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恭语中评:正确定义两岸现状 抢救和平
中评社台北10月23日电(记者 张嘉文)和平共存、维持现状,是蔡英文今年也是她任内最后一次双十讲话对两岸关系的诉求。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就此接受中评社专访指出,蔡八年任内的两岸关系,已被事实证明为失去和平、破坏现状,问题出在她对两岸关系的错误定位,即所谓“国与国互不隶属”的“台独”立场,并称之为现状。而赖清德又已多次宣称延续蔡的两岸定位,故可断言,赖若当选,只会使两岸趋战不趋和,所以抢救和平既需蓝白合,亦需侯友宜和柯文哲就两岸现状提出正确定义。
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表示,现行“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关系条例都明文规定,当前两岸处于“国家统一前”,所以是一个中国架构下的两个法政实体。双方在终局谈判之前得以共谋和平发展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同属一中。绝不可将两个法政实体的阶段性分治变质歪曲成“国与国互不隶属”,且称为现状,否则就悖离“宪法”、违反法律,用意是推行“台独”。近年台海动荡的根源即在于此。
大陆对两岸现状或两岸关系政治性质的定义又是如何呢?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如此说:“尽管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张荣恭指出,蔡当局基于“台独”而反对大陆的说法,然而,从台湾现行的法律来看,无论谋求统一或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或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其实都没有疑义,两岸也才有共创和平的政治基础。这就是为什么上次国民党执政时得以获致八年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亦即一方面于法有据,不失尊严,另方面与大陆产生交集,形成互信。
张荣恭分析,大陆认定两岸同属一中的事实未变,固然有台湾民众不易理解,但实际上,此一认定反而有利于台海免生战火。道理是这样的,如果大陆判断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已遭分割,就唯有采取非和平方式甚至武力统一来制止,台湾安全即丧失殆尽,这岂是台湾民众所愿?因此,两岸各自依法坚守一个中国,同时先搁置对一中涵义的争议,进而逐步化解政治分歧,才有和平的希望。
进一步说,两岸关系在双方各自的法理上,都是一个国家,实际上又两种制度并存,所以现状是“法理一国,实际两制”。只要蔡当局不敢把“新两国论”置入“宪法”和法律之中,两岸现状可以视为各依规定的一国两制,所遗的是如何透过谈判来结束政治对立,其过程将是基于政治互信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反之,若是政治对立升级成为统独斗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必大幅压缩,对台湾非常不利,近年形势即为如此。
自称“‘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乐于接棒“新两国论”,就没有方法与能力给台湾带来和平。他甚至是大陆急于求统与不惜武统的人士之寄话对象。换句话说,一旦赖当选,台海局势只会更坏而不会改善,立即迎面而来的是台湾所设的贸易壁垒将遭大陆重大反制,这对台湾经济的冲击必不会小,进而是大陆加强施压“台独”政权。
同样地,冷战时期福建省是大陆的军事前线,但2005年“连胡会”选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意喻化干戈为玉帛,如今金厦两地已成为和平桥梁。上个月,大陆公布把福建省建设成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目的自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惟大陆最新的第三艘航母于去年命名为福建号,那又是另一种意义,毕竟大陆对“台独”不会手软。因此,两岸关系已到了十字路口,就看台湾政党路线的正误及选民的抉择。
中评社台北10月23日电(记者 张嘉文)和平共存、维持现状,是蔡英文今年也是她任内最后一次双十讲话对两岸关系的诉求。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就此接受中评社专访指出,蔡八年任内的两岸关系,已被事实证明为失去和平、破坏现状,问题出在她对两岸关系的错误定位,即所谓“国与国互不隶属”的“台独”立场,并称之为现状。而赖清德又已多次宣称延续蔡的两岸定位,故可断言,赖若当选,只会使两岸趋战不趋和,所以抢救和平既需蓝白合,亦需侯友宜和柯文哲就两岸现状提出正确定义。
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表示,现行“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关系条例都明文规定,当前两岸处于“国家统一前”,所以是一个中国架构下的两个法政实体。双方在终局谈判之前得以共谋和平发展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同属一中。绝不可将两个法政实体的阶段性分治变质歪曲成“国与国互不隶属”,且称为现状,否则就悖离“宪法”、违反法律,用意是推行“台独”。近年台海动荡的根源即在于此。
大陆对两岸现状或两岸关系政治性质的定义又是如何呢?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如此说:“尽管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张荣恭指出,蔡当局基于“台独”而反对大陆的说法,然而,从台湾现行的法律来看,无论谋求统一或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或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其实都没有疑义,两岸也才有共创和平的政治基础。这就是为什么上次国民党执政时得以获致八年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亦即一方面于法有据,不失尊严,另方面与大陆产生交集,形成互信。