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本华:中美金融合作该往何处去?

直播截图(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海涵)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魏本华日前在直播讲座中谈及中美金融合作议题。他认为,未来中美金融合作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其一,中美双边金融合作;其二,中美在国际多边平台、在国际金融机构中更好地加强对话、加强协调;其三,中国应该和美国、欧洲国家共同努力,寻求建立一个稳定的、由三种货币,即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共同支撑的一种新型国际货币体系。

  魏本华表示,在全球治理背景下思考中美金融合作十分迫切。中美金融合作向何处去?向何处发展?未来怎么思考这个问题?大致分三个方面:

  其一,中美双边金融合作。魏本华表示,美国金融发展较早,历史比我们要长得多,所以它的资本市场很发达,特别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以及金融咨询服务方面可以说是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在这些方面存在着差距,这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是在金融领域一直采取积极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我们愿意在这方面引进更多的美国机构,引进更多的美国在以上方面的管理经验,来促进我们自己金融的发展。这是中美双方都共同获益的事情,是共赢的一个领域。之前提到无论是美国在中国设立分行的商业银行,或者是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它们在中国都取得了很好的金融收益。中国经济金融快速发展,为他们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双边金融方面的合作应该是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不应该排斥。最近在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宣传之下,甚至出现了对在美国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发出负面的声音,以及排斥中国到美国投资的这些言论,我认为这非常不利于两国的金融合作。正如习主席所说,合则两利,如果要是搞负面的东西,搞分裂的这种方法,使大家在这里共同受损,这是完全不值得考虑的。

  其二,中美在国际多边平台、在国际金融机构中更好地加强对话、加强协调。魏本华说,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中国GDP大约为14万亿美元,美国是20万亿美元,我们相当于美国GDP的70%。未来我相信会逐年逐渐地在GDP总值方面缩小这个差距;当然如果用人均指标来衡量,我们和美国仍旧差距很大,对此我们头脑很清醒。但是无论如何,中国将保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我们会缩小和美国的差距。如果在国际机构里,在国际平台上,中美能够加强对话,能够加强在政策上相互的理解,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我认为这对中美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其三,我们应该和美国、欧洲国家共同努力,寻求建立一个稳定的、由三种货币,即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共同支撑的一种新型国际货币体系。魏本华表示,具体讲,大家知道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中国人民币已经纳入特别提款权的篮子之中,我们占的比重排在美元和欧元的后边,但是在英镑和日元前面,排第三位。我们希望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随着中国金融实力的增强,这个比重能够逐渐增加。

  他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的份额,也就是资本金中所占的比例是17.4%,位列第一。重大事件的决策需要85%的投票权支持才能够通过,所以美国具有单国否决权的权利。位列第二的是日本,日本目前的份额所占比例是6.48%,中国排在第三位。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6%份额中,有一块转到中国,使中国的份额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提高到现在的6.41%,也就是说和日本只差0.07%。可是大家都知道,中国的GDP早已经超过日本,当然决定份额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不管怎么讲,中国的份额应该超过日本,这一点要想改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变份额的时候仍旧需要85%的投票权支持才可以;而且份额无法随时改变。基金组织的政策规定,基本以每5年作为一个周期,对它的总体份额进行审查,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增加不增加份额,如果在增加份额的时候就会在增加的过程中,哪个国家应该多增加一些,哪个国家甚至减少,这就是调整各国份额的时机,当然这也是一个国际谈判和博弈的过程。我希望未来在这个领域,中国和美国能够加强对话,能够比较平稳的实现中国份额的增加,如同中国在国际经济所占的比重一样,上升到第二位。

直播截图(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海涵)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魏本华日前在直播讲座中谈及中美金融合作议题。他认为,未来中美金融合作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其一,中美双边金融合作;其二,中美在国际多边平台、在国际金融机构中更好地加强对话、加强协调;其三,中国应该和美国、欧洲国家共同努力,寻求建立一个稳定的、由三种货币,即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共同支撑的一种新型国际货币体系。

  魏本华表示,在全球治理背景下思考中美金融合作十分迫切。中美金融合作向何处去?向何处发展?未来怎么思考这个问题?大致分三个方面:

  其一,中美双边金融合作。魏本华表示,美国金融发展较早,历史比我们要长得多,所以它的资本市场很发达,特别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以及金融咨询服务方面可以说是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在这些方面存在着差距,这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是在金融领域一直采取积极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我们愿意在这方面引进更多的美国机构,引进更多的美国在以上方面的管理经验,来促进我们自己金融的发展。这是中美双方都共同获益的事情,是共赢的一个领域。之前提到无论是美国在中国设立分行的商业银行,或者是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它们在中国都取得了很好的金融收益。中国经济金融快速发展,为他们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双边金融方面的合作应该是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不应该排斥。最近在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宣传之下,甚至出现了对在美国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发出负面的声音,以及排斥中国到美国投资的这些言论,我认为这非常不利于两国的金融合作。正如习主席所说,合则两利,如果要是搞负面的东西,搞分裂的这种方法,使大家在这里共同受损,这是完全不值得考虑的。

  其二,中美在国际多边平台、在国际金融机构中更好地加强对话、加强协调。魏本华说,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中国GDP大约为14万亿美元,美国是20万亿美元,我们相当于美国GDP的70%。未来我相信会逐年逐渐地在GDP总值方面缩小这个差距;当然如果用人均指标来衡量,我们和美国仍旧差距很大,对此我们头脑很清醒。但是无论如何,中国将保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我们会缩小和美国的差距。如果在国际机构里,在国际平台上,中美能够加强对话,能够加强在政策上相互的理解,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我认为这对中美无疑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