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涉华经济专家黄育川语中评:中国可更自信

黄育川

  中评社华盛顿10月24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知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黄育川(Yukon Huang)对中评社表示,中国经济今后十年要继续保持5%以上的增速,应当继续推进改革,这样中国才更有实力底气与美国打交道。他建议,不管美国怎么做,中国可以更加自信地主动做一些有利于各方的事情。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遭遇顶头风,面临较大困难。西方学界开始唱衰中国,有的声称中国实力已经见顶,有的甚至鼓噪中国崩溃论。这种思维将如何影响美国对华政策,中国应如何应对?中评社记者日前就此专访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

  黄育川指出,要让中国保持其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雄心,并解决中国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必须以可持续的、合理的速度增长,比如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每年依然增长5%。他认为,除非中国采取某些刺激措施或进行改革,否则今后两三年中国经济每年可能只会增长3%。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比去年同比增长5.2%,超过经济专家的预期,显示中国短期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开始产生效果。

  在全球贸易不再扩张,地方政府有财政问题,创新的成本如此昂贵时,中国能否继续以5%的速度增长?黄育川说,答案是可以,但这需要中国尝试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改革。这意味着不能长久依赖刺激计划,因为不可能每年或每6个月来一次刺激计划。

  曾任世界银行前苏联和中国部主任的黄育川认为,中国不能指望靠房地产开发或进一步工业化来推动经济增长,要让地方政府有更大的财力;中国要变得更有生产力,必须激发民营领域的成长能量;必须以可持续的方式提振消费,可考虑解决户口制度对于消费的制约问题。他说,如果采取了正确的改革措施,中国经济实际上可以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仍以每年5%到6%的速度增长。   黄育川说,这将为中国与美国打交道提供更坚实的实力基础,否则难以赶上别人,就会有大问题。

  在参加华府智库“中美研究中心”日前举办的美中经济科技博弈研讨会时,黄育川指出,贸易战和技术战损害双方。他预期,受美国关税战和技术对华限制的影响,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率每年可能降低一个百分点,但因为美国公司的收益和研发能力亦受影响,从中期看美国经济年增长率也会降低一个百分点。如果美中之间继续目前这种紧张关系,双方都将面临“无法存活的未来”。

  因此黄育川对中评社表示,中国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去做一些有助益的事情。比如中国可以取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不在乎美国是否降低关税,这些惩罚性关税没有任何意义。北京可以单方面地说,我将削减关税,我才不管你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

  谈到美中紧张的贸易和科技关系对供应链的影响,黄育川指出,今年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降,但中国出口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反而创了新高,说明中国卖到其它地方然后再出口到美国的东西多了。于此同时,中国进口占GDP的比重在下降。贸易战导致了一种形势:世界更多依赖中国,中国更少依赖世界。然而从全球贸易来看,制成品的比重在下降,服务产品的比重在增加。这对制造业较强、服务业较弱的中国而言未必是好消息。   因此黄育川在接受中评社专访时又提出另一个中国可以自信地主动为之的建议:西方担心华为5G通信网络的安全。中国是否可以主动提出:我知道你很敏感,我们何不让华为和诺基亚合作,在欧洲做一个联合的5G项目呢?华为不负责敏感数据,但是中国在技术方面的规模经济效益,加上安全问题得到处理,应该会使华为与欧洲联合项目具有吸引力。

  黄育川认为,中国可以实际从中获益的方式,主动对欧洲和美国做一些事情,来缓解紧张局势。他强调,这并不是说你在让步,实际上双方从中都受益。现在每个人都认为这是零和游戏,你赢我输,要多想想那些双赢的事情。他说,中国需要更自信,不管美国不愿意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但中国就是要做一些事情,然后告诉美国人:如果我做了什么,你也应该想想,与我们合作而不是继续冲突,对你不是有利吗?

黄育川

  中评社华盛顿10月24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知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黄育川(Yukon Huang)对中评社表示,中国经济今后十年要继续保持5%以上的增速,应当继续推进改革,这样中国才更有实力底气与美国打交道。他建议,不管美国怎么做,中国可以更加自信地主动做一些有利于各方的事情。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遭遇顶头风,面临较大困难。西方学界开始唱衰中国,有的声称中国实力已经见顶,有的甚至鼓噪中国崩溃论。这种思维将如何影响美国对华政策,中国应如何应对?中评社记者日前就此专访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

  黄育川指出,要让中国保持其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雄心,并解决中国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必须以可持续的、合理的速度增长,比如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每年依然增长5%。他认为,除非中国采取某些刺激措施或进行改革,否则今后两三年中国经济每年可能只会增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