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宗泽:咄咄逼人是对中国外交的误判
中评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11日在国新办吹风会上就中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记者们交流,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回答了许多记者们关心的问题。
阮宗泽表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一个时代之问。那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创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工作方案,已经成为中国外交一个非常鲜明的标识。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这样一种状况,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交织发展。所以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一个“变”,那么在这场变当中,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国家在搞单边主义,在搞保护主义,对多边机构和多边条约采取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方式,严重冲击了国际秩序。对中国来讲,中国也身临其境,但是中国并不是以悲观的方式来看待当前的大变局。事实上我们看到,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而且参与到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浪潮当中来,使国际体系和世界格局的力量对比,更加的均衡,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我们知道在过去不管是全球化还是工业化,主要是在西方体系内部进行循环。从西方到欧洲,那么应该说现在是第一次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有机会参与到全球化、工业化当中,塑造这样一个大循环中。所以我们看到这种变化,它不仅是对全球化的一种重塑,而且也打破了过去全球化只是在西方之间循环的一个逻辑。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从一个旁观者也成为一个主角之一,成为当前和未来国际秩序的一个塑造者。习近平曾经指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所以一方面我们承认当前的巨大的一个变化,同时我们坚信仍然是中国最好的一个发展时期。那么这一个论战揭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如何塑造这场大变局,揭示了国际体系转型过程当中,与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这样一种特征。中国一直在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的政治、经济新的秩序。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而且联合国会员国当中第二大出资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当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所以中国不仅自身发展,也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
阮宗泽说,看看现在全球治理,确实面临着一些问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更加的冲击了这种全球治理的努力。
第一、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跨界性问题,这种跨界性问题它不是说一个国家能解决的,两个国家也解决不了,必须要大家携手合作,才能解决这些跨界性的问题。而与此同时,制度的供给是严重的部署,因为出现了新的问题,但是国际上却缺乏这样一些有效的应对机制。第二、现行的机制当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分配并不均衡。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说到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主要是在二战结束以后建立的。那么到现在已经几十年,可以说由于特别是现在一批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那么它们在国际社会当中,不管是政治、经济、安全等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是他们在国际体制机制当中的代表权和话语权严重不足,所以这就导致了对于今天的全球治理出现这样一种不给力的状态。所以要接下来怎么办?我觉得中方应该支持多边主义,全球治理它靠的必须是大家共同携手来应对,而且还有一个要有效的提升,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全球治理体制机制当中的作用,我举一个例子,就更好的能阐释这个观点。
“你比如说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电厂金融海啸,无人能够吸引席卷全球百年罕见。在那个时候,为什么西方没有用七国集团来拯救这场问题?而用的是二十国集团。按理说西方七国集团他们应该站出来,可是连西方七国集团都觉得光靠他们已经不能因为这场危机,所以才有二十国集团,就是因为二十国集团当中有一大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那么在过去的十余年当中,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可以说是巨大的,而且超过了西方的发达国家。我有一组数字,比如说在过去11年当中,仅仅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超过30%,金砖国家加在一起对世界经济增长超过了50%,发展中国家加在一起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超过了80%。”阮宗泽举例说。
我们认为全球治理要让它更加的有效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就要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话语权,当然中国要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当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支持包括像上合、金砖、二十国集团等等这些多边机制,让他们在全球治理当中也发挥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阮宗泽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其他国家也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你如果只让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而其他国家不走和平发展道路,你却要求不管你做什么,好像中国都只能接受,反之就给你扣上一个‘咄咄逼人’的帽子。我认为这个逻辑是不通的。”他强调,中国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这个问题上中方是没有妥协余地的。而且中国在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并没有去侵犯别人的权益。“所以我觉得不存在中国‘咄咄逼人’的时候。”
阮宗泽说,每一个国家都有权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国也不例外。那种把中国的外交说成是咄咄逼人,是试图在把中国外交进行曲解,试图不管别国对中国怎么样,中国都不能作出有力的反击。“我觉得这恰好是对中国外交的一个误判。”阮宗泽说。
那么,中国怎么样做好自己?同时我们怎么样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阮宗泽表示,国际社会需要更多的了解,当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向国际社会说明的一个问题,我们自己要做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而后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中国不是一个小国,中国是个大国,而且是正在快速崛起的大国,所以中国拥有更大的一种国际责任。国际社会对今天中国的期待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我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在回答中国愿意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更简化的来讲,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可以理解成中国梦的实现,对世界梦它是一个促进、一个贡献,而不是一种挑战。
中评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11日在国新办吹风会上就中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记者们交流,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回答了许多记者们关心的问题。
阮宗泽表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一个时代之问。那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创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工作方案,已经成为中国外交一个非常鲜明的标识。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这样一种状况,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交织发展。所以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一个“变”,那么在这场变当中,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国家在搞单边主义,在搞保护主义,对多边机构和多边条约采取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方式,严重冲击了国际秩序。对中国来讲,中国也身临其境,但是中国并不是以悲观的方式来看待当前的大变局。事实上我们看到,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而且参与到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浪潮当中来,使国际体系和世界格局的力量对比,更加的均衡,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我们知道在过去不管是全球化还是工业化,主要是在西方体系内部进行循环。从西方到欧洲,那么应该说现在是第一次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有机会参与到全球化、工业化当中,塑造这样一个大循环中。所以我们看到这种变化,它不仅是对全球化的一种重塑,而且也打破了过去全球化只是在西方之间循环的一个逻辑。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从一个旁观者也成为一个主角之一,成为当前和未来国际秩序的一个塑造者。习近平曾经指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所以一方面我们承认当前的巨大的一个变化,同时我们坚信仍然是中国最好的一个发展时期。那么这一个论战揭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如何塑造这场大变局,揭示了国际体系转型过程当中,与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这样一种特征。中国一直在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的政治、经济新的秩序。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而且联合国会员国当中第二大出资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当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所以中国不仅自身发展,也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