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专家热议:中美人文交流未来会持续展开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电(实习记者 文婷)4月22日,由卡特中心和海国图智共同举办的网络研讨会顺利进行。此次研讨会由刘亚伟、陈定定共同主持,邀请了中美两国来自全球公共卫生、政治传播、行政法律、计算机等领域7位专家学者,围绕“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是否会阻止双边关系的危险滑坡”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系副教授黎浩表示,目前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由于双边关系的恶化正急剧下降。他认为目前中美两国学生对对方国家都存在一定的误解,因而主要就中美两国高校之间的未来合作展开讨论,一方面,他希望两国可以交换意见;另一方面,这种合作尽量不触及彼此敏感的神经。同时在未来,两国之间的大学协作应该加强,例如中医作为一个优势,西医也作为一个优势,尝试着将传统医学、中国人的医学和西医结合起来。在未来中美两国都有希望互相学习,加强和完善各自的体系,而不是互相争斗。这也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国际知名学者赵伟讨论伊始提到中美关系始于“乒乓外交”,他从专业角度出发表示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从大的层面上来说也影响到全球化的发展。但不得不提及的是互联网向好发展,而人们在互联网上的防御意识正逐渐降低,这似乎也导致全球化正在走向崩溃。因而在面对国际研究时,人们应当意识到电脑本身的风险,需要考虑环境、文化、秩序、国际规则等各种因素。关于缓和中美关系的解决方案,他提到可以试图从中葡关系中学习并吸取经验教训,基于此双方都能和平解决更多的问题。
全球传播学者Maria Repnikova认为目前两国不断恶化的媒体关系将会渗透到双边关系的各个方面,将会进一步影响着社会交流,甚至是学术和教学工作。她就中美两国之间的媒体政治展开讨论,并对未来两国媒体关系的改善提出了四点建议:1.双方都做出一些让步,从允许一些记者返回对方国家开始。2.启动一个新的联合奖学金项目,为中美记者提供中美关系核心报道。3.为在美国的中国记者,特别是从事专业报道的中国记者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交流机会。4.把新兴媒体作为中美关系调解人(engage with Chinese students media as mediators in China us relations),并与之达成合作。她认为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是至关重要的,它能提供可信的信息来源,而这也有助于塑造中国的全球形象。同时对双边媒体的理解对两国的教育工作者、智库成员、非政府组织等重建美中关系的平台的所有人都是重要的。
研讨会最后,嘉宾们就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和中美关系未来走向都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他们也都提到目前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虽然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美之间的关系。但仍然相信两国在未来将会有人文等其他领域的持续合作和交流,这也有助于恢复两国关系。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电(实习记者 文婷)4月22日,由卡特中心和海国图智共同举办的网络研讨会顺利进行。此次研讨会由刘亚伟、陈定定共同主持,邀请了中美两国来自全球公共卫生、政治传播、行政法律、计算机等领域7位专家学者,围绕“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是否会阻止双边关系的危险滑坡”这一主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