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两制台湾方案”需要克服外部因素的干扰

两岸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去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

  中评社╱题:探讨“两制台湾方案”需要克服外部因素的干扰 作者:包承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是保证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过程。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是同中国的和平崛起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中国实力的提升联系在一起的。尽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时的外部环境同今天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探索“两制”的台湾方案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外部因素最终还只是外部因素,真正管控台湾问题走向的绝不是外部因素。中国大陆经济实力的发展带来经济实力的上升,以及军事实力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管控能力的上升,也增强了中国大陆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定信心。因此只要能对台湾岛内的“台独因素”进行强有力的管控,再次明确大陆对“台独行为”提出明确的警告,任何企图摆脱来自中国大陆的主权管辖都是徒劳的。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2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大会上讲话,提出两岸共同协商“两制的台湾方案”之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8年11月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民进党遭到大败,失去了包括高雄市在内的多个地方县市长的席位。为了拉回民进党的支持者,蔡英文当局则积极配合美国对华战略的节奏,拉高两岸对抗与冲突的态势,出台各种对抗性措施阻碍讨论两制的台湾方案。民进党此类选举操作并非是头一回,其政治上的溢出效应正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倾向。

  为了围堵中国大陆的和平崛起,美国在贸易领域中提高对中国商品的歧视性关税;在高科技领域中,对中国大陆的高科技企业施展各种非正常手段进行打压。中美关系日趋紧张的局面并不仅仅停留在经贸和科技领域中,更为严峻的对立还是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挑战日趋频繁,其对抗的程度是40多年来少见。去年10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发表了系统性的对华政策演讲,把中国作为美国的主要威胁对象进行攻击。今年5月中旬,台湾“国安会”秘书长李大维前往美国访问,同美国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博尔顿会面;还允许把台湾地区驻美机构的名称改为“台湾美国事务委员会”。美国在香港煽动不明真相者聚众闹事,破坏香港的社会稳定。

  美台双方所做的这些动作正在打破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局面。美国人通过在经贸和高科技企业的打压、以及通过“台湾牌”和“香港牌”为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大陆出难题。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明显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尽管如此,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带动下,中国大陆迅速崛起使得经济实力和军事能力得到迅速发展,由此对台湾海峡的掌控能力出现了显着提升。同时中国大陆还积极推出了“惠台31条”措施,受到了台湾民众的积极评价。要保持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景,需要运用多种手段排除外部干扰的因素,团结岛内各阶层民众逐步实现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大目标。

  一、美国打“贸易牌”、“科技牌”和“台湾牌”对抗中国和遏制中国的崛起

  自特朗普总统2017年1月入住白宫之后,美国政府高层对中国大陆崛起会取代美国的担忧情绪迅速扩大,忧心忡忡的美国人开始变得不自信、不理智了。2018年10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公然发表了对抗中国的演讲,这是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标志。美国政府一方面企图通过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平衡来抗衡和抑制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通过对走在前端的中国高科技公司打压,以遏止中国大陆崛起的势头。而美国国会中对中国大陆存有偏见的政治人物则是通过打“台湾牌”,通过允许蔡英文过境美国,提升其过境接待待遇,同时售卖尖端武器给台湾,践踏中美之间“三个公报”的精神,不断施压和挑衅甚至突破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以彰显“美国第一”的存在感。

  在特朗普总统上台前,中国台湾地区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湾掌权,开始主导台湾政治的走向。由此,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台双方一唱一和,对中国大陆打起“台湾牌”、损害中国的利益。2017年7月中旬,美国国会通过“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第1259条是涉及台湾的条款,作为非强制性的“国会意见”认为,“要强化美国与台湾之间长久的伙伴与合作关系”;“美国应根据台湾需要,定期移转让台湾维持足够自卫能力所需的防御装备与服务”;“邀请‘台湾军队’参与如红旗等军演”;“美方应根据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执行美台资深军官与资深官员互相交流的计画,以增进双方军事关系”,并要求国防部长评估美台军舰互访的可能性等。

  到了2018年5月,美国众议院又通过“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时,再次塞进了涉台条款,在该法案的第1257条和1258条款中再次主张美国国防部长应推动美台交流、强化台湾安全,推动与台湾进行实战训练与军演的机会;同时推动美台资深国防官员与军事将领的交流。并要求国防部长同台湾官员谘商后,对台湾军力进行全面评估;在法案生效后一年,要与国务卿谘商,向国会的相关委员会提出评估报告等。

  美国国会在通过“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同时,还在2018年4月份通过了“与台湾交往法”(Taiwan Travel Act.H.R.535),强调要推进台湾地区的所谓“官员”可以到美国与同级别层次官员进行交流。要求美国行政部门可以允许台湾地区领导人到美国访问。

  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并在相关法案中塞进干涉性条款,强调要推进同台湾地区“官员”的互访,严重地挑衅了中国政府关于一个中国政策的底线,加剧了台海地区已经紧张的局势。2018年年末,美国国会议员再次提出“亚洲再保证倡议法”,其中推出了多条涉台条款,要求承诺美国对台的各项保证。其中包括:1、支持与美国密切之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2、忠实执行美国基于1979年“台湾关系法”、三个联合公报及“六项保证”等美国政府所有对台承诺;3、反制改变现状之举措,支持可为台海两岸均接受之和平解决方案。该法案再次强调要继续对台军售,“美国总统应常态性提供符合台湾需求的防御物资”,“支持台湾发展与整合具机动性、耐存活性,且具成本效益之不对称战力”。该法案还再次确认要依据“台湾旅行法”允许美国高阶官员访问台湾等。

  美国行政当局为了呼应美国国会的反华决议案,在今年以来三次通过行政命令,要对台湾出售包括弹药、坦克和战机在内,高达100多亿美元的多项军售计画,其规模和水平都是近年来所未曾见到的。

  通过以上所呈现的美国政府和国会的举动,可以看到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所通过的损害中国大陆利益、助长台湾地位的法案是前所未有的。这些行为破坏了中美之间“三个公报”所达成的基本精神,严重破坏了台湾海峡和平稳定,助长了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对抗中国大陆的心态,给台海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制造困难。

  二、蔡英文当局“挟洋”推“台独理念”甘当美国的“马前卒”

  蔡英文自2016年5月上台以来就拒不承认马英九当局早就接受的“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的现状,不择手段积极推销“台独理念”,挑衅“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国际共识,破坏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了担心其改变台海现状的做法遭到中国大陆的强力反制,蔡英文当局甘当美国印太战略的马前卒,以期在美国“印太战略”中寻找到“台独理念”存在的外部环境。

  在蔡当局上台之后不久,为了推进其“台独理念”,早早就提出所谓的“‘国防’自主,潜舰自造”的政策,以提升台湾军事力量来对抗大陆军事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大陆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已经呈现出对台压倒性的优势,蔡英文当局所谓“潜舰自造”等政策提升台湾防卫事实上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的梦想。由于美国长期对台湾出口军事技术的封锁,台湾并不具备潜舰制造技术的储备和制造能力。台湾现在在役的潜艇尚有二战时期美国制造的潜艇,要真能实现潜舰自造,台湾军方不会等到现在了。但是民进党当局为了拼“台独”的可能,不惜高价向国外购得潜艇的设计图纸,在没有技术支撑、没有制造设备的条件下,不顾台湾人民经济和技术的承受力,硬是梗着脖子上。

  不仅如此,民进党当局由于在去年11月的“九合一选举”吃了败仗。为了挽回民进党的颓势,为了表明美国对其的支持,希望高规格过境美国,寻求突破,不惜花费超高额资金向美国购买过时武器。

  台湾要推进潜舰自造不仅存在着严重的技术不足问题,还非常缺少制造潜舰的资金。台湾只是一个经济实力有限的地区,2018年台湾地区的GDP为17.71万亿元新台币(约合5631亿美元)。按照台湾军费开支以台湾GDP的2%的比例计算,其军费总量也就是在每年110亿美元左右。如果这一资金是台湾军方全年所有军费的话,蔡当局却要狮子大开口,要买美国的这个装备那个装备的,又要自造设备,只是把台湾人民辛辛苦苦所挣的血汗钱撒入没有回报的军费开支之中。一艘潜艇按照正常市场上的价格是5亿美元,台湾军方要买8艘,至少40亿美元。这只是最低价格,当年台湾当局为了获得购买自造潜水艇,编制了3000亿元新台币(95亿美元)的特别预算。这几乎相当于台湾一年的军费开支。

  为了实现潜舰自造的目标,蔡英文当局提出要在2025年前把台湾现有军费增加约20%,即使有这么大幅度的增加,对希望大幅度购买美军武器的台湾军方也只是杯水车薪,满足不了蔡英文当局“以武拒统”的贪婪欲望。台湾当局并不仅仅只是要“潜舰自造”,还要购买美国66架F-16V战机,又要购买108辆M1A1坦克,还要对已经有的144架F-16飞机进行升级换代提供资金等。光这些军备全部到手,台湾当局就要支出252亿美元的资金。台湾百姓这几年所赚的钱就完全被蔡英文当局为了“台独”的梦想所推行的穷兵黩武政策消耗殆尽了。这些巨额费用并不包括支持军人的日常工资和军队事务性的费用等。

  台湾只是一个实力有限的地区。经济体量有限,从已经公布的2018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经济总量来看,大陆经济实力前三名的广东、江苏和山东三个省各自的GDP总量都已经是台湾GDP总量的2倍之多。提高台湾军费的支出,同中国大陆比军事,以期待实现“以武拒统”的目标,只能说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三、台湾问题涉及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受到任何挑战

  美台之间在政治和军事层面上的发展给中美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冲击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以来建立起来的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也冲击到了台湾海峡的和平架构。从尼克松总统访华到1979年中美两国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及1982年中美两国发表“八一七公报”,构成了中美两国愿意在一个中国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了中美之间在国际事务中良性互动的战略合作。现在美国政府为了遏制中国大陆的崛起,打“台湾牌”,不惜损害中美关系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政治基础,将是得不偿失、目光短视的错误行为。

  台湾问题最早产生于1894年的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战败,同意割让台湾给日本作为战争赔偿。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领导人在埃及首都开罗经过会商,在同年12月1日发表《开罗宣言》,确认在二战后,将把台湾交还给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又发表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明确提到《开罗宣言》的条款需要得到履行。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宣布战败投降,表明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由此,台湾光复,并于1945年10月25日正式回到中国的版图中来。1946年中国发生了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原国民党政府被推翻,其残余力量在蒋介石的带领下退居在台湾岛上,台湾问题成为一个尚未结束的国内战争的问题。

  1971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访问北京,同中国大陆的周恩来总理围绕着台湾问题作了长时间的讨论。周恩来总理明确批评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的说法,并当面询问基辛格关于美国支持“台独运动”的情况。在会谈中,基辛格向周恩来总理明确表示美国不支持“台独运动”,并表达了对中国政府所作的5点政治承诺,其中包括“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承诺,“不支持‘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方案,也不支持‘台湾独立运动’”。这些承诺在尼克松总统1972年2月访问北京时,也当面向周恩来总理作了确认和承诺。有了中方领导人和美国领导人就台湾归属问题的认真和充分的讨论,才会有1972年2月27日反映尼克松总统访华成果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在该公报中说,“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样严肃的问题用这样严谨的文字来表述,是再明白不过的了。况且,这段文字背后反映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就台湾问题经过充分讨论的结果。1971年和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的谈话记录档案都已经公布于众,可以佐证美国官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因此,不管在正式公报还是和政府领导人的谈话都确认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

  1978年中美两国政府就建交问题开展谈判。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郑重提出了中美建交三项原则,即“断交、撤军、废约”。美国政府谈判代表在接受了中国政府的这三项原则之后,才会有同中国政府正式签署《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建交之后,美国没有任何理由再同台湾方面建立起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联系,现在美台之间在提升所谓的政治和军事的联系是完全违背美国政府所表达的承诺,是一项失信的行为,将会破坏中美两国政治关系的基础。

  中国大陆的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把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看作是自己的核心利益,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能依靠外国政府来实现。为了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大陆近几十年来一直在为和平统一台湾竭尽全力努力,但是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并没有因此停止其分裂中国的步伐。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中国大陆开始逐步加大对解放军建设的投入,使得解放军在处理各种各样的挑战过程中,其应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今年全国两会所公布的数字显示,2019年3月中国大陆的国防预算达到了11069.51亿元人民币(约合1748.46亿美元),这一数字只占2018年中国大陆全年GDP的1.3%。经过十多年的军队建设和发展,解放军的实力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其军事能力则远远超越了台湾军力。即使是这样,中国大陆依旧秉持着谨慎和克制的态度处理台湾问题,希望用和平的手段去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中国对台湾的主权管辖具有法理的依据,中国大陆的政府绝不会允许台湾从中国领土分裂出去的现象发生。蔡英文为首的台湾当局如果以为只要用高价购买美国的武器,就能藉助美国的力量实现其“台独梦想”,这就大错特错了。决定台湾未来前途的绝不是美国。中国大陆军事能力的发展具备对台湾全面压制的能力,即使是美军出手帮助台湾,都不可能改变大陆对台湾地区已经形成的军事优势。今年6月2日在新加坡举办的2019年香格里拉防务对话会上,中国大陆国防部长魏凤和明确表示,“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别无选择,必将不惜一战,必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维护祖国统一。”这是中国军方领导人至今对台湾问题所表达的最为明确的政治声明。

  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吸纳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建构出两岸和平统一的方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提高中国大陆自身的管控能力,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是保证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过程。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是同中国的和平崛起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中国实力的提升联系在一起的。尽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时的外部环境同今天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探索“两制”的台湾方案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外部因素最终还只是外部因素,真正管控台湾问题走向的绝不是外部因素。中国大陆经济实力的发展带来经济实力的上升,以及军事实力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管控能力的上升,也增强了中国大陆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定信心。因此只要能对台湾岛内的“台独因素”进行强有力的管控,再次明确大陆对“台独行为”提出明确的警告,任何企图摆脱来自中国大陆的主权管辖都是徒劳的。

  四、结论

  台湾民进党当局在去年11月九合一选举失败之后,推出了“以武拒统”的政策,企图购买巨量的美国武器,实现“台独主张”的政策根本行不通。不管是台湾当局日夜梦想要自造的潜艇,还是要向美国购买的M1A1坦克,或者是F16V的战机,都是现在国际武器装备中的二流武器,都在不同程度上落后于中国大陆自己研发出的军事装备,即使这些武器到手,也不足以同解放军现有的武器装备所抗衡。蔡英文当局以为拿到了美国的二流武器就能买回了通向“台独”目标的通行证则可是太会欺骗台湾民众了。中国大陆走向和平统一的道路确实比以前要艰难,但是国际社会中认为“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个大环境并没有出现根本的改变,因此,推进和落实“一国两制”原则在台湾落地是中国大陆坚定的不可改变的目标。

  中国大陆念及台湾同胞是中国大陆的亲人,在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中本着互让的精神,照顾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将会继续谨慎而有效地处理台湾问题。两岸中国人是情同手足的同胞,是血肉相连的亲人。过去的政治分歧不应该永远持续下去,两岸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去解决彼此的分歧,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去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可以通过求同存异的方式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架构符合台湾同胞最大利益。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11月号,总第263期)

两岸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去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

  中评社╱题:探讨“两制台湾方案”需要克服外部因素的干扰 作者:包承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是保证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过程。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是同中国的和平崛起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中国实力的提升联系在一起的。尽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时的外部环境同今天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探索“两制”的台湾方案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外部因素最终还只是外部因素,真正管控台湾问题走向的绝不是外部因素。中国大陆经济实力的发展带来经济实力的上升,以及军事实力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管控能力的上升,也增强了中国大陆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定信心。因此只要能对台湾岛内的“台独因素”进行强有力的管控,再次明确大陆对“台独行为”提出明确的警告,任何企图摆脱来自中国大陆的主权管辖都是徒劳的。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2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大会上讲话,提出两岸共同协商“两制的台湾方案”之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8年11月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民进党遭到大败,失去了包括高雄市在内的多个地方县市长的席位。为了拉回民进党的支持者,蔡英文当局则积极配合美国对华战略的节奏,拉高两岸对抗与冲突的态势,出台各种对抗性措施阻碍讨论两制的台湾方案。民进党此类选举操作并非是头一回,其政治上的溢出效应正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倾向。

  为了围堵中国大陆的和平崛起,美国在贸易领域中提高对中国商品的歧视性关税;在高科技领域中,对中国大陆的高科技企业施展各种非正常手段进行打压。中美关系日趋紧张的局面并不仅仅停留在经贸和科技领域中,更为严峻的对立还是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挑战日趋频繁,其对抗的程度是40多年来少见。去年10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发表了系统性的对华政策演讲,把中国作为美国的主要威胁对象进行攻击。今年5月中旬,台湾“国安会”秘书长李大维前往美国访问,同美国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博尔顿会面;还允许把台湾地区驻美机构的名称改为“台湾美国事务委员会”。美国在香港煽动不明真相者聚众闹事,破坏香港的社会稳定。

  美台双方所做的这些动作正在打破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局面。美国人通过在经贸和高科技企业的打压、以及通过“台湾牌”和“香港牌”为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大陆出难题。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明显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尽管如此,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带动下,中国大陆迅速崛起使得经济实力和军事能力得到迅速发展,由此对台湾海峡的掌控能力出现了显着提升。同时中国大陆还积极推出了“惠台31条”措施,受到了台湾民众的积极评价。要保持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景,需要运用多种手段排除外部干扰的因素,团结岛内各阶层民众逐步实现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大目标。

  一、美国打“贸易牌”、“科技牌”和“台湾牌”对抗中国和遏制中国的崛起

  自特朗普总统2017年1月入住白宫之后,美国政府高层对中国大陆崛起会取代美国的担忧情绪迅速扩大,忧心忡忡的美国人开始变得不自信、不理智了。2018年10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公然发表了对抗中国的演讲,这是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标志。美国政府一方面企图通过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平衡来抗衡和抑制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通过对走在前端的中国高科技公司打压,以遏止中国大陆崛起的势头。而美国国会中对中国大陆存有偏见的政治人物则是通过打“台湾牌”,通过允许蔡英文过境美国,提升其过境接待待遇,同时售卖尖端武器给台湾,践踏中美之间“三个公报”的精神,不断施压和挑衅甚至突破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以彰显“美国第一”的存在感。

  在特朗普总统上台前,中国台湾地区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湾掌权,开始主导台湾政治的走向。由此,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台双方一唱一和,对中国大陆打起“台湾牌”、损害中国的利益。2017年7月中旬,美国国会通过“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第1259条是涉及台湾的条款,作为非强制性的“国会意见”认为,“要强化美国与台湾之间长久的伙伴与合作关系”;“美国应根据台湾需要,定期移转让台湾维持足够自卫能力所需的防御装备与服务”;“邀请‘台湾军队’参与如红旗等军演”;“美方应根据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执行美台资深军官与资深官员互相交流的计画,以增进双方军事关系”,并要求国防部长评估美台军舰互访的可能性等。

  到了2018年5月,美国众议院又通过“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时,再次塞进了涉台条款,在该法案的第1257条和1258条款中再次主张美国国防部长应推动美台交流、强化台湾安全,推动与台湾进行实战训练与军演的机会;同时推动美台资深国防官员与军事将领的交流。并要求国防部长同台湾官员谘商后,对台湾军力进行全面评估;在法案生效后一年,要与国务卿谘商,向国会的相关委员会提出评估报告等。

  美国国会在通过“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同时,还在2018年4月份通过了“与台湾交往法”(Taiwan Travel Act.H.R.535),强调要推进台湾地区的所谓“官员”可以到美国与同级别层次官员进行交流。要求美国行政部门可以允许台湾地区领导人到美国访问。

  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并在相关法案中塞进干涉性条款,强调要推进同台湾地区“官员”的互访,严重地挑衅了中国政府关于一个中国政策的底线,加剧了台海地区已经紧张的局势。2018年年末,美国国会议员再次提出“亚洲再保证倡议法”,其中推出了多条涉台条款,要求承诺美国对台的各项保证。其中包括:1、支持与美国密切之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2、忠实执行美国基于1979年“台湾关系法”、三个联合公报及“六项保证”等美国政府所有对台承诺;3、反制改变现状之举措,支持可为台海两岸均接受之和平解决方案。该法案再次强调要继续对台军售,“美国总统应常态性提供符合台湾需求的防御物资”,“支持台湾发展与整合具机动性、耐存活性,且具成本效益之不对称战力”。该法案还再次确认要依据“台湾旅行法”允许美国高阶官员访问台湾等。

  美国行政当局为了呼应美国国会的反华决议案,在今年以来三次通过行政命令,要对台湾出售包括弹药、坦克和战机在内,高达100多亿美元的多项军售计画,其规模和水平都是近年来所未曾见到的。

  通过以上所呈现的美国政府和国会的举动,可以看到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所通过的损害中国大陆利益、助长台湾地位的法案是前所未有的。这些行为破坏了中美之间“三个公报”所达成的基本精神,严重破坏了台湾海峡和平稳定,助长了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对抗中国大陆的心态,给台海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制造困难。

  二、蔡英文当局“挟洋”推“台独理念”甘当美国的“马前卒”

  蔡英文自2016年5月上台以来就拒不承认马英九当局早就接受的“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的现状,不择手段积极推销“台独理念”,挑衅“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国际共识,破坏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了担心其改变台海现状的做法遭到中国大陆的强力反制,蔡英文当局甘当美国印太战略的马前卒,以期在美国“印太战略”中寻找到“台独理念”存在的外部环境。

  在蔡当局上台之后不久,为了推进其“台独理念”,早早就提出所谓的“‘国防’自主,潜舰自造”的政策,以提升台湾军事力量来对抗大陆军事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大陆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已经呈现出对台压倒性的优势,蔡英文当局所谓“潜舰自造”等政策提升台湾防卫事实上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的梦想。由于美国长期对台湾出口军事技术的封锁,台湾并不具备潜舰制造技术的储备和制造能力。台湾现在在役的潜艇尚有二战时期美国制造的潜艇,要真能实现潜舰自造,台湾军方不会等到现在了。但是民进党当局为了拼“台独”的可能,不惜高价向国外购得潜艇的设计图纸,在没有技术支撑、没有制造设备的条件下,不顾台湾人民经济和技术的承受力,硬是梗着脖子上。

  不仅如此,民进党当局由于在去年11月的“九合一选举”吃了败仗。为了挽回民进党的颓势,为了表明美国对其的支持,希望高规格过境美国,寻求突破,不惜花费超高额资金向美国购买过时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