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蓓:美国疾控中心为何遭遇滑铁卢
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说,自行研发试剂盒失误,导致检测能力的落后可能是美国疫情防控迄今为止的最大败笔。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CDC实验室在组装检测试剂盒过程中违反规范,导致三个组件之一受到污染。因而,虽然CDC在2月中旬就向各州和地方实验室发放了数百套检测试剂盒,却根本无法使用。
至此仍有挽回余地。美国可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检测试剂,也可授权医院自己开发检测手段。但是,随着美国于1月底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触发了一系列联邦规定,包括所有检测必须得到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不幸的是,FDA最初采取了一套繁琐甚至是苛刻的评估程序,使得一些医疗中心难在短时间内满足要求。此外,在疫情早期,CDC还制定了苛刻的检测标准,仅对近期去过中国或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患者进行检测。因而,许多从欧洲返回、已经表现出明显症状的人,并没有资格接受新冠病毒检测。
检测对于遏制病毒传播至关重要。由于无法确定实际感染人数,美国在疫情初期几乎在黑暗中行走,等到大量病患出现在医院时,这一危险的病毒实际已经在社区中扎根。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CDC按章办事本无可厚非。但官僚化、人力资源不足等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它在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中难以应付科学研究与协调工作量的突增,在程序正确与治理效果之间选择了前者。
最后,根源在于美国政府和CDC心存侥幸,放松了警惕。1999年,《美国国家安全报告》首次将跨国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威胁与战争和恐怖主义相提并论,将公共卫生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特朗普政府也延续了这一基本认知。但白宫一系列举措与之背道而驰,客观上削弱了美国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应对能力。
一是大量削减包括CDC在内的公共卫生部门预算。为了降低赤字水平,特朗普政府计划自2018年起,用10年时间削减4.3万亿美元政府开支。其中CDC的预算减少了12亿美元,削减幅度达到17%。CDC一位前主任曾警告此举将“增加美国人的疾病、死亡、风险和医疗成本”。但特朗普政府对此充耳不闻。
二是白宫在2018年还以改善工作流程为名,解散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下的全球卫生安全和生物防御理事会。这一机构由奥巴马政府在西非埃博拉疫情过后设立,其职能恰恰是领导联邦层面应对疾病暴发的准备工作。
公共卫生问题在国家政治议程中的降级,以及官僚化对专业技术机构的侵蚀,是美国CDC惨遭滑铁卢的主要原因。客观来说,无论是在国际合作还是在国家治理层面上,这两个问题都相当具有代表性。如何建立并维持对传染性疾病问题的长期警觉与有效反应,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提出的共同治理课题。(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
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说,自行研发试剂盒失误,导致检测能力的落后可能是美国疫情防控迄今为止的最大败笔。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CDC实验室在组装检测试剂盒过程中违反规范,导致三个组件之一受到污染。因而,虽然CDC在2月中旬就向各州和地方实验室发放了数百套检测试剂盒,却根本无法使用。
至此仍有挽回余地。美国可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检测试剂,也可授权医院自己开发检测手段。但是,随着美国于1月底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触发了一系列联邦规定,包括所有检测必须得到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不幸的是,FDA最初采取了一套繁琐甚至是苛刻的评估程序,使得一些医疗中心难在短时间内满足要求。此外,在疫情早期,CDC还制定了苛刻的检测标准,仅对近期去过中国或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患者进行检测。因而,许多从欧洲返回、已经表现出明显症状的人,并没有资格接受新冠病毒检测。
检测对于遏制病毒传播至关重要。由于无法确定实际感染人数,美国在疫情初期几乎在黑暗中行走,等到大量病患出现在医院时,这一危险的病毒实际已经在社区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