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安全观已落后?北京香山论坛辨析

香山论坛分论坛讨论传统安全观(中评社 郭至君摄)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中评社报道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传统安全观是否已经滞后?面对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如何重新构建或改革安全观念,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这个热点问题,在本届北京香山论坛的分论坛上有所讨论。

  匈牙利国立公共服务大学教授、退役将军佐坦•兹尼斯表示,个人的安全和国家的安全都在现今受到了很多威胁,人权也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要尊重主权和互不干预的基本安全原则。如何定义威胁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建飞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安全治理的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国家之间真诚的合作,但现实却是有些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不愿意合作,导致国际合作很难有效开展下去,实现安全困境。自由主义有很多好的因素,但如果推向极致也会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带来危害,冷战思维就是如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建立人类安全共同体的合作共赢的理念,应该把合作和共赢升级为一种价值观,一种理念,一种信念,遇到安全问题只有合作才能解决,对抗只能使得问题恶化。要想合作可持续,必须是共赢的。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史文说,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媒体不断放大不同的威胁,中美竞争不断加强,谁是未来世界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全球安全合作而不是采取零和游戏的思维。那么应该怎么做?中美应该稳定他们的战略竞争关系,双方要减少在各方面的竞争和怀疑,进一步提高管理可能出现危机的能力,不仅仅要求这两个大国领导层,连地方层次也都要做。中美在亚洲地区关于军事力量需要达到一个平衡,我们需要尽量的亚洲一体化,粘合起来。中国的一带一路需要有更好的努力来运用这个前所未有的倡议,中美以及其他国家更应在《巴黎协定》之外就气候变化问题作出更多的努力,我们也需要有在国际层面展开一系列的努力来控制网络攻击和知识产权保护。中美两国之间不应该把双方视作是敌人。中美要在社会层面有足够的稳定,两国之间的竞争会进一步加深,但这不是零和竞争,我们不应该纸上谈兵,应该采取行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前院长苏格表示,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普遍的希望和殷切的向往。中国本身要和平改革开放,必然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路线,共同奉行和平发展的理念,要共同坚持和平共处,致力于构建和平共处,为建设更加安宁的世界发挥作用。传统的安全理念难以应对现在的安全威胁,我们应该改革原有安全体系和理念中不合理的部分并且在文化方面要加强文明互鉴。和平发展大势所趋,永远是国际社会永恒的追求。

香山论坛分论坛讨论传统安全观(中评社 郭至君摄)

  欧盟军参部概念与能力司司长乔治斯•比卡基斯说,安全问题只采取军事方面的措施去解决是不可能的。在全球的安全机制当中应当考虑到,不同的冲突,不同的阶段也要放在规划和计划当中,只考虑安全问题全球合作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我们应该坚定地相信多边主义,重视多边安全框架,香山论坛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这样做可以促进中国和欧盟双方共同的利益。

  中国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刘江永则说,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安全理念是大战略,国家安全包括国家决策是根据领导层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决定的。安全论坛的创新就是要在安全概念上推陈出新。现在AI发展技术快,但国家安全决策太陈旧,安全的指导思想仍然滞后,可持续安全是全球安全治理的新方向。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亚信峰会上提出可持续新安全观,之后多次提到这个理念的重要性。现在世界各种冲突和纷乱,但认可可持续安全观的国家和地区基本都是和平的,没有发生战争。在本国优先主义下讨论全球安全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不可遏制,但美国不应该总是抱着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思想,否则中美之间的关系还要恶化。

  英国皇家三军防务研究所总干事、所长卡琳•冯•希佩尔指出,这个世界变成了多极的世界,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一极,特朗普并没有遵循自己所制定的战略,美国的对外政策他也并没有说得非常清楚。我们面临巨大挑战的话,我们应该拥抱这些变化,把相关机构进行改革,否则会越来越边缘化。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我们世界关于安全的情绪变了,美国变了,重新把大国竞争当做第一考虑;全球秩序乱了,贸易、安全领域各个地区都在走向乱局,朝鲜半岛虽然暂时稳定,但非常脆弱。全球治理出现了赤字,一方面全球问题都在突出,各国内部问题也非常多,民粹主义必定导致强人政治,美国变得很自私,有力无心,欧洲有心无力。美国要接受中国的崛起,否则我们会看到的一个比较悲观的世界。

  日本外务省前副大臣山中烨子最后说,毫无疑问全世界都处在大变局中,尤其是大国之间要进行合作而不是竞争,21世纪是一个平衡的世纪,我们需要取得平衡。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人类的安全,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之下,我们合作共同努力的话,是有可能建立起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共同的利益需要实现。

  (记者 郭至君 实习记者 黄莎)

香山论坛分论坛讨论传统安全观(中评社 郭至君摄)

香山论坛分论坛讨论传统安全观(中评社 郭至君摄)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中评社报道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传统安全观是否已经滞后?面对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如何重新构建或改革安全观念,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这个热点问题,在本届北京香山论坛的分论坛上有所讨论。

  匈牙利国立公共服务大学教授、退役将军佐坦•兹尼斯表示,个人的安全和国家的安全都在现今受到了很多威胁,人权也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要尊重主权和互不干预的基本安全原则。如何定义威胁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建飞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安全治理的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国家之间真诚的合作,但现实却是有些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不愿意合作,导致国际合作很难有效开展下去,实现安全困境。自由主义有很多好的因素,但如果推向极致也会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带来危害,冷战思维就是如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建立人类安全共同体的合作共赢的理念,应该把合作和共赢升级为一种价值观,一种理念,一种信念,遇到安全问题只有合作才能解决,对抗只能使得问题恶化。要想合作可持续,必须是共赢的。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史文说,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媒体不断放大不同的威胁,中美竞争不断加强,谁是未来世界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全球安全合作而不是采取零和游戏的思维。那么应该怎么做?中美应该稳定他们的战略竞争关系,双方要减少在各方面的竞争和怀疑,进一步提高管理可能出现危机的能力,不仅仅要求这两个大国领导层,连地方层次也都要做。中美在亚洲地区关于军事力量需要达到一个平衡,我们需要尽量的亚洲一体化,粘合起来。中国的一带一路需要有更好的努力来运用这个前所未有的倡议,中美以及其他国家更应在《巴黎协定》之外就气候变化问题作出更多的努力,我们也需要有在国际层面展开一系列的努力来控制网络攻击和知识产权保护。中美两国之间不应该把双方视作是敌人。中美要在社会层面有足够的稳定,两国之间的竞争会进一步加深,但这不是零和竞争,我们不应该纸上谈兵,应该采取行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前院长苏格表示,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普遍的希望和殷切的向往。中国本身要和平改革开放,必然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路线,共同奉行和平发展的理念,要共同坚持和平共处,致力于构建和平共处,为建设更加安宁的世界发挥作用。传统的安全理念难以应对现在的安全威胁,我们应该改革原有安全体系和理念中不合理的部分并且在文化方面要加强文明互鉴。和平发展大势所趋,永远是国际社会永恒的追求。

香烟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