程度的稳定状态。日益复杂的欧亚和亚太地区形势给全球安全带来重大挑战,但也为中美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合作提供了空间。中美两国应谨慎客观地评价双边关系,积极推动经济互利合作和人文交流,灵活处理国内因素对双边关系的冲击,并管控两国关系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与会者还讨论了俄乌冲突、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以及世界秩序的未来等问题。

  本次年会邀请了6位国外嘉宾,他们是: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John Negroponte),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奈(Joseph Nye, Jr.),埃及前外交部长纳比尔·法赫米(Nabil Fahmy),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长官金星焕(Kim Sung-Hwan),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George Yeo),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Andrey Kortunov)。

与会嘉宾合影(来源:主办方供图)

  中央外办原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司令员陈小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中心原主任姚云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特聘顾问崔立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徐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荣鹰,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王逸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王栋,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砥中等国内嘉宾参加了年会。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于铁军、创始院长王缉思、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袁明、执行副院长关贵海、副院长归泳涛、特约研究员节大磊、特约研究员李晨、特约研究员雷少华等与会。

  10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战略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全球安全治理:现状与前景”公开论坛。在公开论坛中,约瑟夫·奈、约翰·内格罗蓬特、金星焕、安德烈·科尔图诺夫、纳比尔·法赫米、杨荣文、王缉思等嘉宾就如何理解中美战略差异、如何应对中美竞争新挑战以及如何探寻中美相处之道展开了坦诚和热烈的讨论,并与听众深度互动。于铁军教授主持了公开论坛。

  埃及前外交部长纳比尔·法赫米(Nabil Fahmy)表示,我们面临的一个更普遍的问题是如何使全球安全架构更有效。他认为,一方面,我们都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作为。国际社会正在经历迅速变革,更有代表性、更灵活的国际体系应该建立在尊重国际法的基础上,而不能单独靠势力制衡。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追求更公平的国际秩序,这意味着所有人的观点都可以表达,我们具有平等的代表性,各种层面的歧视都是国际关系中的癌症与毒药。

“北阁对话”公开论坛现场(来源:主办方供图)

  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奈(Joseph Nye, Jr.)表示,印太地区的未来不可能将中国排除在外,中国是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关于中美关系,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但如果将印太地区视为“冷战”的不同阵营,那将是重大的研究错误。中美关系同美苏关系不同,全面“脱钩”会为双方带来损失。当今世界出现众多新因素与共同挑战,需要中美合作,需要全球合作。中美需要在高层、中层、智库甚至学生等各方面加强接触与交流,不要妖魔化对方。

  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长官金星焕(Kim Sung-Hwan)表示,中韩建交已经超过30周年,但仍不能确定中韩双方是否理解对方的想法。他建议中韩学生多去对方的国家走一走,并建议中韩政府推进各方面的交流。在中美战略竞争上,金星焕表示,韩国曾宣称不支持中美“脱钩”,韩国国内也在讨论如何在中美之间找到生存之地。但这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努力使美国和中国更好地合作,而不是竞争。

  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John Negroponte)表示,目前中美关系正在经历一段非常紧张的时期,但要相信双方会找到办法度过难关。鉴于两国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在世界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双方注定要作为两个国家携手合作,并且只有通过解决分歧,才能实现双边关系的真正潜力和合作机会。同时还有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在世界事务和人民的经济福祉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约翰·内格罗蓬特表示,对长期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希望所有人也都能保持对两国关系取得重大进展的希望,真正充分认识中美合作的潜力。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Andrey Kortunov)表示,世界的未来是明确的,对于历史摆在面前的大多数问题都有解决方案。“你们这代人可能对未来感到悲观,比如环顾四周的俄乌冲突、紧张的中美关系以及巴以冲突,虽然我们这一代人仍然可以为清理这些烂摊子做出贡献,但我们的贡献可能是有限的。所以当谈论系统性决策时,当谈论长期未来时,当谈论新的世界秩序时,毫无疑问这些任务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太大了,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人也就是你们能比我们做得更好。”

  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George Yeo)表示,大变革时代的变革让世界日益多极化,同样伴随着技术进步,一切都在变化,许多事情将改变当前世界上可见的许多事情。无论是中美关系紧张,还是中印之间的争吵,还是乌克兰战争,都是影响人类社会更深层次变化的结果。杨荣文对参加本次论坛的青年们说,今天的北大让他想起了一百年前能够改变中国的北大青年,“你们将面临同样戏剧性的挑战,包括100多年前他们所面对的一切,你们的选择能够决定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我也相信你们会做出选择,而你们的选择将会改变世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Wang Jisi)表示,对于中美关系,自己的态度是审慎的。希望两国领导人的交流能够更加积极,能够就世界大局交换意见。同时非官方的交流也很重要,这将为双边关系提供更好的氛围。在展望中美关系未来时,双方需要两样东西,第一个是双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第二个则是运气。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就像气球事件,尤其是它会打断之前的气氛或可能稳定的双边关系。

公开论坛现场(中评社 游蕙瑜摄)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13年10月,研究院在北京大学领导下,依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其他相关院系丰厚的智力资源,承担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致力于为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并与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智库和学术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从2014年起,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每年举行一次“北阁对话”。这是北京大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指示的举措之一。研究院致力于将“北阁对话”打造成一个高端平台,促进国内外国际战略界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探讨和研判世界局势,助力中国国际角色的扮演,推动世界政治中的合作共赢与包容发展。

  “北阁对话”之“北阁”原称麦风阁,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燕园中心区,现为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的办公地点。

公开论坛现场(中评社 游蕙瑜摄)

公开论坛现场(中评社 游蕙瑜摄)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于铁军(中评社 游蕙瑜摄)

埃及前外交部长、埃及开罗美利坚大学全球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荣休院长纳比尔·法赫米(Nabil Fahmy)(中评社 游蕙瑜摄)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哈佛大学荣休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中评社 游蕙瑜摄)

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长、韩国未来共识研究所所长金星焕(Kim Sung-Hwan)(中评社 游蕙瑜摄)

美国麦克拉迪联合顾问公司副主席、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John Negroponte)(中评社 游蕙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