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泳涛:中日应积累互信 推进安全关系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归泳涛(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9月2日电(中评社报道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归泳涛日前在“新时代中日关系研讨会”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上表示,安全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的短板,去年中方提出发展建设性的安全关系,日方作出了正面的回应。中日对美日同盟等存在不同看法,但是维护地区的稳定符合两国根本的利益。在这样的基础上,中日可以在既有的机制上寻求创新,讲求实效,具体采取几个分步走的方式逐步提升政府沟通的层级,积累互信,在不远的将来把安全关系向一个双方信任的方向推进。

  归泳涛表示,中日两国对于国际秩序变化的看法,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国应该在这一方面展开持久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有助于两国相互理解对方的战略方向。

  归泳涛认为,日本对现存的国际秩序整体上是满意的,这一点与中国不同,中国受益于现存的国际秩序,但是另一方面也提出现在的国际秩序需要改革、完善。具体到安全问题上,日本更多的是致力于维持现状,而中国对现在东亚地区的安全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对美国在亚洲的同盟体系以及美国的军事存在感到担忧。在经济贸易问题上,日本近几年在积极推动大型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并取得了成果,中国在这一点上和日本有共同的立场,特别是在维护自由贸易体制方面。当然,在WTO改革等问题上面,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一员,与美国、欧洲存在利益上一致的方面,而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是存在不同的立场的,因此在这一点上,中日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这是由各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利益所决定的。

  归泳涛指出,日本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总的来说立场是积极的,明确表态支持,但另一方面日本也表示支持加入美国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日方的这两个表态都有模糊的一面,给人感觉就是日本在刻意回避直接选择中国还是美国,回避选边站的立场。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日本不管是在国家安全方面还是经济发展方面,既离不开中国也离不开美国,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日本对中国和美国都存在很大的疑虑和担忧。”归泳涛说,从安全角度看,中国和日本确实存在很大的矛盾,日本也表现出拉住美国、牵制中国的倾向,但目前日本仍以维持现状为主要的安全利益上的目标。

与会学者合影(中评社 张爽摄)

  归泳涛表示,在经贸问题上,日本一方面推动日欧EPA的签署生效,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果,同时也表现出RCEP谈判的意愿,但是另一方面,日本对中美贸易冲突和日美贸易前景深感不安,因为当前日本在经贸方面的既有成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宏观来看,中美关系除了影响对日本的关系还影响了很多地区双边重要的变量,中美关系的变化也许会持续下去甚至会更加恶化。日本也许担心中美之间的冲突影响到日本的利益,但日本也有另一方面的担心,即担心中美又突然缓和或接近,因此在对外表态上,日本也是尽力避免站队。

  在谈及中日安全关系时,归泳涛表示,安全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的短板,去年中方提出发展建设性的安全关系,日方作出了正面的回应,双方已经就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合作伙伴达成了政治共识,未来要凸显两国在安全方面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中日对美日同盟等存在不同看法,但是另一方面中日对共同生存的亚洲地区有着共同的利益,也是说维护地区的稳定符合两国根本的利益。在这样的基础上,中日可以在既有的机制上寻求创新,讲求实效,可以具体采取几个分步走的方式逐步提升政府沟通的层级,通过这种方式,双方积累互信,在不远的将来把安全关系向一个双方信任的方向推进。

  归泳涛认为,长远来看,只有中日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才能在战略上找到平衡点。也就是说,不是双方试图去拉住其他国家与对方进行对抗,而是各自都有自己独立的政策,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互信从而达到中日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以“新时代中日关系研讨会”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在中评社北京总部举行。本次论坛的主办方是中评社、中评智库基金会,合作方是日本驻华大使馆,邀请日本大使馆首席公使植野笃志作主旨发言,日本大使馆参赞野野村海太郎、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前中国驻日参赞吕小庆、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刘江永、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姜跃春、北京外交学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周永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归泳涛围绕关心的议题展开交流。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王键主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归泳涛(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9月2日电(中评社报道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归泳涛日前在“新时代中日关系研讨会”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上表示,安全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的短板,去年中方提出发展建设性的安全关系,日方作出了正面的回应。中日对美日同盟等存在不同看法,但是维护地区的稳定符合两国根本的利益。在这样的基础上,中日可以在既有的机制上寻求创新,讲求实效,具体采取几个分步走的方式逐步提升政府沟通的层级,积累互信,在不远的将来把安全关系向一个双方信任的方向推进。

  归泳涛表示,中日两国对于国际秩序变化的看法,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国应该在这一方面展开持久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有助于两国相互理解对方的战略方向。

  归泳涛认为,日本对现存的国际秩序整体上是满意的,这一点与中国不同,中国受益于现存的国际秩序,但是另一方面也提出现在的国际秩序需要改革、完善。具体到安全问题上,日本更多的是致力于维持现状,而中国对现在东亚地区的安全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对美国在亚洲的同盟体系以及美国的军事存在感到担忧。在经济贸易问题上,日本近几年在积极推动大型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并取得了成果,中国在这一点上和日本有共同的立场,特别是在维护自由贸易体制方面。当然,在WTO改革等问题上面,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一员,与美国、欧洲存在利益上一致的方面,而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是存在不同的立场的,因此在这一点上,中日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这是由各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利益所决定的。

  归泳涛指出,日本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总的来说立场是积极的,明确表态支持,但另一方面日本也表示支持加入美国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日方的这两个表态都有模糊的一面,给人感觉就是日本在刻意回避直接选择中国还是美国,回避选边站的立场。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日本不管是在国家安全方面还是经济发展方面,既离不开中国也离不开美国,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日本对中国和美国都存在很大的疑虑和担忧。”归泳涛说,从安全角度看,中国和日本确实存在很大的矛盾,日本也表现出拉住美国、牵制中国的倾向,但目前日本仍以维持现状为主要的安全利益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