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键:岸田内阁涉台动态初探

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键(记者 徐梦溪摄)

  中评社北京10月8日电(中评社报道组)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日前举办思想者论坛,探讨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上台后的中日关系走向等一系列地区热点议题。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键在论坛上发言表示,岸田内阁将面临执政后诸多内外交困的现实难题,势必维持一定程度的对华强硬态势,而其涉台趋向更值得我们重视。以下为其发言全文:

  2021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9周年的日子,但在菅义伟内阁联手美国持续对华打“台湾牌”造成中日关系紧绷的背景下,两国都似乎缺乏庆贺的气氛,日本社会更是充斥政权更迭的涟漪。就在当天,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经过二轮激烈的投票角力,得到党内安麻派系支持的前外务大臣岸田文雄以257票的总得票数击败现任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当选自民党第27任党总裁。

  根据日本的多数党领袖将出任首相的规则,岸田文雄将在10月4日举行的临时国会上经“指名选举”后成为日本的第100位首相,日本亦将进入岸田执政时代。岸田历任日本自民党政策调查会长,以及外务大臣与防卫大臣等,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也是自民党岸田派领袖。

  自民党总裁选举虽然尘埃落定,但即将成立的岸田内阁将面临执政后诸多内外交困的现实难题,如疫情困扰下的日本经济衰退依旧严峻,如何寻求抗疫与重振经济则是岸田面对的重大课题。而且岸田内阁成立伊始,就面临政党重新洗牌的众议院选举(2021年11月)以及参议院选举(2022年7月),是否能持续维持自民党执政党地位的国会议席数量,亦是岸田面临的最严峻考验。

  再从日本自民党集体右倾的政治生态和深受美日同盟制约的政治环境来看,岸田内阁势必维持一定程度的对华强硬态势,而其涉台趋向更值得我们重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当下中日关系处于极度敏感的状态,台湾问题尤为中日之最大焦点,中美战略对峙下的岸田涉台动态显然是观察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当下中日主流民意都希望两国关系能有改善,尤其是日本经济界更期盼中日经济进一步密切合作,以推动日本经济尽快摆脱下滑。近年来在中日共同努力下,亦取得一系列耀眼的业绩,2017年习近平国家主席两次与时任首相安倍会晤;2018年恢复中日政府首脑互访;2019年6月达成中日大阪十点共识,12月中日韩三国首脑会晤在中国成都举行等。再就是在中日的共同推动下,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得以签署,成为全球最大之自贸体。2021年9月16日,中国商务部向CPTPP保存方新西兰提交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的书面信函;再有,多边贸易框架下的中日韩三国自贸区亦持续推进中。

与会嘉宾合影(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贸易对象国,我们希望中日经济合作与中日关系的改善相辅相成、趋益避害、砥砺前行。而且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亦是北京冬奥会举办的年度;中国对东京奥运会给予了大力支持,亦希望日方信守承诺,与其他国家一道积极支持北京冬奥会。

  一般舆论多认为,在日本自民党整体右倾亲台的大趋势下,岸田内阁或将继续沿袭菅义伟内阁的涉台走势,继续与美国合力持续介入台海事务。大致看来,一是要看未来的中美关系如何演进?当下影响中日关系的美国因素空前增大,但最近美国拜登政府对华政策亦出现一些新的势头。9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第一次以美国总统身份登上联大演讲台的拜登宣称,美国不寻求“新冷战”,美国准备与任何国家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即使我们在其他领域存在严重分歧”。拜登讲话显然是对中国发出的“呼吁”。虽然9月24日在华盛顿举办的首次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峰会充满冷战色彩,但美国在遏制中国的同时,亦开始适度调整对华强硬态势,企图借助对华贸易挽救其经济颓势,这势必影响日本对华取舍。其次,要看岸田新内阁是否留用或重用亲台政客入阁,如防卫大臣岸信夫及副大臣中山泰秀等。岸信夫现在是日本亲台势力的总代表,防卫大臣之外还兼任日本国会“日华恳”干事长,以及日本自民党“促进日本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的年轻议员会”会长。今年日本7月颁布的严重干涉中国台湾问题的《防卫白皮书》,就是完全按照岸信夫的旨意制订的。出身反华政客世家的中山泰秀更是多次发表涉台言论,助力岸信夫亲台。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我们希望岸田在涉台问题上切实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与日本对华外交的底线。近年来美国出台《台湾交往法》(2018年3月)《台北法案》(2020年3月)等严重触及中国主权的一系列涉台法规,试图形成新的涉台政策框架。同时,岸信夫牵头的亲台团体亦呼吁制订日本版《台湾关系法》与日台安保对话,支持台湾加入CPTTP与WHO等,这些动态必须密切关注。

  在安倍执政时期,岸田担任外务大臣一职长达4年8个月之久(一度还兼任防卫大臣),在历任外务大臣中排名第一,从政风格显得相对稳重。对美外交肯定是其外交重点,10月即将在意大利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或将举行日美首脑会谈,此将开启岸田对美外交。29日当天岸田文雄在记者会上表示,他将继续推进安倍前首相提出的“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构想。岸田同时还提出,他将重视首次举行的日美澳印四国框架“Quad”。

  我们亦注意到岸田文雄在中日关系因“钓鱼岛国有化”而处于最低谷期间出任外务大臣之际就对媒体明确表示:日中关系是日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日本与中国的互惠领域非常广泛,双边关系极为重要,希望通过两国外相和外长会谈等途径解决双边关系中的存在问题。虽然此次自民党总裁竞选期间,岸田文雄也发表一些对华强硬言论,但他又强调日中两国人员往来和对话的重要性。如在9月18日,岸田文在竞选辩论会上就强调“中日关系的根本前提是对话”。其政治风格体现稳健与平衡。   简言之,因为台湾问题是中美博弈的关键领域,至少在短期内,将继续促使日本介入台海。再从日本来看,若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促成经济继续下滑,岸田内阁就很可能借台湾问题在国内制造对抗中国的紧张氛围,以维持其执政地位。

  日本介入台湾问题亦表现在CPTPP,日本最初是想邀美国“回归”后再考量中国加入的问题,但九月遭到拜登政府的再一次明确拒绝。此次参选自民党总裁的四名候选人都明确表态欢迎台湾加入CPTPP,亦表明日本希望利用支持台湾的方式来阻挠中国加入的进程。

  9月24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就日方在CPTPP涉台问题上的消极言论表明严正立场:我们敦促日方以实际行动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在台湾问题上信守承诺,严肃对待中方重大关切,慎重妥善处理CPTPP涉台问题,避免给中日关系带来进一步损害。简言之,岸田如何处理CPTPP涉台问题,也将是考验其政治智慧与对华立场的试金石。

  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我们要继续提醒日方,台湾问题是中国最核心利益,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没有任何妥协与退让的余地。就如9月30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指出的:台湾的事,是中国的事,不关日本什么事。日方政客以所谓“地理邻近”作为介入台湾事务的借口,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不禁让人回想起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和殖民亚洲的历史。中方必须正告日方: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我们决不容许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插手台湾问题。

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键(记者 徐梦溪摄)

  中评社北京10月8日电(中评社报道组)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日前举办思想者论坛,探讨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上台后的中日关系走向等一系列地区热点议题。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键在论坛上发言表示,岸田内阁将面临执政后诸多内外交困的现实难题,势必维持一定程度的对华强硬态势,而其涉台趋向更值得我们重视。以下为其发言全文:

  2021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9周年的日子,但在菅义伟内阁联手美国持续对华打“台湾牌”造成中日关系紧绷的背景下,两国都似乎缺乏庆贺的气氛,日本社会更是充斥政权更迭的涟漪。就在当天,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经过二轮激烈的投票角力,得到党内安麻派系支持的前外务大臣岸田文雄以257票的总得票数击败现任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当选自民党第27任党总裁。

  根据日本的多数党领袖将出任首相的规则,岸田文雄将在10月4日举行的临时国会上经“指名选举”后成为日本的第100位首相,日本亦将进入岸田执政时代。岸田历任日本自民党政策调查会长,以及外务大臣与防卫大臣等,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也是自民党岸田派领袖。

  自民党总裁选举虽然尘埃落定,但即将成立的岸田内阁将面临执政后诸多内外交困的现实难题,如疫情困扰下的日本经济衰退依旧严峻,如何寻求抗疫与重振经济则是岸田面对的重大课题。而且岸田内阁成立伊始,就面临政党重新洗牌的众议院选举(2021年11月)以及参议院选举(2022年7月),是否能持续维持自民党执政党地位的国会议席数量,亦是岸田面临的最严峻考验。

  再从日本自民党集体右倾的政治生态和深受美日同盟制约的政治环境来看,岸田内阁势必维持一定程度的对华强硬态势,而其涉台趋向更值得我们重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当下中日关系处于极度敏感的状态,台湾问题尤为中日之最大焦点,中美战略对峙下的岸田涉台动态显然是观察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当下中日主流民意都希望两国关系能有改善,尤其是日本经济界更期盼中日经济进一步密切合作,以推动日本经济尽快摆脱下滑。近年来在中日共同努力下,亦取得一系列耀眼的业绩,2017年习近平国家主席两次与时任首相安倍会晤;2018年恢复中日政府首脑互访;2019年6月达成中日大阪十点共识,12月中日韩三国首脑会晤在中国成都举行等。再就是在中日的共同推动下,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得以签署,成为全球最大之自贸体。2021年9月16日,中国商务部向CPTPP保存方新西兰提交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的书面信函;再有,多边贸易框架下的中日韩三国自贸区亦持续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